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涤非有着哪些著作理论?生平事迹又是怎样的

萧涤非有着哪些著作理论?生平事迹又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50 更新时间:2024/1/16 15:53:58

萧涤非(1907年-1991年)原名忠临,江西临川湖南乡茶溪村人。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家境贫寒,过早地失去了父母。曾在村上三益小学读书,后随哥哥辗转于外地,先后在开封留美预备学校、南昌心远中学、南京江苏省立一中读书。他十分聪明,又勤奋好学,在伯父和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即中央大学)。因慕梁超之名,遂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在清华大学,萧涤非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学习全优,而且是一名体育健将。他创造的11秒1的清华大学百米纪录,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他还是清华大学足球队的主力、队长,曾获得过华北足球大赛的冠军。当时北平报纸的体育消息中,常有他的名字。1930年,萧涤非以4年平均在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免试进入清华研究院。在清华研究院,萧涤非得到著名汉乐府学家黄节先生的指导。3年学习成绩全部为上、上、上,超、超、超,因成绩最优,清华的同学半开玩笑地送他一个刻有“状元”二字的铜墨盒。这个墨盒一直放在萧涤非先生的书桌上,陪伴他终生。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于1944年出版后,被誉为“乐府文学之最佳通史”,“通人至论足以振聋发聩”。1933年,经黄节先生推荐,萧涤非先生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讲师,从此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山大开的第一门课是四年级的必修课“词选”,此外他还开了“乐府”等课。由于他扎实的学术功力,一下子就在山大讲堂上站稳了脚跟。

1936年秋,国难当头,学潮迭起。山大校长易人,萧涤非被解聘。年底,应聘到四川大学任教。1941年,因拒绝参加国民党被突然解聘。后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西南联大任副教授,其间生活极其艰难。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1951年,曾在北京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仍回山东大学,任该校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学报《文史哲》副主编等职,并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的编委。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1983年被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外,还先后被选为第四届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一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论组成员,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中国诗词学会顾问,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史哲》编委、副主任,山东诗词学会及山东社科联顾问,江西师范大学学术顾问,《杜甫全集校注》主编;还被家乡聘为抚州王安石研究会顾问及新编《临川县志》顾问,并为新编县志题辞参加志稿评审。

萧涤非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史研究,其中以杜甫研究尤为卓著,被学界称为“20世纪的杜甫”。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萧涤非就对杜甫研究有一个长远规划。从杜甫诗选注到对杜甫研究,再到“杜甫全集校注”,由浅入深,由个别到全面,由特殊到一般,最终取得全面的收获。他的《杜甫研究》和《杜甫诗选注》曾多次重印再版。他的《杜甫研究》一书,被誉为“是一部有创造性的作品”,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杜甫研究界的代表著作”,“堪称该时代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自建国初期迄今,在杜甫研究界事实上还没有一部在观点、方法或是规模上超越《杜甫研究》的著作出现。”他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词论薮》、《解放集》、《读诗三札记》、《皮子文薮》等书,均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1961-1963年,萧涤非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委托,与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等教授合编《中国文学史》。该书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著作,是大学文科通用教材,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他还发表许多论文散见于《文史哲》、《文学遗产》、《文汇报》等刊物。1979年发表了著名论文《关于〈李白与杜甫〉》。由于他在文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英国传记学会收入《世界名人录》。

1978年,萧涤非受人民文学出版社委托,担任《杜甫全集校注》主编。虽年逾古稀,但老当益壮,亲自率领校注组的人员沿着当年杜甫的行踪进行实地考察,集体写成了《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1984年,萧涤非亲自主持在河南巩县举行的“杜甫全集校注”讨论会。他第一次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解决了长期以来杜甫研究的悬案。《杜甫全集校注》工程浩大,历经十余年未竟。直到1991年3月,即萧先生去世前一个月,他仍在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审校。

