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结婚31年,她屡次劝丈夫纳妾,甘心解除婚姻,离婚后独自活到85岁

结婚31年,她屡次劝丈夫纳妾,甘心解除婚姻,离婚后独自活到85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3/12/4 14:50:44

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各自喜欢。——《先生再见》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前妻卢慕贞在澳门听到这个噩耗后,悲痛万分,她特意在家中为他设了灵堂,还请人代笔,写了悼

世人皆知山龄喜,谁人知晓卢氏悲?

-1-

1867年,卢慕贞出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卢耀显曾在美国檀香山经商,但在思想上依然是十分保守的,因此卢慕贞也是个拥有三寸金莲的旧式女子。

卢慕贞心地善良、为人勤快,尤擅女红,还因为孝顺长辈而闻名乡里,大家都说哪个家里娶了卢家女儿做媳妇,那真是有福了。

1885年,18岁的卢慕贞与19岁的孙中山结为了夫妻,这是一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新婚之夜两个人才第一次见到对方。

当卢慕贞头顶的红盖头被掀起的那一刻,她缓缓抬起头,看到了自己的新婚丈夫,相貌英俊、身材伟岸,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她,却面无表情,卢慕贞也看不出丈夫喜欢不喜欢自己,于是紧张地低下了头,把自己的三寸金莲都往里收了收。

其实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又止是隔了一双小脚呢,孙中山接受了很多年的新式教育,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行为极为痛恨,所以经常公开发表反清言论,父母担心他迟早闯出大祸来,就为他安排了这门婚事,希望可以拴住儿子那颗不安分的心。

-2-

新婚后,卢慕贞十分贤惠,侍奉公婆、打理家务,她的贤惠与孝顺,赢得了孙家人的认可,唯独丈夫对她还有点疏离,但也说不上不好,没多久,孙中山又前往香港学医,卢慕贞则留在家中照顾公婆,等待丈夫学成归来,一家团聚。

1888年,孙父病重,卢慕贞每日起早贪黑煎汤熬药,不离左右地照顾着,当孙中山忧心如焚地赶回家中时,看到了这一幕,被卢慕贞的善良和孝顺打动了,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小脚妻子,或许她不漂亮,也没读过多少书,但她与生俱来的善良,是读多少书也无法拥有的。

因为要照顾病重的父亲,孙中山与卢慕贞多了很多相处的时间,彼此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情也越来越好,对卢慕贞来说这是一段十分幸福的时光。

1891年,卢慕贞为孙中山生下了儿子孙科,她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也开始想念起远在香港读书的丈夫,憧憬着他毕业回来后,一家团聚的幸福生活。

她要的幸福很简单,就是平安顺遂的生活,一家人能在一起,但偏偏她的丈夫是孙中山,他那颗不安分的救世之心,从来没有熄灭过。

善解人意的卢慕贞,在明白了孙中山的理想抱负后,决定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让丈夫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她笑着送走了他,若说不难过,那是假的,但她心甘情愿委屈自己,成全他的理想抱负,从此以后她的生命里只剩下了漫长的思念和等待,还有一次又一次的别离。

-3-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失败,他遭到了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日本,还连累了一家人,被清政府重金悬赏捉拿。为了避难,卢慕贞这个小脚女人,只能带着4岁的儿子、1岁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离开家乡,一路逃亡到了美国檀香山,找到大哥孙眉才算安稳下来。

即便如此,卢慕贞也没有怪过丈夫连累家人,她更在意的是丈夫此时的安危,直到2个月后,孙中山从日本来檀香山与家人团聚,一进门便看到妻子正在照顾孩子们,他激动地抱了抱两个孩子,又陪老母亲说说话,想起一家老小差点因为自己而遭遇不测,他心中满是愧疚。

贤惠的卢慕贞看到丈夫回来,马上去给他做饭,流亡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吧,看到丈夫比上次见面憔悴了许多,卢慕贞有些心疼,这时孙中山来到了她身边说:“这段日子,真的是苦了你了!”卢慕贞带着一家老小逃亡的时候都是咬紧牙关,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如今却因为丈夫的一句体己话,而泪流满面!

