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宗南吹延安大捷:抓了1旅长!蒋大喜:采访!胡:快找人装俘虏

胡宗南吹延安大捷:抓了1旅长!蒋大喜:采访!胡:快找人装俘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16 更新时间:2023/12/31 6:11:44

1947年,蒋凯申全面进攻解放区的战略破产,他不甘失败又推出针对山东、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方案、

其中针对陕北革命圣地延安的进攻更是重中之重!

他安排自己的得意门生胡宗南带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对延安发起猛烈进攻,胡宗南直接叫嚣三天占领延安。

当时延安所有正规部队加起来不到三万,而且弹药、武器都非常缺乏,硬拼不是上策。

教员认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而胡宗南占据延安后反而会背上一个个沉重的包袱,等胡宗南部四处奔波疲惫不堪时,我军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于是我军民坚壁清野,主动放弃延安。

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军占领空无一人的延安后为了彰显功绩,开始从上到下伪造功劳战绩。

本来离延安最近的整编90师因为不是胡宗南嫡系,被强制停止进军,被迫把第一个进入延安的头衔让给胡宗南嫡系整编第一军第一师下属的第一旅。

3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匆匆赶过来的整编第1军第1师第1旅如愿第一个进入了延安城。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立即胡宗南发去了“报捷电”,称:“我军经7昼夜之激战,第1旅终于19日上午占领延安”。

胡宗南闻讯大喜,立即命令中央社发布2条电讯:

第一条急电是已经占领延安,战果正在调查;

第二条急电是一个小时之后,第一军的战果统计;

中说到:

中央社西安19日下午5时急电:……据初步统计,〇军伤亡约一万余,投诚二千余。国军乃于本日上午10时,完全占领延安,刻正抚辑流亡中。

20日的南京的《中央日报》头版头条发布了“延安大捷”,标题是“国军收复延安,生俘〇军—万余人”。

在南京的常凯申大喜,马上给胡宗南部嘉奖、授勋,还说要组织记者要去延安实地考察,并采访俘虏好发布文章。

但是众所周知,延安是被解放军主动放弃的,哪里来的激烈战斗,哪里来的俘虏呢?

这点小事可难不倒胡宗南。

胡宗南直接安排工兵连夜在延安四周挖坑,以示攻城战况激烈;又把自己仓库里过去用过的旧武器、旧装备秘密北运,当作缴获的解放军的战利品。

这些都好说,难得是还找人扮演各种俘虏,于是胡宗南又在延安周围10公里处,建立了10个战俘管理处,从边区乡村抓来500多名青壮年编成青训队,和从城防部队第27师中挑选出的1500多名伶牙俐齿的士兵混合在一起,一律穿杂色服装,组编成“俘虏队”,集中训练,强迫他们按照事先规定的一套“对答”应付参观的新闻记者。

图注:胡宗南把延安周围的百姓集中在一起

普通俘虏还好,但是要找两个人扮演被俘的解放军团长、旅长,并让他们接受采访,这就不简单了,胡宗南把这一任务交给了西安绥靖公署新闻处处长超凡及第二处处长刘庆曾来负责。

胡宗南跟王超凡强调:这是重点,要装得像。

王超凡千挑万选,选了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是湖南人,还在“战时干部训练第4团”受过训练。

胡宗南听了人选之后还去亲自查看,没想到这个军官看到胡宗南就两腿发直,腰发软,马上立正、敬礼、弯腰。

胡宗南问他的姓名职务,他按王超凡交待的一一作了回答,不过胡宗南一眼就看出太假了,他直接生气地斥责王超凡不懂革命,批评他选的人像绵羊,满口国民党腔调,一问就露出了马脚,根本不像解放军,更不像解放军军的旅长。

图注:南京记者乘车抵达延安

但是此时换人时间已经来不及,胡宗南最后只好要王超凡安排这位“旅长”在一间较暗的屋子里见记者。

4月13日,《中央日报》刊载了该报记者龚选舞采写的题为《陕北行》的“纪实”报道,文中在采访这位“旅长”时这样写道:

“屋子里住的是俘虏的一个旅的副司令员,胖胖的,腮下黑黑的,是20天来没有‘清算’过的胡子。他不愿讲话,讲起话来却是一大堆硬派的名词:‘斗争’、‘消灭国民党’、‘你们阵地战,我们就运动战’、‘你打进我们延安,我们也可以打下你们西安’。当记者向他透露瓦窑堡已被国军克服的消息时,仍是摇头喷鼻,表示不相信这是事实。”