2006年11月25日,萧涤非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标签: 萧涤非文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异人的行情是怎么水涨船高的?华阳夫人为什么要收他作义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上次说到,异人与赵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赵政”。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是两码事。异人的儿子自然是嬴姓,由于在赵国出生,便为赵氏,因此可以称为赵政,当然也可以称为赢政。吕不韦告辞之后,陪同来访的阳泉君留了下来。阳泉君对华阳夫人说:“姐姐不如将异人收为义子吧!”这个提议有点突儿,因为从法律上讲,华阳夫人

  • 她的美倾国倾城,春秋时期让两个国君折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姜,春秋,历史解密

    提到春秋战国齐国的文姜,喜欢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她的,文姜跟她姐姐宣姜是一对姐妹花,她俩的所作所为,不仅在《诗经》和《史记》等都有记载,甚至还影响了几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但这里就有个疑问,由于齐襄公、鲁桓公和文姜的关系,最终两个男人都因文姜死了,她后来又咋样了呢?网络上有说文姜在出嫁前就跟哥哥诸儿鹊桥暗

  • 盘点:清朝三种堪称“铁饭碗”的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一份好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现在大家普遍将公务员看成好的工作,虽然待遇和收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它的优点就是稳定,可以说是铁饭碗。公务员的工作和休息是现在人们最向往的。其实不仅是在现在,在古代的各行各业中,也有很多让人羡慕的工作,也有很多铁饭碗,比如清朝就有三个职位是让人们羡慕的铁饭

  •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后秦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秦,十六国,历史解密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

  • 樊城之战,关羽用了一条什么阴毒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猛将之一,在小说中关羽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当世无敌,然而却给人一种赳赳武夫的形象,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关羽,不仅武功盖世,他的计谋同样厉害,最能展示关羽计谋的当属樊城之战,当时诸葛亮、刘备都不在他身边,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赢了樊城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出发,率

  • 光绪皇帝的墓被专家挖开后看了一眼,却发现慈禧的一段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民国,因为那时候的动荡不安,各大军阀都想征募兵士来扩张军队。由于沒有充足的钱,这时候,军伐孙殿英就萌发了盗墓的想法,特别由于战争,因此盗墓也较为流行。孙殿英随后制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盗墓事件,他跑去盗了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孙殿英在慈禧太后的墓中偷走了很多宝藏,其中包括慈禧太后嘴里

  • 911事件中的英雄 美国华裔空姐邓月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华裔,历史解密

    邓月薇(1956年2月5日—2001年9月11日),祖籍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小海村委会龙安村,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美国华裔空姐,生前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乘务员。2001年9月11日早上,邓月薇在美国航空公司第11号班机上值勤,该航班起飞后不久即被恐怖分子劫持。大约8时20分,邓月薇向地面控制中

  • 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其中隐藏着秦军战斗力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头盔,现如今已经成为保证大家安全的首选,甚至还成为高危岗位的标配,虽然看似十分笨重,但在危急时刻,却无时无刻保护着我们的。想必大家会在古装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将士们身着笨重的盔甲和武器,在战场上殊死搏斗。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日,由于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兵马俑被称为世

  • 申包胥哭秦庭:国破之际幸好得援军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申包胥哭秦庭,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末年,原楚国大臣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兄之仇,辗转来到吴国,助公子光登上吴王宝座。之后,吴军在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的带领下,五战五捷,最终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将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来,亲自鞭尸泄愤。吴军占领楚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吴王等高层也公然强抢楚王妃嫔,楚国士大夫的夫人等,给所有楚国人民都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期间为什么德国仅用11天就占领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斯拉夫,德国,历史解密

    1941年4月6日,德国军队向南斯拉夫发起了进攻,史称“入侵南斯拉夫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南斯拉夫高层早有预料,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抵抗德国的入侵。按照常理来讲,在这次战争中,南斯拉夫的优势很大。首先,南斯拉夫拥有120万大军,同德军的进攻兵力不相上下;其次,南斯拉夫境内多是崎岖山地,似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