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手,满人还能一统中原吗?

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手,满人还能一统中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3/12/11 6:43:25

如果吴三桂自成联手,满人还能一统中原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是肯定会有的:1636年皇太极就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了。而吴三桂降清、让出山海关,则是1644年,清朝已经存在了八年了。

但,早期的清朝,毕竟是由东北一隅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如果中原有一个能平定天下、一统江山的朝,清朝就不可能进入中原、建立二百多年的基业。

吴三桂放清军进入山海关,两下里夹击,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是李自成事业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不过,李自成在此之前,并不是百战百胜的。他曾被打得大败,狼狈到只有十八骑部下;也曾无路可走,被迫投降明军(诈降)。但是输得再惨,他都能“满血复活”,为什么?

因为民心。

这里说的民心,不是玄幻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所指:连年灾荒,明政府赈灾不力,各级官员中饱私囊,百姓民不聊生,人心思变。这时李自成振臂一呼,自然应者云集。也不光李自成,李献忠、罗汝才等起义军,也经历了低谷之后,又走高潮。这就是民心。

百姓反抗,但反抗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反抗来争取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所以,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好,明政府也好,南明小朝廷也好,谁能使天下安定、谁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谁就能赢得民心。

李自成出身贫苦,但是进入北京之后,迅速腐化,“拷掠助饷”等政策的实施,比明朝还要残暴,让百姓(也包括士人和中下级官吏)更加苦不堪言。这,使他失尽了民心。

失掉民心,才是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山海关外一片石的军事挫折,不过是失败过程中的一个标志而已。

如果李自成能顺应民心,采取合理的治国政策,他的大顺朝就能长治久安;如果张献忠能顺应民心,采取合理的治国政策,那么即使李自成失败了,大西政权也能长治久安;如果南明的诸多小朝迁能够顺应民心,采取合理的治国政策,他们未必不能像两汉、两宋一样,复兴大明,长治久安。

如果以上的“如果”有一个成为现实,大清就注定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入主中原、一统江山的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没有去杀崇祯之子,为什么满人却不放过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明朝结束的时候崇祯上吊而死,他有三个还活着的儿子,那么李自成没有去杀崇祯之子,为什么满人却不放过他们?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崇祯最大的儿子是太子朱慈烺,不过是个虚岁十六的少年。放到今天,他应该在初三年级苦读,备战中考呢。放到古代,他的性格、经历、接受的教育,也不足以扶大厦之

  • 刘备比刘邦差在哪里?为何他没能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说刘邦是流氓,但这位“流氓”打败了千古猛将项羽,还统御了天下一流的谋士、武将,并多次御驾亲征。刘备有刘邦之风,也是礼贤下士,但他手里独自震慑一方的大将并不多。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认为刘备能力在刘邦之上。事实上,但是刘邦才是千古真英雄,甚至他的才华还要在曹操、司马懿之上。总体来讲,刘邦的知人善

  • "景德之役"的经过如何?宋真宗真的是软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此时宋辽两国互相攻伐已达25年之久。这期间,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燕云十六州,均遭惨败。自后周世宗郭荣时代建立、经宋太祖赵匡胤强化的精锐禁军损失惨重。而辽国名将耶律休哥也多次侵入宋境,却被宋初名将、太宗赵光义的大舅子、上党名将李继隆打败。双方围绕着燕云十六州进行反复拉

  • 万一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诸葛亮会如何处置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回南郡,很显然不是有人放水。脱难

  •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为什么刘备却不高兴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杀了夏侯渊之后,别提多得劲了,心里美滋滋地,这次加官进爵肯定没问题了,主公一定把我一个劲地猛夸。黄忠提着人头,到了大帐之后,给刘备和诸葛亮行了一礼,然后把人头往地上一掷,刘备大惊道:“莫不是张郃的人头?”黄忠解释道:“不是的,是夏侯渊的!”刘备不无遗憾道:“要是杀了张郃就好了,这个张郃是个心腹大

  • 古代王朝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干政跟外戚专权是常见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王朝是家天下的社会,皇帝早死或者是新帝年幼等一切事情,生母或者太后就会干预朝政,而外戚专权现象却在东汉时期频繁出现,对于这种问题,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原因

  • 杨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关系?杨荣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杨荣和金幼孜都是永乐朝时期的两个重要的内阁重臣,那么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其实,杨荣可以算得上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金幼孜北征时迷路,金幼孜两次坠马,都是杨荣一直在帮助他。在朱棣屡次北征蒙古的时候,也时常将他们两人带在身边,谈论各种大小事务。比如在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将金幼孜、杨荣

  • 古代女子要是坐牢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女人坐了牢会有什么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但凡罪过不是太大,就不会轻易令其坐牢,基本上都是交给家人和宗族去看管。官府还会授权给宗族,对犯事女性进行家法处置,诸如关禁闭、抽鞭子、活埋、浸猪笼等等,这些都是家法,不是官方刑罚。可即便如此,

  • 如果朱标继位,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

  • 和珅被抄家后,嘉庆帝是如何处理这批财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作为中国清朝时期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贪官,和珅的敛财能力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他被抄家后,嘉庆帝可谓是一夜暴富,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巨额的财富,他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让后世的历史书给出了一个“嘉庆中衰”的评价。我们先说和珅的财富,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