孙中山对妻子又感激、又是愧疚,他这一生心系救国救民的革命大业,注定是要辜负妻子了,但一家人也算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团聚时光。

后来,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卢慕贞再次怀孕,生下了小女儿孙婉,巧合的是她出生的那天,刚好是孙中山的日子,但直到她5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卢慕贞在檀香山整整生活了12年,但与丈夫也只相聚了三次,幸好丈夫经常写信给她,也算让她有个念想。

-4-

直到1912年,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便把卢慕贞和女儿们接到了身边,或许是因为丈夫的身份变化太大,每天都在探讨着救国救民的大事,卢慕贞这时才觉得自己和丈夫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于是在一个月后,

她一个人回到了老家,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让卢慕贞没想到的是,孙中山没多久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还带着她和两个女儿一起去外地考察铁路,他豪情万丈地对妻子说着:“自己的理想是在中国修建20万里的铁路。”

卢慕贞虽然不知道20万里铁路的概念,也不懂铁路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她却看清了一个事实,丈夫这一生注定是为国为民了,完成一个理想又会有另外一个,他只能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而自己这个小脚女人,跟不上他的脚步了,只能过些平淡的生活,于是她劝丈夫纳妾,起码有个人陪伴他、照顾他。

1913年,孙中山正在准备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却突然接到了大女儿孙娫病重的消息,他连夜赶回澳门探望女儿,却因为革命形势紧急,只得含泪离开,几天后,孙娫就离开了人世,孙中山在离港返沪的途中,听到噩耗,悲痛不已!

大女儿的去世,让卢慕贞痛不欲生,这么多年,她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拉扯大,孩子是她生活的意义,情感的寄托,为此她很长时间走不出丧女之痛。

没过多久,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再次流亡日本。卢慕贞也顾不上悲伤,赶紧带着小女儿去澳门投奔大哥孙眉,她这一生只求平安顺遂,一家人在一起,却没想到这种平凡的愿望,也是一种奢求。

-5-

直到1915年,孙中山在日本邂逅了宋庆龄,两人因为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爱国理想,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因为宋庆龄是虔诚的基督徒,信奉一夫一妻制,不能给孙中山做小妾。孙中山考虑了很久,才写信给卢慕贞:“我爱上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可她不能做妾,我又离不开她,所以我只能同你离婚了。”

卢慕贞看完信后,只回了个“可”字,同意了离婚的事,而这一个“可”字似乎用尽了她所有力气,毕竟她从18岁就嫁给了孙中山,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如今结束这段长达30年的婚姻,若说不痛,那是假的,但因为爱他,她心甘情愿放手成全他,就像当年成全他奔赴革命时一样,只是她以后再也不用等了……

但他们的离婚,却遭到一些革命人士的反对,卢慕贞却站出来说:“这些年,先生为了革命四处奔走,我过得也是提心吊胆、到处奔波,这样的日子我早就厌倦了,如今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我也可以回家乡安度生了。”

大家听她这么说,也不好再反对什么,但孙中山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心中的难过呢,对她说:“你永远是我孙家人,永远是孩子们的母亲。”

卢慕贞离婚后的生活,其实跟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依旧是一个人生活,孙中山还是经常寄信回来,对她的称呼依然是“科母”,即便他们没了夫妻的名义,但30多年的感情,早已经把他们变成了最亲的人。

1925年,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的第十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身在澳门的卢慕贞听到噩耗后,悲痛万分,特意在家中为他设了灵堂,为其哀悼!卢慕贞终身没有改嫁,直到85岁在澳门逝世。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人讲“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啥说法?古人智慧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竹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竹子坚韧挺拔、高风亮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宋代词人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但古代民间又流传着“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俗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你见过开花的竹子呢?《山海经》中说:“竹六十年一易根

