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1/18 1:47:49

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各地区相继爆发了叛乱,其中以李自成张献忠叛军势力最为庞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几天之后,李自成带领义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黄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面对虎视眈眈的义军,紫禁城里已经炸开了锅。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平叛之策。明末时期,官场腐败,朝中大臣很多都是明哲保身之士。连续商量几天,也没人拿出对策。散朝之后,官至左中允的李明睿偷偷献计崇祯帝,建议效仿宋朝赵构皇帝。当年宋高宗赵构在父亲宋徽宗赵佶、哥哥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宋灭亡后,迁都临安,称帝重建宋朝,成为南宋第一任皇帝。

其实明朝开国时,就定都南京,此后明成祖朱棣又迁都于北京,南京成为了陪都。现如今的崇祯皇帝,如果选择迁都南京,主要人一到,南京朝廷也能立刻运作起来。但是,当时朝廷对于“迁都”二字特别敏感。当年土木堡之变的北京也是危在旦夕,同样有人提出迁都,但最后他们都成了朝廷的耻辱,只有坚决反对迁都的于谦成了大英雄。

另外,明朝的政治体制也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做出的决定,需要提出意见,各方票拟广泛搜集意见,最后通过了才能真正实行。崇祯在位期间,国家的部分行政权力几乎都在当时的内阁和其余六部当中。迁都这样的大事,关乎国体,必然会被反对。果然,迁都的提议一经提出,顿时遭到了很多官员的否决。

迁都不成,崇祯皇帝只有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农民军进紫禁城。在乾清宫的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便挥剑斩杀了自己的妻儿,自己逃亡煤山,吊死在景山歪脖树。建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随着崇祯皇帝的逝去,也结束了属于它的王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他是太平天国死的最窝囊的名将,被自己人欺骗并被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朝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中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华的半壁江山,达到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永安封王是他们权势的顶点,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覆灭的开始。被“富贵”冲昏头脑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开始了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

  • 康熙平定三藩后的大清算,碟杀耿精忠,逼死王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用八年时间,最终因为吴三桂病逝而翻盘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后他也对三藩和从叛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其中三家祸首都结局凄惨,吴三桂死后他的长孙吴世藩继承了帝位,在昆明城破之时,十六岁的吴世藩自尽,而他的兄弟和父亲吴应熊等人则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已经在北京被斩首示众,吴三桂家族从此被斩草除根

  • 曾国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是湖南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一、主敬:整

  • 中国是清朝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吗?来看看明朝时期的欧洲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在清朝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是一个常见的观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争论。事实上,在明朝时期,欧洲各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探险、扩张和科学发现,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中国。在16世纪中期,欧洲开始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时代之一——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的航海家们开始以永不停歇的渴望寻找海外贸

  • 崇政殿上的图穷匕见-多尔衮、代善、豪格三股势力博弈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顺治,全名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庙号为“祖”的三位皇帝之一——清世祖。顺治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六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二十四岁去世,信奉道教(自号臆庵道人)、佛教(按照佛教仪式进行火化)。而且,顺治登位的过程也颇为传奇。三股势力实力分析福临跟大多数帝王一样,他降生的时候,也

  • 康熙既非长子又非嫡子,为何能继位?原因是他长了一脸麻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一说起康熙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平鳌拜、平三藩、平准噶尔、雅克萨之战收复新疆等丰功伟绩,在人们心中妥妥的一个英明圣君形象。再加上现在铺天盖地的清宫剧,无论是陈道明版,还是张国立、刘德华版的康熙,总是一副英勇威武、仪表堂堂的样子,这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错觉。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实际上英明的君主不一定都是“

  • 戏说朱元璋之临终呓语:俺这一生杀伐果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大明皇宫红墙碧瓦,雕栏玉砌,奉天殿内更是金碧辉煌。而殿外大臣们按部就班跪成一片,嫔妃、宫娥、太监则跪在养心殿外。而养心殿内则是另一番景象:朱元璋两眼无神地看着帷帐,柱子上的夜明珠发出五色的光,在朱元璋眼里忽明忽暗,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则跪坐在一旁低声啜泣。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胸膛就像皇觉寺那破旧的风箱

  • 被赵匡胤升入武庙的23位名将,是滥竽充数还是武庙遗珠?(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书接上文,我们继续来聊被赵匡胤升入武庙的23位名将,到底是滥竽充数还是武庙遗珠?赵匡胤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十三、张公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郯国公张公谨排在第十八位,位列程咬金、李勣、秦琼等人之前。玄武门之变前,张公谨既没有多少名气,也无显赫的战功,仅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尉迟恭、李勣的大力推荐

  • 明清战争系列:郑成功走后,湾湾政权就乱套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清统一湾湾前,湾湾经过了哪些政权的演变?清面临了哪些基本战局?(明清战争“湾湾”专题共8篇,此为第4篇。关注书瑶,我们一起从古论今。)郑成功政权遭到质疑郑成功收复了湾湾,他在湾湾实施了一系列强化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和巩固防御的措施。他把赤嵌城改成了安平,设立了承天府和两个县分别是天兴和万年。这些举措就

  •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传说之一。相传,盗墓贼在盗赵匡胤墓时,被墓主人宋太祖赐予“喷尸毒”,导致百年尸体会喷毒。这个传说虽然不可信,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值得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尸体在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