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拯救民族的冉闵,为什么会被剥夺英雄的称号?

拯救民族的冉闵,为什么会被剥夺英雄的称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10 更新时间:2023/12/6 8:18:54

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邓世昌等,然而在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所作所为拯救了无数汉族人的性命,却被后人定义为屠夫,他就是冉闵。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胡作非为,五胡乱华导致汉民族危在旦夕,少数民族建立各自的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汉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五胡乱华时期,以匈奴、鲜卑等为首的五大部落与汉族政权抗衡,在此期间,五胡对汉人实施了极为残忍的屠杀与奴役,当时汉民族几乎已达到了灭族的边缘,汉族人数锐减。冉闵建立政权后,直接颁布了“灭胡令”,以扫清中原五胡。

冉闵乃河南内黄人,他是后赵武石虎的养孙,其父亲冉良原本是石勒的俘虏,后来让石虎收其为养子(当时年仅12岁),后因冉闵果断敏锐,深受石虎的宠爱,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冉闵长大后身高八尺又余,勇猛善战,并且多计谋,黎昌之战中,冉闵威名大显,后来在多次战役中,冉闵无一败绩,使得胡人和汉人都很惧怕他。

石虎去世后,其子石世即位,后来石遵又废石世自立为帝。石遵曾对冉闵说:“多努力,事成之后让你做太子”。可在事成之后,石遵却立了石衍为太子,这让冉闵很不满,甚至还打压冉闵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夺取他的兵权,当时有人劝石遵一了百了将冉闵处死,期间事情泄露,冉闵知道后非常愤怒,密谋废黜石遵,最终率兵杀了石遵。

石鉴(石虎第三子)即位后,也惧怕冉闵,于是想密谋处掉他,可后来却被冉闵反杀,石氏家族彻底逼迫冉闵造反,冉闵率兵杀入皇宫,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并告知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胡人听闻消息后都往外逃窜。在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后,便开始了一场“大清洗”,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

冉闵亲自率军诛杀胡羯,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杀头,据统计,死者多达二十多万,真正的尸横遍野,后来为了斩草除根,冉闵把石氏家族的人全部消灭,建立起冉魏政权。冉闵对于胡羯的屠杀,导致羯人几乎灭绝,冉闵的作为尽显汉族雄风,五胡各族闻风丧胆,都不敢有丝毫动弹。

在十六国时期,可谓是汉族人的一次劫难,冉闵的行为虽然残暴,但保护了汉族人的生存,如果评价冉闵是一个屠夫,那么为何不看看五胡乱华期间胡人是如何对待汉人的呢,汉文化险些从历史上断绝,如果真的不痛下杀心,手段强硬,连生存空间都会被压缩,冉闵才是真正的扶大厦于将倾。

为什么许多学者对于冉闵的评价并不高,并且认为他配不上民族英雄的称号呢?开篇中笔者介绍了民族英雄的大概含义,反观冉闵的所作所为,他原本就是石家的养子,他灭胡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整个民族的生存,而是为了所谓的权力,因为胡人不配合,不会为自己所用,所以他下令灭胡,冉闵确实拯救了汉民族,但如称其为民族英雄确实有些牵强。在笔者看来,根据当时的背景来看,冉闵确实能够被称为民族英雄,无论史学家如何评价,冉闵确实是挽救了许多汉人的性命,也保护了汉文化的传承。

由于冉闵屠杀了太多人,学者们都认为他是名副其实的屠夫,冉闵的事迹在史书中也少有记载,甚至对冉闵的评价也都不高,对此大家有何不同的看法?不妨在下方留言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错误,还希望大家指正,多多包涵。

标签: 冉闵十六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前权臣常赶下台,为什么宋后这种事情不发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前权臣常赶下台,为什么宋后这种事情不发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再往前是唐朝、隋朝、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晋朝、三国、东汉等等,在这些朝中,权臣常把皇帝赶下台,他们当皇帝。宋朝以后却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立下一条规矩。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

  • 你知道古人做鞋子的时候是不分左右脚的吗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鞋子,历史解密

    鞋子对于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鞋子都是一双一双卖,商家和客人也不会单独出售或者购买一只,一双鞋子的价格当然有便宜也有昂贵,我们都知道一双鞋子都是有左鞋和右鞋的,左脚就穿左鞋,右脚就穿右鞋,但是古人的鞋子就不分左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出来你也许会不相信。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制作鞋

  • 宋高宗,为何把皇位传给民间来的野小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首先,宋高宗赵构绝嗣,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宗室子弟继承皇位。宋高宗本人能够生育,有儿有女,不过,因为南宋初建,金兵经常来犯,宋高宗以及皇子皇妃经常处于惊慌逃亡生活中。另外,宋高宗身边的护卫也并不忠心,后来更爆发兵变,要废掉宋高宗,拥立小皇子。这次兵变史称苗刘之变。因韩世忠仗义勤王,苗刘之变被镇压,不过,

  • 什么是乌纱帽?它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纱帽,晋朝,历史解密

    在古装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纱帽”,随时会被摘掉。那么,这“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乌纱,是古代官帽的名称。有文献记载: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东晋

  • 瑛贵人有历史原型吗?雍正后宫还真有她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我想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都对毛晓彤饰演的瑛贵人有印象吧?这位“美人面”出场一回眸即让观众们心动不已,可惜皇宫容不下她这样干净的花儿,最后她还是死在了宫廷内斗的漩涡中。这个弹得一手好琴,嘴角的笑总是带着三分羞涩和七分艳丽的女子,在她最美好的年华去了天堂,我想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个悲剧人物是作者凭空创

  • 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鉴,清朝,历史解密

    王鉴(1598-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

  • 这五个贪玩的明朝皇帝为什么能打赢了全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有人说明朝是个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这当然是从身体中后偏下部位出来的气体,在某些人眼里,徐达常遇春都罪孽深重,因为他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剥夺了很多人特权;戚继光李如松都该被请出教科书(或者根本就没进去),如果把戚继光李如松说得太好,会引起“友人莫名惊诧”——他们破坏共荣,良心坏啦坏啦滴,某

  • 朱元璋是怎么防止铜钱造假 仅仅用了一个字就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铜钱,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位期间曾经下令,收缴前朝铜币,将货币统一改铸为“洪武通宝”,由于当时的货币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国各地都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制造了大量的铜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铜钱的弊端也就逐渐的体现了出来。那么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很多地方在铸造货币的过程之中,趁机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久而

  •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鼓、二鼓、三鼓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一鼓,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打仗,交战双方大多重视战鼓之事,战鼓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激励人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鲁庄公与齐国大战时,曹刿充分用到了战鼓的作用,所谓“一鼓气方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其实曹刿可能是用到了阴谋而已。举凡作战之军,往往都想一鼓而胜,但一鼓而胜者屈指可数,除了曹刿的一鼓而胜齐军,还有三位人物

  •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难跳出外戚或宦官擅权这一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宦官擅权,汉朝,历史解密

    意大利著名政论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应懂得权谋,既要有狮子般勇敢,又要有狐狸般狡猾,不能被谄媚者蒙蔽或左右。说着容易做起难,不然,为何历代皇帝都难以跳出外戚或宦官专权这一怪圈呢?汉元帝去世之后,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时代,石显被逐出朝廷,宦官势力急剧弱化。但汉成帝荒淫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