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交通不便出门十分麻烦 古人出门费用很贵吗

古代交通不便出门十分麻烦 古人出门费用很贵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4/2/22 5:18:44

对古代交通不便,那么,出行费贵不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从唐高祖渊到昭宣帝李柷,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这种情形与此前历代朝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制,自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货币政策是十分稳定、有效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斗米不过三四钱。”按照如今的单位换算下来,“一斗米”约等于六千克;所以,换算一下,以当时的购买力,“一文钱”约能买到普通主食两千克还要多。在当时,一两白银约等于人民币二百元约等于一千文钱也就是一贯钱。

现今,“北漂南漂”成了当下年轻人的打拼形式,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只有在长假时才有机会与亲人团圆,所幸现在交通便利全国南通北达,长途路费人人都负担得起。在唐朝,如果一个游子想要返乡过节,他要准备多少盘缠呢?

我们且以北京到沈阳这段距离来算,全程以七百公里计。

唐朝最贵的出行方式莫过于马车,乘马车虽然颠簸,但是,速度却得到了保证。按照马车在官道上的标准速度,每天马车大约能行进三十五公里。若乘客没有特别多的行李,那么,车夫收取的价格是每五十公里一百文。

当然,如果乘客有很重的行李,每五十公斤行李还要加收一百文。假设马车匀速行走,七百公里路要走二十天,再加上在旅途中的休息时间,起码要二十五天。车夫收取的路费大概要一千四百文,若要加上这二十五天的食宿,大概要准备二两银子,这才够用。

按照唐朝的购买力来换算,二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块钱。在唐朝,一个“北漂”的游子,若想要回到七百公里之外的故乡与亲人团聚,从幽州前往沈州,若想尽快到达,选择速度最快的马车作为出行方式,那么,就得准备相当于如今四千元人民币的路费。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完成这段旅程只需几百块买张高铁票,即可在几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就算购买商务舱的机票也花不了四千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古人的出行的确是大问题。不过,哪怕对历史缺乏了解的朋友,看多了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明白马车根本不是老百姓用的出行方式。所以,若将马车视作唐朝最高等级的出行方式,四千元钱倒也不算天价出行。

对于家境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最划算的就是选择水路。唐朝时期水路四通八达,且不用考虑上山下坡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船的容客量远比马车大得多,坐船的费用比较便宜。假设从幽州到沈州有一条直达且顺水的运河,普通船只每天能够行进二十五公里,这样算下来从幽州前往沈州总共耗时二十八天,因为客船是昼夜前进的,所以,不用考虑沿途留宿的问题。

至于费用,我们无法从史料中找到明确的数据,不过,根据汉朝和朝的乘船价格进行推算,完成这段旅程顶多需要一百文。当然,若是逆水行舟,那么乘船的价格还得翻倍。如此算下来,船客只需准备三四百文钱(其中有二百文的食杂费),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元,就能完成这段归家之旅。

参考唐朝时期的工资标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官,每个月能领到五百文钱工资。若有一个老家在沈州被朝廷分配到幽州的基层官员想回家,他若选择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往返得需要四两银子,也就是八个月的薪水。为了回家与亲人团聚,连一个基层领导都得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大半年,明显是不可能的。

不过,若这名基层官员与老百姓一样选择乘船回家,那么,只需准备一两个月的工资即可,非常划算。

唐朝的马车,算是最顶级的出行方式,放到现在来看与飞机的头等舱规格相当。而坐船,从开销上来看,也就相当于现代人坐火车,价格非常亲民,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会选择的出行方式。当然,相比于现在的交通方式,唐朝的出行方式还是有些贵,劳苦大众也不舍得将钱浪费在路上,这该怎么办?那就只好选择步行了,迈开腿走目的地。

实际上,这种出行方式在唐朝深受劳苦大众的喜爱。拿读书人来说,家人倾尽钱财供其念书,到了赶考时家中根本凑不出盘缠,这时就只能委屈十年寒窗的学子了。家人提前备好干粮,将为数不多的银两拿给孩子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学子迈开腿向着目的地前进。如此下来,连几百文钱的船费都可以节约下来。

按照一个普通人的脚力来看,每天能够行进的距离大约也在二十五公里左右,与坐船的速度相仿。如此算下来,步行的确是一种非常省钱的出行方式,沿途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乐而不为呢?可惜的是,步行只适合短途或中途旅程,倘若学子住在距离长安甚远的边城,学子恐怕要提前半年动身。

由此可见,唐朝的交通方式并不少,只是效率太低而已。

参考资料:

【《新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在发工资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是给粮食而不是金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为什么古代人工资是粮食,而不是金、银、钞票?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今社会,能领到年薪的,通常是待遇非常高的金领阶层。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主体实行的皆是“年薪制”。如果用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待古人的薪资制度,

  • 宋朝时期为何没有册立皇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各个封建王朝,皇帝一般都会在登基后,马上确定一位皇储。册立皇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帝出现意外后,必须有合法的继承人继任,避免皇位争端。另一个目的是,有了确定了身份的皇储,就可以让皇储开始学习治国理政

  • 朱元璋既然珍惜廖永安的才华,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廖永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之一,帮了朱元璋不少忙,并且朱元璋很珍惜廖永安的才华,那么后来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元末的时候,天下各地都出现了叛乱,尤其是江淮地区更是重灾区。为了应对这样糟糕的环境,廖永安连同弟弟廖永忠一起聚集义兵盘踞在巢湖水寨,以此来对抗

  •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要私自乘皇室的车马进入司马门都绝非易事。那么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首先,皇室车马被擅用就是公车令的失职,而失职就要付出掉脑袋的代价,这点公车令再清楚不过了,而当时曹植并没有具备使用皇室车马的资格,这

  • 历史上张軏是如何迎立朱祁镇,迫害尚书于谦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张軏是知名靖难功臣张玉的儿子,同时也是四朝重臣英国公张辅的弟弟,那么他是如何迎立朱祁镇当皇帝,迫害尚书于谦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他立马被升任为指挥同知;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汉王朱高煦选择造反,张軏得以跟着朱瞻基一起轻松平定了这场叛乱,被授予了世袭诰命。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期间,张軏跟着同为

  • 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弱,为何还是是击败燕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出镜率和戏份一直都比较少,简直像是电影院中拿着汽水、爆米花的观众,默默的看着中原各国的互相竞逐。然而,燕王喜似乎并不甘寂寞,竟然主动给自己加戏。但是现实毕竟很残酷,一顿胖揍下来,燕王喜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四年,赵王主动派军队接管了从韩国归

  • 欧洲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为何期间的科技停滞不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是一个朝代接着另一个朝代,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的,但是世界历史却不是这样顺畅。历史上也只有亚洲能如此连贯的有一个朝代进入另一个朝代的统治,并且社会经济生产都通过朝代的更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今天雄踞全球的欧洲,却是另一番景象。他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确切的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

  • 几乎无人攻破的函谷关,为何匡章能攻下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大将,名叫匡章,非常地厉害,他还有章子、匡子、田章等几个称呼。匡章曾是三代君王的将领,先后为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这人有多厉害呢?我们都知道秦国厉害,但是秦国曾经因为他而称臣,而且,他是唯一一个将函谷关给打破的人,堪称战神。公元前325年,秦惠王向中原攻进,秦相张仪就跟秦惠王

  • 笏是什么东西?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笏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了,返回

  • 南明朝廷为什么不到一年时间便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极端仇视李自成,又反对清朝入主中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