  • 14岁苏联少女,被拉去洗澡,刚解开衣服,2个男子扑了上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940年,14岁的少女柳芭,被好友丽达拖去澡堂。柳芭满腹牢骚,她饿得头晕眼花,洗什么澡?丽达笑而不语,轻轻推开大门,柳芭一抬头,差点晕过去!只见2个彪悍的男子,正一手提着酒瓶子,一手拿着皮鞭,冷笑着走来……柳芭想跑,却被丽达死死摁住。柳芭是谁?她的结局如何?一、孤立无援,8人战坦克1942年,一个

  • 历史上唯一被穷死的王朝,皇帝向大臣借钱发军饷,群臣却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的灭亡,久经传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个皇帝非常的穷,穷到他向大臣们借钱打仗,所有大臣都不愿借给他,最后他上吊自尽,他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号称“史上最穷皇帝”。他每天都勤于朝政,提倡朴素,最后却因国库空虚而陷入绝境,甚至连向大臣们借钱,都无法扭转颓势。那么,这位非昏庸无道的崇祯皇帝,为何最终走向

  • 不是皇后也不是嫔妃,古代皇帝的第一次,被这2类女子“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为了延续政权,传宗接代非常重要,所以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就是为了多生一些子嗣,因此,古代的皇室,就会有专门的人去教皇帝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令人好奇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第一次都是给了谁呢?其实并非是后宫中的嫔妃或者是皇后,而是这两类人。▲晋武帝司马炎(图/翻摄百科词条)古代的

  • 货真价实的民国第一高手——武圣孙禄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晚年号涵斋,又被叫做活猴。河北完县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有人称其为中华最伟大的武术家,甚至认为他的武学造诣堪称空前绝后。孙禄堂九岁时,因为父亲去世,孙禄堂被迫失学,但少年孙禄堂即有对武术的兴趣,他跟一位吴姓老师学习了内功、轻功、散

  • 如懿传:世上有多少弘历,正在伤害着自己的青樱-求婚易,守婚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重温《如懿传》,安安静静的看着弘历青樱从相知相许相伴到相离,才发现这部电视剧真的甩了于正的《演戏攻略》好几条街。继《甄嬛传》之后,流潋紫再一次清晰直白地刻画出了帝王薄幸的样子。此中无情可见一斑。当然,这个时候他心中如懿是胜过舒妃的。毕竟是青梅竹马一起看墙头马上的人,毕竟他曾为娶如懿担着风险求了良久,

  • “死了都不放过”,这个皇帝反腐有奇招,让贪官的后人做穷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享国祚268年,前后共历12帝。他们之中有一位皇帝,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最为勤政的一个,他个人自诩为“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同时在整饬吏治、打击贪官方面,这位皇帝有奇招:对贪官“死了都不放过”,“不要看他的面子,让这个人的后人做个穷人”。可以说,反腐一直反到棺材中,让贪官死了都无法在另一个世

  • 不端“官架子”才是“官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料记载,公元1655年,官员汤斌前往陕西潼关道赴任。为不惊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主仆各骑一头,另一头驮着破旧被褥和一个书箱。来到潼关,他向守关把总说明来由,把总见这一主一仆行李简陋、人畜俱瘦,哪像新上任的四品道员,充满怀疑地说:“就是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这名把总的怀疑

  • 萨尔浒战役开始前明朝已有多人反对此战的时机和战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萨尔浒战役开始前,明廷就有有识之士对这场战争战法和时机的选择上忧心忡忡,这其中也包括参战将领刘綎,但是这样的声音太微弱,直接被忽略了。反对者之一,徐光启在战前就对杨镐的四路进兵策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他还断言尤其是杜松一路凶多吉少,恐怕要全军覆没,“时方东顾,四路进兵,光启疏上,此法大谬,策杨经略

  • 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有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对游牧民族的侵扰是有一定的防御效果的,远的不说,就以明代为例,名臣、名将如谭纶、戚继光等人都提倡在蓟镇修筑边墙(其实就是长城,叫法不同)及空心敌台等工事防御蒙古人,而蓟镇官兵依据坚固的边防体系面对蒙古人可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从而战而胜之,这个边防系统有力的保障了明廷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