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残暴的野心家董卓一生最忌惮的两个人

三国时期残暴的野心家董卓一生最忌惮的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1/1 11:40:03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在董卓执掌国政时间,最忌讳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左将军皇甫嵩,一个是京兆尹盖勋

当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之时,天下人群情激愤,不过,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即便是袁绍、袁术等人起兵,也不过是在董卓执政的情况下无法生存,而起兵将获取更大的利益罢了。他们都是一些只有自身利益,而不顾及朝廷危亡,百姓疾苦的冷血军阀。

而皇甫嵩呢?皇甫嵩是汉末名将,黄巾之乱几乎可以说是皇甫嵩一人搞定的,虽然朱隽将军也立功不少,但是败张角,杀张梁张宝,黄巾主力都被皇甫嵩击溃。不过,皇甫嵩此人是一个标准的军人,虽然很能打,但是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野心,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的反抗之心,只要是上级命令,他就尊从,就算这个上司是天下人痛恨的董卓。

于是,在被解除兵权之后,董卓也就不怎么害怕皇甫嵩了。

可盖勋就不同了。

盖勋在灵帝末年,深受皇帝信任,在大臣中的威信,也远过大人。

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

盖勋到任之后,打击豪强,毫不手软,当时长安令杨党,父亲就是太监头子,依仗权势贪婪放纵。盖勋调查了解到杨党搜刮了上千万钱的赃款,就上奏朝廷依法处理。当时许多朝廷大臣纷纷求情,盖勋不听,汉灵帝也不想太监势力过于强大,于是下旨纠察,杨党和父亲都被抓了,整个京师震动不已。

当时有个小黄门(太监头目)叫高望的,担任尚药监总管,很得皇太子宠幸。皇太子找到蹇硕,希望由蹇硕出面推荐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蹇硕推荐了,可是京兆尹盖勋竟然不批准。有人就劝说盖勋,皇太子是国家的储君,高望是皇太子宠幸的人,而蹇硕是汉灵帝的宠臣,现在您一下得罪了三个人,以后可怎么办啊。

盖勋平静地说:“选举人才是国家大事,不是贤人怎么能够推举,为这件事情就算是死了,我也没什么遗憾。”

盖勋虽然在外地任职,可是汉灵帝对盖勋非常信任,经常下手令询问一些事情。也正是由于汉灵帝的信任,蹇硕等人也不敢对盖勋下手。

等到汉灵帝去世之后,董卓专权,盖勋很气愤,写信给董卓说:“当日伊尹霍光是为了国家废掉皇帝,依然让天下寒心;你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有什么资格废掉皇帝。你啊你,祝贺的人现在在大门口,为你吊丧的人也马上就来了!”董卓接到信很生气,但是也很害怕。

京兆尹虽然是地方职务,但是却邻近洛阳,若盖勋尽起兵马,勾连诸侯,反抗董卓,东汉历史就可能改写。

当时左将军皇甫嵩有精兵三万,在靠近京兆的扶风驻扎,盖勋和皇甫嵩秘密结盟共同反抗董卓。可是,董卓也意识到了皇甫嵩和盖勋手握重兵,一旦进攻自己,自己势必大败,于是假借皇命征召皇甫嵩和盖勋入朝。一些人劝说皇甫嵩不必应征,可最终皇甫嵩还是选择了前往洛阳,结果兵权被解除,人也被软禁了起来。盖勋看皇甫嵩已走,自己独木难支,也只能选择应召入京。

董卓想选一位官员担任司隶校尉,就询问司徒王允的意见,王允推荐盖勋,可是董卓说,盖勋这个人太聪明,绝对不能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他。于是给盖勋一些闲职,不久之后又让盖勋外放为颖川太守,如此忌惮盖勋。

后来董卓和关东诸侯交战,河南尹朱隽向董卓陈诉战略,董卓故意侮辱朱隽,说:“我西凉大军百战百胜,你别乱说!”当时盖勋已经调任回京,于是上前说道:“想当年武丁大王何等鲜明,依然恳求他人进谏。何况是像你这样的人,难道还想让别人不开口吗?”盖勋对董卓毫不客气,甚至一点不尊重,可是董卓畏惧盖勋的大名,也无可奈何,自我解嘲说:“我只是说句玩笑话啊。”盖勋步步紧逼,说:“军国大事也可以开玩笑吗?”董卓无奈,只好向盖勋道歉。

