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没有去杀崇祯之子,为什么满人却不放过他们?

李自成没有去杀崇祯之子,为什么满人却不放过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1/10 11:06:34

众所周知明朝结束的时候崇祯上吊而死,他有三个还活着的儿子,那么自成没有去杀崇祯之子,为什么满人却不放过他们?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崇祯最大的儿子是太子朱慈烺,不过是个虚岁十六的少年。放到今天,他应该在初三年级苦读,备战中考呢。放到古代,他的性格、经历、接受的教育,也不足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这一点,崇祯皇帝朱由检、太子朱慈烺,心里都很清楚。

所以,朱由检安排儿子们出逃,给他们换上平民服装,叮嘱他们“见了年纪大的叫伯伯,见了年纪相仿的叫哥哥”时,也只是让他们逃命,并没有要求他们“恢复祖宗社稷”什么的。

好吧,这样三个小孩子,对于新来的胜利者而言,是不容易形成威胁的,除非他们被人利用。不让他们被别人利用也很简单,就是把他们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杀掉他们,是非干脆的做法;不杀他们,也不过是多费几斤粮食、多派几个人看守。这些成本,在多尔衮和李自成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养着他们和杀了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是用“恩养”来显示统治者的宽宏大量,为尚未臣服的地区制造一些吸引力。当然,打天下靠的是军事实力,“恩养”能带来的好处非常有限。所以,不管是杀了他们,还是养着他们,对多尔衮和李自成以后的统治,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只有局部的、少量的影响。

李自成开始把朱慈烺养在军中,还带他们“东征”山海关,想借他们来说服吴三桂。一片石闯军大败,朱慈烺三人在乱军中逃脱。由于毫无生活经验,朱慈烺很快被人找到,送到多尔衮面前。

这时多尔衮占据了北京城,但是立足未稳,舆论上对他不利。如果他能迅速对朱慈烺做出合适的处置,要么借口“假冒太子”杀掉,要么承认他是太子而宣布“恩养”,都是争取民心的好办法。可是多尔衮对于政治上这一套还是不太熟练,选择了最不利的方法。

他对这个自称是太子的少年进行公开审理,找了一大堆大臣、宗室、太监来辨认真伪。在大家逐渐相信太子是真、民间已经开始组织上书和劫狱的方式来营救太子的时候,他又急急忙忙处死了太子。

多尔衮的不当举措,带来了至少两方面的不利后果:

一,京城士民为太子抱冤,对满清统治不满,使得满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来巩固统治;

二,太子真伪存疑,给民间的反清斗士留下了机会,一直到几十年以后,还有人以“朱三太子”、“朱五太子”的名义组织反抗。

这两个不利后果,都不会动摇满清的统治。但,如果当初措施得当,这两方面的不利后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比刘邦差在哪里?为何他没能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说刘邦是流氓,但这位“流氓”打败了千古猛将项羽,还统御了天下一流的谋士、武将,并多次御驾亲征。刘备有刘邦之风,也是礼贤下士,但他手里独自震慑一方的大将并不多。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认为刘备能力在刘邦之上。事实上,但是刘邦才是千古真英雄,甚至他的才华还要在曹操、司马懿之上。总体来讲,刘邦的知人善

  • "景德之役"的经过如何?宋真宗真的是软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此时宋辽两国互相攻伐已达25年之久。这期间,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燕云十六州,均遭惨败。自后周世宗郭荣时代建立、经宋太祖赵匡胤强化的精锐禁军损失惨重。而辽国名将耶律休哥也多次侵入宋境,却被宋初名将、太宗赵光义的大舅子、上党名将李继隆打败。双方围绕着燕云十六州进行反复拉

  • 万一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诸葛亮会如何处置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回南郡,很显然不是有人放水。脱难

  •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为什么刘备却不高兴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杀了夏侯渊之后,别提多得劲了,心里美滋滋地,这次加官进爵肯定没问题了,主公一定把我一个劲地猛夸。黄忠提着人头,到了大帐之后,给刘备和诸葛亮行了一礼,然后把人头往地上一掷,刘备大惊道:“莫不是张郃的人头?”黄忠解释道:“不是的,是夏侯渊的!”刘备不无遗憾道:“要是杀了张郃就好了,这个张郃是个心腹大

  • 古代王朝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干政跟外戚专权是常见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王朝是家天下的社会,皇帝早死或者是新帝年幼等一切事情,生母或者太后就会干预朝政,而外戚专权现象却在东汉时期频繁出现,对于这种问题,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原因

  • 杨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关系?杨荣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杨荣和金幼孜都是永乐朝时期的两个重要的内阁重臣,那么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其实,杨荣可以算得上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金幼孜北征时迷路,金幼孜两次坠马,都是杨荣一直在帮助他。在朱棣屡次北征蒙古的时候,也时常将他们两人带在身边,谈论各种大小事务。比如在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将金幼孜、杨荣

  • 古代女子要是坐牢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女人坐了牢会有什么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但凡罪过不是太大,就不会轻易令其坐牢,基本上都是交给家人和宗族去看管。官府还会授权给宗族,对犯事女性进行家法处置,诸如关禁闭、抽鞭子、活埋、浸猪笼等等,这些都是家法,不是官方刑罚。可即便如此,

  • 如果朱标继位,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

  • 和珅被抄家后,嘉庆帝是如何处理这批财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作为中国清朝时期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贪官,和珅的敛财能力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他被抄家后,嘉庆帝可谓是一夜暴富,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巨额的财富,他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让后世的历史书给出了一个“嘉庆中衰”的评价。我们先说和珅的财富,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 朱棣为何能直接称帝,其他藩王没有反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