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废立太子难吗?刘邦一生想换却都失败,而她废立太子稀松平常

史上废立太子难吗?刘邦一生想换却都失败,而她废立太子稀松平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47 更新时间:2023/12/14 1:46:57

太子的事说起来很复杂,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被立为太子?有多少太子被废?有多少被废的太子重新被立?有多少太子是皇帝亲生的?有多少太子能够最终上位?有多少帝位不是传给了太子而是太弟或太孙?诸如此类,让小编懵逼,却找不到确切的数据。

当然废立太子是因人而异的,时代背景不同,废立太子所遇到的阻力也不尽相同。皇帝是否强而有力,太子是有合适,能不能担起未来的责任,自己的势力的大小,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不过,总的来说,废掉一个,再重新确定一个,是很有难度的。封建王朝的皇帝老子,虽然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掌握生杀欲夺的大权,其实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他们也要跟臣属们商讨,并非绝对的一言堂。

一,刘邦欲换太子,最终却没有成功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就以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这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帝自己确定的皇太子。虽然是刘邦自己立的太子,但也不很满意,就想废掉他。

刘邦的易太子风波牵扯出了一系列的故事。开始时刘邦认为刘盈太过软弱、刘如意比较像自己;再加上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于是将易太子的事提上日程,开会时御史大夫周昌带头坚决反对。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想废掉太子,群臣纷纷反对,御史大夫周昌最为强烈。刘邦就问周昌是个啥原因,周昌口吃,且盛怒之下,说话更不利索: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意思就是,你别看我说话不利索,然而我可知道这么做不行。你要想废掉太子,我坚决不答应。刘邦看到这个情况,也笑了,暂时停止议论这个事,但刘邦并没有彻底放弃废太子的打算。

之后吕雉的兄弟绑架张良,逼迫张良献计请出商山四皓。商山四皓出山后跟随刘盈左右,刘邦看到后认为刘盈的势力已经很强,怕引起国家的动荡果断放弃了易太子的想法。最后因为易太子不成功,刘邦死前就知道戚夫人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安排周昌辅佐刘如意,只是吕雉又怎么可能放过戚夫人母子呢,最后戚夫人被做成人棍刘如意也被杀死了。

汉景帝刘是刘邦的孙子,他先是立了大儿子刘荣为太子,但这个太子的母亲粟姬不是皇后,只是一名妃子,在刘荣被册立为太子之后,栗姬也没有升级做上皇后,这就注定了刘荣的太子宝座不稳。

果然,在景帝发现小儿子刘彻(当时名字为刘彘)为更优秀的人选后,决定洗牌,他的决策也受到了阻挠。反对意见来自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景帝的叔伯表兄弟大将军窦婴,另一位是丞相周亚夫,但景帝刘启还是顶住了压力,成功地改换了太子。此事过后,有情绪的窦婴撂了挑子,回家喝闷酒去了;景帝与周亚夫君臣关系日渐冷淡,直至恶化。不过,历史已然证明,汉景帝更换太子的决定是正确的、有远见的。

一位太子被废,一少部分人会考虑到国家社会稳定的问题。一大部分人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所以必然有相当的阻力!

二、武则天执政,废立太子稀松平常

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子废立一事来说一下,这事太过稀松平常,就不必引经据典,简单说一下吧。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是为章怀太子。不久,李贤被废,李显被立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临朝听政。次年,武则天就废唐中宗为庐陵王,改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之后,武则天自己称帝,把唐睿宗又废掉了。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都想做太子,武则天也想把皇帝的位子传给老武家。狄仁杰就对武则天说:

“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

狄仁杰的意思是说,等你驾崩后,如果你侄子登基继位,还没听说有把姑母供奉在太庙里的。只有立儿子继承帝位,才可以配享太庙哦。狄仁杰更劝说把庐陵王李显召回。李显回都后,皇嗣李旦主动请求逊位给庐陵王李显,武则天遂立李显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逼迫武则天禅位,李显再次复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从武则天主政时期,这个几位太子的废立来看,虽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但太子之位就跟玩偶差不多。即便做了皇帝,也是说废就废。由此看来,太子废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看谁比谁厉害。

三,慎重选择继承人,选太子难废太子也难。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在位世界最长的皇帝,也是同时代最受尊重的皇帝的之一。

历史上康熙帝曾两次废黜太子胤礽。当然太子胤礽的被废与他自身关系很大,也与当时康熙帝过早的立太子也有直接的关系,要说废太子并不难但想稳定朝局找出最适合的接班人并不容易。

胤礽的母亲是索尼的孙女,索尼作为顺治帝留给康熙帝的首辅大臣为康熙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胤礽的母亲也是康熙帝第一个皇后。由于康熙帝婚后与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比较亲密,因此作为皇后长子的胤礽自然受到了康熙帝更多的照顾。

