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蛊”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很严重

“蛊”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很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21 更新时间:2024/1/8 20:02:06

“鸩鸟,蛊毒水。毒不伤人,妨服饵。”——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足够发达的医疗技术,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希望通过鬼神巫术来治愈疾病。

而在众多巫术中,“蛊术”应当是最备受关注的一种,但奇怪的是在封建朝统治时期,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非严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所谓“蛊”,其实就是一种采用特殊方法,经长年累月人工精心培养而成的神秘物体。它的形态大小不一,绝大多数是动物,只有极少数是植物。

如果是动物蛊,通常为两只一对,能由其中一只控制另外一只,既可以直接施种也可以间接施种。

根据殷墟甲骨以及后世典籍中的记载,造蛊过程非常残忍血腥。巫师或者蛊师会将各种毒虫放在同一个器皿中,然后让他们相互蚕食,最后剩下的一只便是“成蛊”。

当然了,“蛊”也不止能用毒虫造,一些比较凶恶或者特殊的动物也能够充当造蛊的原材料。

比方古代游牧民族会用同等的方法,以人为原材料炼制邪神乌尔骨;而北方地区也出现过以犬为原材料炼制的“獒”。

蛊的作用

虽然在一些传说中,蛊能够充当烈性解药,用“以毒攻毒”的办法解除人体所中的剧毒。不过与此同时中蛊的人也会受到蛊虫影响,染上一些非常奇怪的病症,很容易对自己或者周围人造成间接或直接伤害。

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造蛊其实是为了谋害他人。相比于直接下毒或者用武器刺杀而言,下蛊要更加隐蔽一些。

蛊师在完成种蛊这个步骤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或者心意控制、杀害中蛊者。

正是因为蛊防不胜防,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历朝律法都针对养蛊、施蛊人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条律。

针对养蛊、施蛊人的部分处罚条律

据悉古代对养蛊、施蛊人的惩罚主要分为是三种:一、私自蓄养蛊虫、造畜的人一旦被捕,会被直接判处砍头之刑。

二、没有蓄养蛊虫但有造畜情节的,造畜人处以极刑,家人流放到两千里外的地方。三、如果有官员知晓造蛊之事但却隐瞒不报,判处杖刑一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人能够揭发养蛊造畜者,那么此人就可以获得官府二十两纹银的奖励。

在这种奖惩机制下,绝大多数古人都不会选择养蛊以及造畜,且在发现了可疑人员之后还会立即举报。

总结

总而言之,蛊的主要作用就是毒害他人,尽管它在某些地方能够充当烈性特效解药使用,但巫师以及蛊师大多不会拿蛊来救人。

而朝廷之所以非常痛恨养蛊之人,主要是因为蛊非常隐蔽,足以对人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朝廷才会制定非常严格的针对性惩处条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用生命祭奠梦中的爱——远东第一女谍吴先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11月一天下午,一位苏联大校情报官,敲开了莫斯科郊外马拉霍夫卡招待所307号房门。开门的是一位端庄、美丽的中国女性,她就是被誉为远东第一女谍的中共党员吴先清。大校情报官面无表情头也不回地对几个打开房门出来观望的中国人说:回屋去,关上门。又对吴先清说:“我们首长要找你谈话”。也许是吴先清的美

  • 李弘茂:南唐元宗李璟第二子,容貌秀澈,精骑射击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生平李弘茂幼聪颖,容貌秀澈,有成人风。十四岁时,为侍卫诸军都虞候,封乐安公(一作安乐公,误)。精骑射击刺,然不善戎事。南唐元宗保大九年(951)卒。追封为庆王。弘茂善诗,与宾客朝士宴游,以赋诗为乐。诗格调清古。《病中》诗中“半窗月在犹煎药,几夜灯闲不照书”之句,尤为人称诵。《全唐诗》存其断句二联

  • 他的死让朱元璋肝肠寸断,终于下定决心,杀尽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鸟尽弓藏,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刘邦和朱元璋,刘邦杀的功臣,主要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但朱元璋不一样,只要开国功臣,只要位高权重,一个都不放过,朱元璋为何要如此赶尽杀绝?这个人的死,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实早在大明初建之时,朱元璋便开始防范功臣,只是当时天下不稳,还得依靠这帮老兄弟

  •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原来朱元璋并不丑,现自愿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充满了奇迹与传奇。从草根起家,最后成为了一代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引人入胜。朱元璋的形象,是一个多面的人物。他既是英明的君主,又是残酷的暴君。他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嗜杀成性。他的复杂性格和对人的矛盾感情,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朱元璋的容貌,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英勇

  • 张勋只是个复辟军阀?这几件事说明你真的低估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张勋,你会想到什么?复辟。除了这个呢?……对不少人来说,估计也想不到其它了。这很正常,很多人对历史的认知主要来自高中历史课本——没办法要计入高考分数,上大学后基本就不会再去关注。所以,多数人的历史认知来自高中,而张勋的名字出现在历史课本,就是1917年复辟,在很多人眼里留下的印象是4个字——守旧

  • 明朝的士大夫到清朝却“变乖”了,这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受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只要聊到明末清初之际的交换,往往会对这一时期的士大夫集团怨气冲天。原因无他,因为史书中和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明朝士大夫个个都无耻至极。其中有著名的“水太凉,不敢自杀”的钱谦益,有急急忙忙带头剃发留狗尾巴,并且号召全体国民剃发留辫子的孙之獬,当然还有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 活了81岁,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下令杀害岳飞,解除大将张俊、韩世忠等人兵权后,宋高宗赵构,内心反而越来越惶恐。为此,他经常在身上藏着一把匕首。从他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皇帝普遍对武将心怀猜忌,宋高宗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他内心更忌惮的,反而是一个文臣:秦桧。为此,他藏匕首藏了十几年——从1142年岳飞遇害,秦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蒙古国总统揭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究竟葬在何处,一直是考古学家探寻的谜。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推测元代皇帝陵墓的可能分布地点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因为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众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陵墓有关。而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则说,成吉思汗的陵墓永远都不让世人知道。成吉思汗陵墓是在张家口市宣化县

  • 两军混战,误杀平民,朝廷道:我补偿!平民后人起兵推翻了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末年,辽东一带有两股势力盘踞:朝廷军队与地方豪强。军队方面,以辽东总兵地方豪强方面,则以朝廷不想坐视不管,遂派李成梁前去镇压。经过一番较量,明军以正规部队、专业作战计划的优势胜出,斩杀王杲军民千余首级。但是棋差一招,他们放走了一个人:王杲之子公元1583年,年近六十的李成梁接到朝廷指示,攻上山寨

  • 惊动国民党高层的妇女绑架案背后,是一个女人不屈的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惊动国民党高层的妇女绑架案背后,是一个女人不屈的抗争话说1947年的时候,上海的《海潮周报》报道了这样一桩拐卖案:江苏溧阳县有位少女,名叫包秀珍,自幼家境贫苦。1939年,溧阳县被日寇占领,正当包秀珍为生计发愁时,有个的邻居大姐说可以帮她谋一份帮佣的工作,管吃管住、还有工钱可以拿。对于当时吃了上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