不过假的就是假的,胡宗南吹出去的牛,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随后胡宗南的大军在陕北如无头的苍蝇一般乱转,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败,近三十万人被不到3万人的西北野战军打得抱头鼠窜,成就了后来一野的赫赫威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蛊”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足够发达的医疗技术,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希望通过鬼神巫术来治愈疾病。而在众多巫术中,“蛊术”应当是最备受关注的一种,但奇怪的是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非常严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蛊所谓“蛊”,其实

  • 用生命祭奠梦中的爱——远东第一女谍吴先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11月一天下午,一位苏联大校情报官,敲开了莫斯科郊外马拉霍夫卡招待所307号房门。开门的是一位端庄、美丽的中国女性,她就是被誉为远东第一女谍的中共党员吴先清。大校情报官面无表情头也不回地对几个打开房门出来观望的中国人说:回屋去,关上门。又对吴先清说:“我们首长要找你谈话”。也许是吴先清的美

  • 李弘茂:南唐元宗李璟第二子,容貌秀澈,精骑射击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生平李弘茂幼聪颖,容貌秀澈,有成人风。十四岁时,为侍卫诸军都虞候,封乐安公(一作安乐公,误)。精骑射击刺,然不善戎事。南唐元宗保大九年(951)卒。追封为庆王。弘茂善诗,与宾客朝士宴游,以赋诗为乐。诗格调清古。《病中》诗中“半窗月在犹煎药,几夜灯闲不照书”之句,尤为人称诵。《全唐诗》存其断句二联

  • 他的死让朱元璋肝肠寸断,终于下定决心,杀尽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鸟尽弓藏,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刘邦和朱元璋,刘邦杀的功臣,主要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但朱元璋不一样,只要开国功臣,只要位高权重,一个都不放过,朱元璋为何要如此赶尽杀绝?这个人的死,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实早在大明初建之时,朱元璋便开始防范功臣,只是当时天下不稳,还得依靠这帮老兄弟

  •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原来朱元璋并不丑,现自愿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充满了奇迹与传奇。从草根起家,最后成为了一代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引人入胜。朱元璋的形象,是一个多面的人物。他既是英明的君主,又是残酷的暴君。他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嗜杀成性。他的复杂性格和对人的矛盾感情,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朱元璋的容貌,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英勇

  • 张勋只是个复辟军阀?这几件事说明你真的低估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张勋,你会想到什么?复辟。除了这个呢?……对不少人来说,估计也想不到其它了。这很正常,很多人对历史的认知主要来自高中历史课本——没办法要计入高考分数,上大学后基本就不会再去关注。所以,多数人的历史认知来自高中,而张勋的名字出现在历史课本,就是1917年复辟,在很多人眼里留下的印象是4个字——守旧

  • 明朝的士大夫到清朝却“变乖”了,这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受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只要聊到明末清初之际的交换,往往会对这一时期的士大夫集团怨气冲天。原因无他,因为史书中和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明朝士大夫个个都无耻至极。其中有著名的“水太凉,不敢自杀”的钱谦益,有急急忙忙带头剃发留狗尾巴,并且号召全体国民剃发留辫子的孙之獬,当然还有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 活了81岁,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下令杀害岳飞,解除大将张俊、韩世忠等人兵权后,宋高宗赵构,内心反而越来越惶恐。为此,他经常在身上藏着一把匕首。从他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皇帝普遍对武将心怀猜忌,宋高宗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他内心更忌惮的,反而是一个文臣:秦桧。为此,他藏匕首藏了十几年——从1142年岳飞遇害,秦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蒙古国总统揭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究竟葬在何处,一直是考古学家探寻的谜。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推测元代皇帝陵墓的可能分布地点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因为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众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陵墓有关。而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则说,成吉思汗的陵墓永远都不让世人知道。成吉思汗陵墓是在张家口市宣化县

  • 两军混战,误杀平民,朝廷道:我补偿!平民后人起兵推翻了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末年,辽东一带有两股势力盘踞:朝廷军队与地方豪强。军队方面,以辽东总兵地方豪强方面,则以朝廷不想坐视不管,遂派李成梁前去镇压。经过一番较量,明军以正规部队、专业作战计划的优势胜出,斩杀王杲军民千余首级。但是棋差一招,他们放走了一个人:王杲之子公元1583年,年近六十的李成梁接到朝廷指示,攻上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