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官员加衔一般分为哪两种?

清代官员加衔一般分为哪两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10 更新时间:2023/12/9 7:56:31

加官进爵是古代官员升迁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为了强调某一职务的重要性,往往也会采取加衔的办法。加衔是官阶的增加,实际职掌一般不发生变化,但经常影响到俸禄的调整。加衔的情况较为复杂,我们以清代为例,简单作个介绍。

清代加衔的对象分为三类,即宗室、蒙古贵族和一般文武大臣。宗室和蒙古贵族的加衔有亲、郡王、贝勒、贝子等;其他文武大臣则有加宫保(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统、副都统、提督、右都御史等衔。

简言之,就是所有实际治事的官职都可以作为加衔加在低一级的官员头上。至于加衔的作用如何?《清会典》说得很明白:“加衔以显其秩”。

不过,有的加衔纯属是恩宠性的虚衔,如大学士加太师、太傅、太保;尚书加少师、少傅、少保;侍郎加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有的是常例性加衔,如总督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巡抚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目的是其在辖区内能行使军事和监察权。

又如总漕、总河兼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衔;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四译会同馆监督兼鸿胪寺少卿衔;翰林官迁吏部侍郎,例兼翰林院学士衔等。

关于宫保加衔,《五经异义》记载:“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三公、三孤合称“公孤”。以前朝代,公孤往往都是握有实权、重权的高官。唐、宋以后,渐成虚衔。

清代的宫保加衔始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朝廷明文规定文武大臣应照成例加衔。《清朝通典》记载:“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凡师、傅、保皆有少,皆虚衔,无职掌亦无员额。凡大臣宣力中外,劳绩懋著者,则奉特旨加衔或为赠典,以示优宠焉。”

加大学士衔也是清代最为常见的一种加衔,大学士官阶正一品,在所有文职中居首位,享有崇高的荣誉。一般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在公私礼节上都以“中堂”相称,不直呼其名,即便有师、保的荣衔或封有侯、伯的爵号,仍称“中堂”。但如果大学士本身不在外兼任总督,又不在内监管部务,那就等于是荣典。清代有不少总督都加大学士衔,如福康安、尹继善等。

清初时,总督、巡抚加衔并没有形成制度。巡抚有加尚书衔,总督有加侍郎衔,河道总督有加尚书衔,巡抚有不兼部衔,仅带佥都御史衔。如康熙年间,礼部侍郎阿金授江南江西总督,仅改兼兵部侍郎衔;同时,于成龙任河道总督,却兼兵部尚书衔。

又如张鹏翮由两江总督改督南河,亦兼兵部尚书衔;河道总督王新命却加兵部尚书衔。再如陕西巡抚、右副都御史巴锡任巡抚时,无侍郎衔,及升任云贵总督时始兼兵部右侍郎。后来,兼兵部侍郎衔不分左右,一律称“兵部侍郎”。

顺治时,巡抚与总督均同时提督军务,因此均加兵部尚书、侍郎衔。康熙元年(1662年)规定: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巡抚因停止提督军务而改加工部衔。康熙十三年(1674年),再次将巡抚加衔由工部改为兵部。

乾隆以后,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巡抚加兵部侍郎衔。此后又成定例: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巡抚例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以漕运总督并无地方之责,与各省总督不同,故给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与巡抚同。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真的可以想杀谁就杀谁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昏君,历史解密

    昏君暴君确实想砍谁就砍谁,但是要承担身死国灭的后果。但如果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想杀人,也是要有规矩的。当然,如果做个暴君、昏君,可以任性的说我就是规矩就是天,杀人全凭高兴,但是要能够承受滥杀带来的后果。比如前秦君主苻生,这位独眼皇帝就是个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最后被堂弟苻坚给篡了位。苻生每逢接

  • 拯救民族的冉闵,为什么会被剥夺英雄的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冉闵,十六国,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邓世昌等,然而在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所作所为拯救了无数汉族人的性命,却被后人定义为屠夫,他就是冉闵。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胡作非为,五胡乱华导致汉民族危在旦夕,少数民族建立各自的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

  • 宋前权臣常赶下台,为什么宋后这种事情不发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前权臣常赶下台,为什么宋后这种事情不发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再往前是唐朝、隋朝、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晋朝、三国、东汉等等,在这些朝中,权臣常把皇帝赶下台,他们当皇帝。宋朝以后却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立下一条规矩。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

  • 你知道古人做鞋子的时候是不分左右脚的吗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鞋子,历史解密

    鞋子对于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鞋子都是一双一双卖,商家和客人也不会单独出售或者购买一只,一双鞋子的价格当然有便宜也有昂贵,我们都知道一双鞋子都是有左鞋和右鞋的,左脚就穿左鞋,右脚就穿右鞋,但是古人的鞋子就不分左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出来你也许会不相信。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制作鞋

  • 宋高宗,为何把皇位传给民间来的野小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首先,宋高宗赵构绝嗣,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宗室子弟继承皇位。宋高宗本人能够生育,有儿有女,不过,因为南宋初建,金兵经常来犯,宋高宗以及皇子皇妃经常处于惊慌逃亡生活中。另外,宋高宗身边的护卫也并不忠心,后来更爆发兵变,要废掉宋高宗,拥立小皇子。这次兵变史称苗刘之变。因韩世忠仗义勤王,苗刘之变被镇压,不过,

  • 什么是乌纱帽?它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纱帽,晋朝,历史解密

    在古装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纱帽”,随时会被摘掉。那么,这“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乌纱,是古代官帽的名称。有文献记载: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东晋

  • 瑛贵人有历史原型吗?雍正后宫还真有她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我想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都对毛晓彤饰演的瑛贵人有印象吧?这位“美人面”出场一回眸即让观众们心动不已,可惜皇宫容不下她这样干净的花儿,最后她还是死在了宫廷内斗的漩涡中。这个弹得一手好琴,嘴角的笑总是带着三分羞涩和七分艳丽的女子,在她最美好的年华去了天堂,我想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个悲剧人物是作者凭空创

  • 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鉴,清朝,历史解密

    王鉴(1598-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

  • 这五个贪玩的明朝皇帝为什么能打赢了全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有人说明朝是个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这当然是从身体中后偏下部位出来的气体,在某些人眼里,徐达常遇春都罪孽深重,因为他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剥夺了很多人特权;戚继光李如松都该被请出教科书(或者根本就没进去),如果把戚继光李如松说得太好,会引起“友人莫名惊诧”——他们破坏共荣,良心坏啦坏啦滴,某

  • 朱元璋是怎么防止铜钱造假 仅仅用了一个字就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铜钱,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位期间曾经下令,收缴前朝铜币,将货币统一改铸为“洪武通宝”,由于当时的货币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国各地都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制造了大量的铜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铜钱的弊端也就逐渐的体现了出来。那么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很多地方在铸造货币的过程之中,趁机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