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唐朝朝散大夫,一不小心就灭了印度的摩揭陀国

他是唐朝朝散大夫,一不小心就灭了印度的摩揭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2 11:40:22

在历史上说道中国与印度的战争,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所谓中印自卫反击战。但其实在公元641年中印之间有一场独特的战争,这场战争的主人公是唐朝朝散大夫王玄策,因被卷入的王位篡夺事件,竟然消灭了中印度地区的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全国信仰佛教,是印度十六雄国之一,其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北部地区。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摩揭陀国周广五千余里,土地肥沃,风俗淳朴,崇尚佛法,有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余人,华氏城附近有阿育王塔、佛足石、鸡园寺旧址、佛苦行处、三迦叶归佛处等著名佛教遗迹。

唐僧玄奘西行时,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奉为座上宾,尸罗逸多问唐僧道:"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尝作秦王破阵乐,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 唐僧乃与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功绩,番夷诸国尊誉:天可汗。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摩迦陀王多派使臣偕唐僧东回大唐,谒见太宗皇帝。然而这样的和平交往并为持续几年,贞观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尸罗多逸去世,同年国内大乱,而太宗皇帝此时却派王玄策出访天竺。

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他和副使蒋师仁以及唐僧的师弟辩机和尚,率领五十多个骑兵,前往印度。王玄策此次西行印度记有《中天竺行记》一书,如今尚存《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他从长安出发,历时三月进入天竺境内,却发现戒日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尔裘那所篡夺。同时,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

王玄策后来逃出玛卡达,一路来到了泥婆罗王国。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使用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攻克玛卡达茶和罗城。玄策又一路追杀,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斩阿尔裘那军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消灭数万象军,消灭了摩揭陀国。

提拉布阵提王阿尔裘那被迫东逃,求助东天竺王鸠摩罗王,收集散兵残将欲反攻王玄策。不料王玄策利用火牛阵全歼阿罗顺那集结的七万象军,活捉了阿尔裘那,余众尽皆坑杀。其妻据险坚守的朝乾陀卫,也被刘师仁击破。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东天竺鸠摩罗王谴使求和,奉上黄金珠宝,王玄策逐罢兵,安抚当地民众后,得胜还朝,献阿尔裘那于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朝散大夫。

不过虽然王玄策这样做很解气,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是完全错误的,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时期被充分确立。王玄策灭国的做法使戒日王王朝在北印度推行改革尝试的可能性消失。

王玄策借吐蕃灭中印度后,却没有在吐蕃背后建立起可以牵制吐蕃力量的政权。这无疑帮助吐蕃解除了背后潜在的威胁。使得吐蕃逐渐坐大,成为唐帝国后来的威胁。

标签: 摩揭陀国印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为什么注定要被杀?他真的参与谋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韩信被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打仗太厉害了,至于谋反什么的,可以说韩信一直有这个心思,但从来没有过实际行动。他手里握着十几万大军的时候没有造反自立,被贬成一个小小的淮阴侯,手上一没兵二没钱,跟陈狶俩人一合计就反了?陈狶手上有军队,真的反了也是陈狶当皇帝(“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史记·淮阴侯列传》),

  • 年羹尧与隆科多都被雍正除掉,为什么他没对张廷玉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廷玉,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朝的重臣隆科多,年羹尧和张廷玉,三个人的结局都不近相同,作为雍正的“舅舅”的隆科多是被雍正圈禁至死,而作为雍正的“恩人”的年羹尧是被雍正赐死,而作为雍正“大秘”的张廷玉,则是被雍正遗嘱“配享太庙”大清朝唯一的“汉臣”。三个人的结局差异,尤其是年羹尧和隆科多与张廷玉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究其根本原因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晚年被迫退位,幽禁宫中,最后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退位,历史解密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社会无比富裕开放,风雅和谐,但后期,逐渐陶醉在自己成就中,开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擅长嫉贤妒能,打击异己的奸人,拒绝纳谏,与杨贵妃极尽骄奢淫逸,终于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6年,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在西逃的路上,走到驿站马嵬时,禁军们不满情绪高涨,于是在太子李亨的暗中支持,

  • 揭秘:胡惟庸最重要的罪状是毒死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明朝,历史解密

    元末,中国历史走入了战火纷飞、饿殍满地的时代,由于元朝的残暴统治,中原百姓民不聊生,推翻暴元,力图重建汉室江山的义军风起云涌。在遍地义军之中,朱元璋和他的部下脱颖而出,最终消灭暴元,击败其他义军,统一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明王朝。自唐末以来,汉族皇权式微,饱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之苦,明朝的建立彻底结束了

  • 关于皇甫谧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在医学上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甫谧,晋朝,历史解密

    意志品德残酷的社会生活环境,铸就了皇甫谧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并激励着后人。当他发奋读书,名声渐起时,周围的人就劝他修名广交,他认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提出了“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

  • 南北朝时期佛教叛乱之法庆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佛教叛乱,历史解密

    法庆事件,又称为法庆之乱、大乘教起义,是由北魏僧人法庆主导的一个历时两年的民变,被北征都督元遥平定。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的斗争。最高统治者有时支持某些僧侣讲道说法,又严禁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部分僧侣颂

  • 历史上唐德宗没做到的削平藩镇,宪宗为何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德宗,唐朝,历史解密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平叛后期,唐朝对安史叛将,采取了招降的办法。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后世所熟知的藩镇之祸。在唐德宗年间,唐朝和藩镇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德宗一朝,唐朝的高压削藩政策,一度使得藩镇势力愈演愈烈。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二帝四王之乱

  • 密折制度的作用是什么?是雍正帝将大清牢牢掌握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密折制度,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勤恳有加,传说他为了公务繁忙毕生都无空闲离开过紫禁城。那么他是如何将朝廷要闻和党派琐事掌握在手的呢?先讲一个小故事。清朝官员王云锦喜好打叶子牌,类似于麻将风格的一种娱乐游戏。一天,他与朋友在家中打牌,几轮之后却发现少了一张牌,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无奈只得放弃。第二天,王云锦上朝

  • 心狠手辣的王温舒是怎么升职的?最后也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温舒,汉朝,历史解密

    王温舒,西汉中期阳陵人。他为人心狠手辣,早年曾经杀人埋尸,后来当了县里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一直就干得不太好。当了官之后,负责审判案件,对这事他比较有感觉,官拜廷尉史,相当于廷尉的秘书。酷吏张汤官拜御史大夫,比较看重王温舒,把他提拔为御史,负责督察盗贼,结果王温舒杀了很多人,升任广平都尉,负责广

  • 封疆大吏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为什么小官都不愿意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袁世凯,历史解密

    古代人人都想要当皇帝,倘若做不成皇帝的话,做个大官也是好的,再退1万步说,哪怕做不了大官,做个小官也是不错的,但是并非每个官位是人人都想要当的,比如说封疆大吏这个官职这则就是很多朝廷上的官员不想被皇帝派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官非常的闲,可能一年到头也没一件正经事可以干,但是却官居一品,也不应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