为了生下胤礽赫舍里氏难产而死年仅21岁,对于这个早亡的皇后康熙帝在感情上很难割舍,因此年仅一岁的胤礽就被立为太子。康熙帝对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视对胤礽的培养也算是呕心沥血,只可惜胤礽并没有按照康熙帝的意愿发展,最后造成了父子不合。康熙后于1708年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胤礽不能让康熙满意,太子之位空缺;其他有希望的皇子们就开始了争夺战,为了尽快结束夺嫡之战,康熙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胤礽当了40多年的太子,要说他一点想法也没有那么也不现实,尤其是康熙帝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结党营私和吏治腐败让康熙帝对太子越发的不满。胤礽在康熙帝晚期没有全心全意的去处理国家的弊病解决国家出现的问题,而是纠结于结党营私和打击异己。

康熙帝子女非常多,胤礽身为太子对其他的弟弟照顾的也非常的不够,尤其是康熙帝的幼子十八阿哥病重最终病死,胤礽竟全然没有悲痛之心。连康熙帝都悲痛不已而太子却连劝慰的意思也没有,这更加重了父子的矛盾。

康熙帝对太子虽然寄予厚望,但是太子胤礽对父亲的苦心全然不放在心上。复立太子后他不仅不知收敛还打击非太子党的大臣,对于父亲康熙帝也没有了敬畏之心,最终再次被康熙帝废黜。康熙后期上演了一场九子夺嫡的大戏,最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史称“雍正皇帝”。

总的来说,废立太子并不难但让废立的影响做到最低那就很不容易了,因此难的不是废立而是国家的安定和朝局的稳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残暴的野心家董卓一生最忌惮的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

  • 他是蜀国真正卧底,陷害赵云,坑关羽!叛国投敌却得了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时期,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其中,蜀国中的英杰最为外人道也。但就是这样一个群雄竞技的蜀国,背后隐藏着一个能颠覆蜀国的卧底,他曾经用奸计陷害了赵云,还坑了关二爷。刘备是一个出身贫寒家庭的草根,却能够建立起蜀国这样的大国,其中离不开诸葛亮与关羽等人的大力扶持。但是蜀国在这些人的扶持下却在后期

  • 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是真实的,还是自己杜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给刘备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因而许多人对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有所怀疑,以为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搞出来的假身份证。最近,看老梁说历史的视频,其中就有一段说到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他认为,刘备口中所说的中山靖王”孩子很多,约一百二十多个,他的后代的后代怕是不好查找,更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遗言,刘禅没看懂,千年后人们才明白是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故事中的名将诸葛亮,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智慧闻名的他,对于自己的死亡,也有相当特别的想法,除了棺材埋藏地点的选择之外,遗言也是一项有趣的话题。相传诸葛亮的遗言只有短短12字,但却变成一项神秘的预言,并且在清朝获得验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诸葛亮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相传

  • 街亭之战:诸葛亮和蜀汉新星马谡,谁更应该为北伐失利买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街亭之战,让马谡由“素有才名”的英才坠落为“徒有虚名”的庸才,使街亭由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上升为闻名天下的大处所,更让诸葛亮由知人善任的美名蒙冤为任人唯亲的虚名。街亭因马谡,马谡因街亭,诸葛亮因马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牵涉,一起变成为历史的符号,一同镶刻在三国鼎立的历史柱上。街亭,是从陇西到关中穿越山脉间

  • 名声最差的隋炀帝随便救了个人 后来那人竟成了忠于他的死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昏君排行榜上,隋炀帝杨广不能成为“状元”,也绝对不会在“探花”之下,前三名肯定有他的名字。历来亡国之君,在新朝代都不会有啥好名声,尽管有的亡国之君也很努力,比方说明朝的崇祯帝、元朝的元顺帝等等。很少有人念及隋炀帝修运河、创科举、逐突厥的千古功绩,却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他荒淫好色,好大喜功的一面。大业

  • 奇异的武则天陵墓俯瞰图 像一只展翅凤凰 已经被挖心斩翅钉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女人”。她曾经统治着整个唐朝,并在她的领导下,唐朝经历了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时期。然而,她的墓地却是一个奇异的地方,被描述为“展翅凤凰,已经被挖心斩翅钉尾”。武则天的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昭陵,它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妃子的陵墓。

  • 李世民军事生涯最大败仗,唐朝差一点因此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有枪就是草头王。各路野心家粉墨登场,他们有的称帝,也有的称可汗,还有的称王。在这些割据政权当中,势力比较强的有大唐李渊、大魏李密、大郑王世充、大夏窦建德、大秦薛举、定扬可汗刘武周。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多了,越是想当皇帝的人,越是容不得别人称帝。这些野心家们为了争夺那天下只有一把的皇帝

  • 成功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却在见过慈禧后,断定大清50年内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年轻时是公认的愚笨,七次参加科举才勉强考中秀才,进入官场以后,他也是以“尚拙”立世,甚至连他的学生李鸿章曾经说他是“儒缓”,意思是反应慢。然而,当他历经宦海沉浮,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却成长为一个官场老狐,政治嗅觉、斗争手腕、官场智慧远非常人所及。此时的曾国藩俨然已经投胎换骨,所谓反应慢,不

  • 光绪临死前,得知下一个皇帝是溥仪,嘟囔6个字,难怪大清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清史稿》:“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清德宗即光绪皇帝,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去世四年之后,清朝就灭亡了。作为清朝末年的皇帝,光绪和咸丰、同治、溥仪不一样,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想改变清朝的现状,打败西方殖民者,一雪前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