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虽为汉字源头,但直到汉代才彻底“隶变”

甲骨文虽为汉字源头,但直到汉代才彻底“隶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1/5 8:37:00

所谓“方块字”,是对“横平竖直”汉字的“俗称”。而汉字可以“横平竖直”来概括,是“隶变”之后的事情。所以,显然是隶书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即使在“隶变”之后,仍有一些汉字形体并非体现“方块字”特征,例如“行书”、“草书”。又所以,“方块字”只是对隶、楷汉字的“俗称”。

目前,殷商甲骨认的汉字源头。

当然,商代之前器物的一些符号,也被认为具有了文字功能。只是发现数量尚少,学者们大多持谨慎定性态度。

甲骨文金文,是难以称为“方块字”的。西周前期、后期和春秋时期汉字也很难说是“方块字”。

战国时期的秦及六国文字,尽管较前已经有所变,但仍然不是典型的“方块字”。

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篆”逐渐成为“规范文字”,而且由“俗字”演化而来的“隶变”已然开始,真正彻底的“隶变”,发生于汉代。

隶变

此时的“隶变”,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一,改曲为直。最典型的,是“女”字,笔画“拉直”了,特别是“一横”。

第二,省并。第三,省略。第四,偏旁变形。第五,偏旁混同。

从此之后,汉字就成为真正的“方块字”了。

“隶变”之后,汉字更加便于书写和记忆。同时,“小篆”之前的“笔意”、“笔势”也基本不复存在。

“笔意”,指一个汉字造字之初的“六书”构造原理,由此可以复原一个字的本义。“笔势”,指根据“笔意”对一个字的结构有所变化后遗留的痕迹,通过“笔势”可以追溯原有的“笔意”,从而找到一个字造字之初的本义和结构原理。

偏旁混同的隶变

这就是说,对“隶变”之后的“方块字”,推解字义,往往是一件“缘木求鱼”的事情。

比如,说“重”的含义应该是“远”;说“射”字其实是示“矮”,等等。

这两个字,经过“隶变”,部首、笔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此来解读,不可能得到准确答案,也很难说出令人信服的道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恋爱8年,结婚22年,余生33年他守着妻子的骨灰坛度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的才子们,崇尚个性解放、恋爱自由,骨子里都流淌着一种放荡不羁的风流思想,他们丰富的感情经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似乎一个才子,若没有些风流韵事,都不足以称为才子。但民国却有这样一位才子,他对爱情始终如一,即便与妻子天人永隔,他也守着她的骨灰坛度过了余生33年的漫长岁月,他这一生的爱情故事,只与

  • 结婚31年,她屡次劝丈夫纳妾,甘心解除婚姻,离婚后独自活到85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各自喜欢。——《先生再见》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前妻卢慕贞在澳门听到这个噩耗后,悲痛万分,她特意在家中为他设了灵堂,还请人代笔,写了悼文。世人皆知山龄喜,谁人知晓卢氏悲?-1-1867年,卢慕贞出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书香门

  • 古人讲“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啥说法?古人智慧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竹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竹子坚韧挺拔、高风亮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宋代词人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但古代民间又流传着“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俗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你见过开花的竹子呢?《山海经》中说:“竹六十年一易根

  • 14岁苏联少女,被拉去洗澡,刚解开衣服,2个男子扑了上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940年,14岁的少女柳芭,被好友丽达拖去澡堂。柳芭满腹牢骚,她饿得头晕眼花,洗什么澡?丽达笑而不语,轻轻推开大门,柳芭一抬头,差点晕过去!只见2个彪悍的男子,正一手提着酒瓶子,一手拿着皮鞭,冷笑着走来……柳芭想跑,却被丽达死死摁住。柳芭是谁?她的结局如何?一、孤立无援,8人战坦克1942年,一个

  • 历史上唯一被穷死的王朝,皇帝向大臣借钱发军饷,群臣却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的灭亡,久经传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个皇帝非常的穷,穷到他向大臣们借钱打仗,所有大臣都不愿借给他,最后他上吊自尽,他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号称“史上最穷皇帝”。他每天都勤于朝政,提倡朴素,最后却因国库空虚而陷入绝境,甚至连向大臣们借钱,都无法扭转颓势。那么,这位非昏庸无道的崇祯皇帝,为何最终走向

  • 不是皇后也不是嫔妃,古代皇帝的第一次,被这2类女子“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为了延续政权,传宗接代非常重要,所以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就是为了多生一些子嗣,因此,古代的皇室,就会有专门的人去教皇帝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令人好奇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第一次都是给了谁呢?其实并非是后宫中的嫔妃或者是皇后,而是这两类人。▲晋武帝司马炎(图/翻摄百科词条)古代的

  • 货真价实的民国第一高手——武圣孙禄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晚年号涵斋,又被叫做活猴。河北完县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有人称其为中华最伟大的武术家,甚至认为他的武学造诣堪称空前绝后。孙禄堂九岁时,因为父亲去世,孙禄堂被迫失学,但少年孙禄堂即有对武术的兴趣,他跟一位吴姓老师学习了内功、轻功、散

  • 如懿传:世上有多少弘历,正在伤害着自己的青樱-求婚易,守婚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重温《如懿传》,安安静静的看着弘历青樱从相知相许相伴到相离,才发现这部电视剧真的甩了于正的《演戏攻略》好几条街。继《甄嬛传》之后,流潋紫再一次清晰直白地刻画出了帝王薄幸的样子。此中无情可见一斑。当然,这个时候他心中如懿是胜过舒妃的。毕竟是青梅竹马一起看墙头马上的人,毕竟他曾为娶如懿担着风险求了良久,

  • “死了都不放过”,这个皇帝反腐有奇招,让贪官的后人做穷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享国祚268年,前后共历12帝。他们之中有一位皇帝,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最为勤政的一个,他个人自诩为“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同时在整饬吏治、打击贪官方面,这位皇帝有奇招:对贪官“死了都不放过”,“不要看他的面子,让这个人的后人做个穷人”。可以说,反腐一直反到棺材中,让贪官死了都无法在另一个世

  • 不端“官架子”才是“官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料记载,公元1655年,官员汤斌前往陕西潼关道赴任。为不惊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主仆各骑一头,另一头驮着破旧被褥和一个书箱。来到潼关,他向守关把总说明来由,把总见这一主一仆行李简陋、人畜俱瘦,哪像新上任的四品道员,充满怀疑地说:“就是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这名把总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