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工部尚书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说他是六部中利润最大的

工部尚书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说他是六部中利润最大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3/12/24 15:04:26

在高层官员中,吏部尚书与内阁大学士基本上属于同一水平。其他官员见到吏部尚书,一般都会下跪请安。从名义上说,在六部之中,礼部的地位最高。但是如果从实际权力来说,吏部才是最高的。工部的地位在六部中最低,但工部的利润最大,因为工部管理的工程都是真金白银。

从六部的地位来说,户部、吏部礼部的地位比较高。兵部属于中等,刑部和工部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工部,在历史中,还没有出现工部尚书直接入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工部尚书需要先升为吏部或者户部尚书,然后再成为内阁大学士。从地位上说,工部的话语权最低。但是如果从实际利润来说,其他机构都不如工部。就连吏部和户部这样的要害部门,在这方面也不如工部。因为工部的工作范围很广,而且都牵扯到巨额利润。

工部的工作范围非广,宫殿的修建、城墙的维护、运河的开凿、道路的建设等等,这些都归工部管理。就连铁矿、金矿的开发,也归工部管理。这些都是利润很大的项目,每个工程下来都是不少的收入。工部主抓这些工程,无论是那些大商人还是地方衙门都离不开工部的审批。比如地方官想维修城墙,如果没有工部的审核,根本就不能动工。作为工部的当家人,工部尚书自然收入不低,每年的收入都有几十万两银子。

在正常情况下,工部尚书的话语权比较低。但也有例外的时候,在明朝嘉靖时期,严嵩出任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在工部工作,当时,这位小阁老非常硬气,根本不把户部和兵部放在眼里。只要是工部的项目,户部就必须给钱。当然,这样的情况不多,在大部分时间里,工部的地位都有比较低的。但是工部毕竟也是六部之一,拥有很多地方衙门不具备的权力。比如开凿运河,没有工部都水司的同意,根本不可能动工。

本来,六部尚书的权力都很大。但是在内阁制度形成之后,内阁侵蚀了六部很多权力。比如说兵部,没有内阁的同意,兵部无法从各地调兵。再比如修建宫殿,怎么修建是工部的责任,但到底修不修则是内阁说的算。那些资历比较深的尚书,如果内阁出现空缺的话,很有可能再升一级。不过一般刑部和工部不可能,这两个机构的地位不高。在明朝的历史中,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最容易入阁。至于吏部尚书,则根本不稀罕。

在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北方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虽然还是保留了六部,但却设立了两个尚书。一个是汉人,另一个是满人。如果这两个尚书发生矛盾,一般会偏于后者。在清朝统治期间,由于皇权逐步加强,皇帝和军机大臣基本上处理了大部分事务。所以说,在清朝时期,六部尚书的权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吏部,选用官员的权力基本上在军机大臣的手里。如果是军机大臣兼任吏部尚书,这就再好不过了。

标签: 工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承焘在词学方面有着怎样的研究?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承焘,文学家,历史解密

    夏承焘先生词学研究的最大成就在于开创词人谱牒之学。20世纪以前,词学界对词人生平不予重视,史籍、词集中有关词人的传记多简约不详,各类杂书、笔记又往往传闻异辞,互相牴牾,或以讹传讹,不加考辨,以致许多词人身世茫然,无可究诘,不少作品亦因此隐晦不显,难以考稽。近代王国维撰《清真先生年表》,为考订词人行实

  • 吴昌硕曾交代子孙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华的书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蒲华,历史解密

    因下笔有奇气,吴昌硕曾交代子孙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华的书画海上画派是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在上海形成的一个由100多位画家组成的画派,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中,蒲华作为“海上画派”开山人物之一,尤为黄宾虹所心折,并称赞其为“海派第一人”。蒲华以其墨竹闻名于世,既继承传统的精神,也不为自身旧貌和前人经验所囿

  • 李隆基对付韦后的时候,为何要先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女性登上皇位的第一人,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但同样也留下不少的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在唐中宗复位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想要效仿武则天,再次成为女皇帝。这样的结果李唐宗族自然不愿意,于是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政变。那为何在政变之前,李隆基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才能成功呢?在中宗朝的

  • 揭秘:明四家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四家,明朝,历史解密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元四家的文人画传统接续下来的体系,自晚明

  • 改变历史的“谷登堡革命”,书籍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世界,历史解密

    从很多方面来说,纸的发明都可以与钢铁和纺织的发明相提并论,人们甚至以纸的消耗量来衡量文化的发达程度。就纸文化而言,中国先拔头筹,最早实现了文字载体的轻质化和低成本化。可以这样说,没有纸也就不存在真正的“书”,只有当纸取代甲骨、石头、青铜、竹木、丝帛、兽皮、泥土和纸草,而成为文字新载体后,书籍的历史才

  • 东汉末年贾诩的一个建议,竟改变了东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诩,三国,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谋士,很多朋友能够想起很多名字,比如诸葛亮、贾诩、郭嘉、程昱、荀彧、鲁肃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在三国第一谋士这个称号的归属上,很多朋友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毕竟每个人的喜好和评价标注不一,尽管如此,很多人对于贾诩的智谋还是非常认可的。《三国演义》中有个印象深刻的情节,那就是刘备在跟关

  • 南明拥有大半个领土,却严重内耗18年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明,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统帅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与此同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入关。在很多历史课本中,明朝的历史就此终结,大多数作家和读者都选择性的无视了南明,至于原因,网上一位答主的回答一直记忆犹新。想多活几十年的作者一般不愿意写南明,

  •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快到土匪不敢打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八百里加急这种情节,送信的士兵在拿到紧急情报后,会像赶着投胎一样策马狂奔,长时间骑马式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路上送信的士兵不论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受到巨大的考验。抵达目的地时往往会疲惫的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省人事,有时甚至会直接猝死。因此古代人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时候,才会使用八百里加急传送信

  • 揭秘:韩信为什么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非常精彩,刘邦原本处于弱势,被项羽分封在巴蜀之地,用四道封锁线牢牢捆住。但后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扭转了局势,最终垓下之围十面埋伏,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总结他的成功关键是善于用人,尤其是用好了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与韩信。并指出项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有效笼络住人才。韩信原来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有哪些轶事趣闻?关于她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作家,历史解密

    造访八路军1938年1月,她跋山涉水来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采访了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人。对于亲自跑来迎接她的总司令朱德,她描写为“一个满身尘土、灰蓝色打扮,朴素得像个农民的人”。斯特朗在八路军总部住了十天,每天与指挥员、普通工作人员一起进餐、交谈,向他们询问了解敌后抗战的情况。她根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