五十一岁的时候,盖勋重病,嘱咐家人千万别接受董卓的什么褒奖馈赠,可是董卓为了遮人耳目,表示宽大,把皇宫的一些东西赏赐给盖勋。盖勋一死,朝中就再无人敢和董卓正面对抗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他是蜀国真正卧底,陷害赵云,坑关羽!叛国投敌却得了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时期,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其中,蜀国中的英杰最为外人道也。但就是这样一个群雄竞技的蜀国,背后隐藏着一个能颠覆蜀国的卧底,他曾经用奸计陷害了赵云,还坑了关二爷。刘备是一个出身贫寒家庭的草根,却能够建立起蜀国这样的大国,其中离不开诸葛亮与关羽等人的大力扶持。但是蜀国在这些人的扶持下却在后期

  • 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是真实的,还是自己杜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给刘备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因而许多人对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有所怀疑,以为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搞出来的假身份证。最近,看老梁说历史的视频,其中就有一段说到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他认为,刘备口中所说的中山靖王”孩子很多,约一百二十多个,他的后代的后代怕是不好查找,更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遗言,刘禅没看懂,千年后人们才明白是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故事中的名将诸葛亮,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智慧闻名的他,对于自己的死亡,也有相当特别的想法,除了棺材埋藏地点的选择之外,遗言也是一项有趣的话题。相传诸葛亮的遗言只有短短12字,但却变成一项神秘的预言,并且在清朝获得验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诸葛亮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相传

  • 街亭之战:诸葛亮和蜀汉新星马谡,谁更应该为北伐失利买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街亭之战,让马谡由“素有才名”的英才坠落为“徒有虚名”的庸才,使街亭由默默无闻的小地方上升为闻名天下的大处所,更让诸葛亮由知人善任的美名蒙冤为任人唯亲的虚名。街亭因马谡,马谡因街亭,诸葛亮因马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牵涉,一起变成为历史的符号,一同镶刻在三国鼎立的历史柱上。街亭,是从陇西到关中穿越山脉间

  • 名声最差的隋炀帝随便救了个人 后来那人竟成了忠于他的死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昏君排行榜上,隋炀帝杨广不能成为“状元”,也绝对不会在“探花”之下,前三名肯定有他的名字。历来亡国之君,在新朝代都不会有啥好名声,尽管有的亡国之君也很努力,比方说明朝的崇祯帝、元朝的元顺帝等等。很少有人念及隋炀帝修运河、创科举、逐突厥的千古功绩,却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他荒淫好色,好大喜功的一面。大业

  • 奇异的武则天陵墓俯瞰图 像一只展翅凤凰 已经被挖心斩翅钉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女人”。她曾经统治着整个唐朝,并在她的领导下,唐朝经历了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时期。然而,她的墓地却是一个奇异的地方,被描述为“展翅凤凰,已经被挖心斩翅钉尾”。武则天的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昭陵,它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妃子的陵墓。

  • 李世民军事生涯最大败仗,唐朝差一点因此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有枪就是草头王。各路野心家粉墨登场,他们有的称帝,也有的称可汗,还有的称王。在这些割据政权当中,势力比较强的有大唐李渊、大魏李密、大郑王世充、大夏窦建德、大秦薛举、定扬可汗刘武周。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多了,越是想当皇帝的人,越是容不得别人称帝。这些野心家们为了争夺那天下只有一把的皇帝

  • 成功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却在见过慈禧后,断定大清50年内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年轻时是公认的愚笨,七次参加科举才勉强考中秀才,进入官场以后,他也是以“尚拙”立世,甚至连他的学生李鸿章曾经说他是“儒缓”,意思是反应慢。然而,当他历经宦海沉浮,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却成长为一个官场老狐,政治嗅觉、斗争手腕、官场智慧远非常人所及。此时的曾国藩俨然已经投胎换骨,所谓反应慢,不

  • 光绪临死前,得知下一个皇帝是溥仪,嘟囔6个字,难怪大清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清史稿》:“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清德宗即光绪皇帝,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去世四年之后,清朝就灭亡了。作为清朝末年的皇帝,光绪和咸丰、同治、溥仪不一样,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想改变清朝的现状,打败西方殖民者,一雪前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被左宗棠公开看不起,李鸿章嗤之以鼻,曾国藩:不过都是棋子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对晚清历史稍有兴趣和了解的人,都逃不开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列强条约和对晚清政府屡战屡败的愤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晚清也曾有过辉煌和亮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便是如此,而这两个都和一个人有紧密的关系,那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曾国藩其人出自湖南农村地主家庭,少年愚钝,考了七次科举才考上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