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时期为何会发生复社活动?与园林之间有何关系

明末时期为何会发生复社活动?与园林之间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3/12/21 16:52:30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晚明文人结社势头高涨,其中复社声势最为浩大。通过研究复社大规模社集活动和小规模文人雅集与园林物质空间、园居活动的关系,为晚明园林的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一:研究背景

文人结社源于汉代梁园雅集,魏晋时期兰亭修禊、竹林七贤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文人结社在洪熙至成化年间初步兴起,至天、崇祯时期达到高峰。

晚明可考的文人社团多达130例,尤以读书讲学和举业选文类社团为盛。

复社是晚明文人社团的典型,源于“拂水山房社”,成型于崇祯二年,南明覆灭后名存实亡,然影响及至清初。

复社成员分布主要分布在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最多达3000多人,可分为4类:

东林子弟,如顾宪成之孙顾枢

世家子弟,多为地方望族,如冒襄

地方贤达子弟,如陈子龙

无家世可依者

与此同时,晚明文化繁荣、社会风气日趋奢靡,造园普及,园林成为文人诗酒之会的绝佳场所。

二:复社大型社集与晚明园林

复社前后经历大型社集12次,主要集中在苏州、金陵两地的寺院园林和公共园林,主要活动有宴饮、诗咏唱和、歌舞、观剧、选美等。

《复社纪略》、冒襄的《同人集》等详细记录了这些集会。通过历次集会的描述,复社大型社集与晚明园林的关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园林为社集提供足够的集会空间

园林周边交通便利,方便舟车停靠,成员往来

园林需要相应的配套,如餐厅、厨房、客房,满足成员诗酒宴饮需求

园林靠近室外景点,便于同社诸子结伴游玩

鼎革后的大型集会往往带有反清复明的政治色彩,集会园林的地址较先前有所不同,需要隐蔽性较好。

三:复社小型社集与晚明园林

除上述12次的大型社集外,复社的其余社集多是局部成员的小型集会,包括夏日小集、中秋雅会、虎丘放舟、登楼赋诗等。

复社成员中,世家子弟通常是文人结社的发起人,地方贤达子弟是文人雅集的主力群体。

而无家世可依者多无结社雅集记载,因此以世家子弟冒襄、地方贤达子弟陈子龙为代表,通过分析其文集,研究小型社集与晚明园林之间的可能联系。

陈子龙,松江华亭人,云间几社的创始人,后加入复社,与李雯、宋征舆并称“云间三子”。

以《陈子龙全集》为考察对象,与社集相关的作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诸子游赏,如《九日南郊社集》

诸子宴饮,如《中秋宴友》

诸子唱和,如《除夕和友韵》

诸子送迎,如《送密之归皖桐》

通过对《陈子龙全集》的诗文解读可知,陈子龙作为地方贤达子弟的代表,家境普通,本身并无财力营园,与同社诸子的结社活动主要发生在自然山水、公共园林或友人的私家园林。

诗文通常借园林景物抒发建功立业的情怀,对于园林建设关注较少。

《陈子龙全集》并未出现游记、园记类文体的作品。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宋征舆《林屋文稿》、李雯《蓼斋集》、吴应箕《楼山堂集》中。

冒襄,江苏如皋人,复社后期领袖,曾在金陵组织桃叶渡大会,明亡后归隐水绘园。

该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园中有妙隐香林、壹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洗钵池、鹤屿、小三吾、波烟亭、湘中阁、镜阁、烟树楼、碧落庐等十余处佳境。

小三吾亭是文人唱和最佳处,涩浪坡是仿效兰亭曲水流觞之所,湘中阁则是登高赋诗之处。

康熙四年春,王士祯、冒襄等八人于水绘园举行修楔。水绘园承载了冒襄作为遗民的所有精神文化活动,结社雅集,感怀伤时,寄托遗民对故国的思念。

冒襄所营水绘园,亭阁坡溪互为对景,雅集通常选择面水亭阁或者可远眺的亭阁,可见雅集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

但冒襄营园初衷从园名、景名均未见其为结社雅集特意营构园景,园林依旧只是文人雅集的物质空间载体和吟咏对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被打落冷宫之后 太监为什么还要抢着去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已经失去恩宠和权势,为何太监还抢着去伺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女子地位都非常的低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处于被压迫的阶层,权利和待遇上都遭受着极大的不公平。只有男人才可以做官做生意,才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女人只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明朝时期的郭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郭家跟朱元璋是贫贱之交,两家的深入结合始于郭英的父亲郭山甫。当初,朱元璋还没有崛起时,就被郭山甫慧眼识人看中。郭山甫以面相断定朱元璋未来成就不可限量,马上决定在朱元璋身上下重注,先送女儿,后送儿子,《明史·后妃传·郭

  • 古代皇帝都会自称为朕吗 实际上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真的自称朕?别被电视剧忽悠了,看看历代皇帝的自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如今影视剧的改革以尊重历史为前提,我们也能真正的身临其境到那个年代中去。要是放到以前的话,很多电视剧都是靠着编剧在胡编乱造,有些参考了历史但又不尊重,让人看了

  • 历史上孙坚真有私藏过传国玉玺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讲述,董卓迁都长安后,孙坚入住洛阳,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孙坚发现了传国玉玺。此后孙坚则起了私心,想要带走玉玺,但计划最后还是暴露,导致孙坚和袁绍、刘表结仇。孙坚最后也是死在了与刘表手下的交战中,不过历史上孙坚真有私藏过玉玺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他和刘表发生的战役在正史上并无记载,这其中的真

  • 清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二十五颗玉玺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玉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是古代皇帝的专属用品。其实说白了,玉玺其实就是皇帝的专属印章,只不过将皇帝使用的印章称之为玉玺。而当时老百姓所使用的印章被称之为作印。玉玺既然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国家也就一个皇帝,也就说皇帝的玉玺通常情况下就只有一个,但是带了清朝的时候却出现了25个玉玺,那么这是为何呢

  • 古代弓箭能射多少米 最远距离达到多少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弓箭手真的能“一箭射死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弓箭有效射程约100米,真的能轻易把人射死吗?据史料记载:一名普通的古代士兵,能拉出的弓箭有效射程是100米。在实战中,如果使用的弓箭质量够好,再加上一名力气惊人的强壮士兵,那么弓箭的

  • 李世民征战多年,为何打完高句丽就病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驰骋疆场,文治武功,按理身体应该杠杠的,怎么刚过50岁就一命呜呼了?死前还亲征高句丽,斗志昂扬,看来身体没什么毛病,不然也不会长途跋涉亲征,奇怪的是从高句丽回来之后就一病不起,没几年就死了,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死亡绝对不正常。这里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朝鲜半岛的《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

  • 宋朝时期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诞生了哪些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朝文化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在宽松政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酝酿中逐步成长,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宋太祖赵匡胤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在宋朝达到了高峰.“好铁不

  • 清朝科举考试除了正科和恩科外 古人还有哪些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清代科举考试除了正科、恩科外,还有哪些名目不同的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科举考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般情况下,读书人要经过县试、院试、乡试、会试等程序,然后才能进入殿试,成为天子门生,从此走上仕途。明清时期是科举最为成熟的时期,尤其是清代,超过了以往各朝

  • 秦王攻打楚国,为何给了王翦60w大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是战国末期名将,也是秦国能够一统六国的首席功臣。消灭韩国、赵国和魏国后,秦始皇把下个目标锁定在了楚国。楚国国力虽然大不如前,但身为老牌强国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当时秦始皇问手下将领歼灭楚国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60万”,而李信说自己只要20万足以。但结果却是李信败北而归。最后秦始皇只能给王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