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电影《胭脂》里的牵牛姑娘 现在87岁,还住这条路上

电影《胭脂》里的牵牛姑娘 现在87岁,还住这条路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69 更新时间:2024/1/16 2:29:14

老杭州都知道,城里有个“拍电影的地方”。

1958年7月,浙江电影制片厂在教工路附近的影业路成立。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小巷因此得名。

浙江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1980年出品的《胭脂》,以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2018年7月6日,《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了“浙江电影制片厂即将拆除”的消息。

近日,钱江晚报记者获悉,影业路即将进行部分整治。

几百米的烟火小巷,曾是艺地标

从文三路地铁站出来,走个三五分钟,就可以看见这条寻小巷。牌上写着的“影业路”三个字,在细雨霏霏人来人往中,述说着一段浙江电影史。

这条小巷短短几百米,生活气息满满。文三路影业路口北走几步,是杭州农合联莲新农贸市场。卖豆制品的叶庄华在这里做了二十多年生意。

大半个世纪前,浙江电影制片厂是影业路的地标。当时的浙影厂设新闻纪录片室、艺术片室、洗印录音车间、美工科和厂长办公室等9个科室,全厂演职员工150人。

“我在影业路住了20多年。以前,电影厂旁边有小百花越剧团、杂技团,这些单位的很多职工在这里生活,这条路很热闹的。”

如今,小巷马上要开整治,叶大哥对此充满期待,“通过整治,环境会更好,烟火气会更足。”

翠苑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介绍,影业路道路整治工程将于3月开工,工程涉及路面总长约278米,从文三路影业路口一直到九莲小学这段。“影业路上有两所学校,上下学时交通压力比较大,这次是借迎亚运的东风,进行路面修整、排水管道修复、通信上改下等工程,预计6月底完工。”

走过即将整治的这段路面后,迎面是一个簇新的商品房小区。紧挨着的一个建设工地,就是浙江电影制片厂旧址影业路2号,现在被围挡高高围了起来。

据建设方西湖城投集团介绍,这里正在建设翠苑03安置房,规划共3栋楼,总建筑面积34785.9平方米,配置了279个机动车位。安置房工地的对面,是另一片建设用地。

“由于两个工地在建,影业路这一段路面目前暂不进行整治。”据悉,路面虽然暂不整治,电力上改下还是会先做起来。

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严奶奶,曾因现身电影《胭脂》出了名

“我在电影《胭脂》里牵了一下牛。”87岁的严娇英奶奶是老底子花园村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片水土。

中午11点,记者来到浙影厂旧址旁的严奶奶家。小桌板上摆好三四只菜,还有一只玻璃酒杯,据说,奶奶每餐一两白酒雷打不动。

“那时候我还年轻咧,在村里放牛。那辰光,周遭是一大片农田和水塘咧。”奶奶小酒咪咪,十分惬意。

当时《胭脂》剧组向村里借道具,其中就有一头牛。

那天天气蛮热,在一座石桥边,要拍演员牵牛而过的画面。“大家都很认真,但是牛认生,老是拱人。最后让我上场,我就轻松地牵了一下,很快搞定了。”严奶奶说,成功客串后,剧组发了一根棒冰作为奖励。

整日忙于农活和生计,严奶奶后来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剧组在我们村里布景,全村老老少少都跑去看,很轰动的。在电影里牵牛的姑娘也出名了。”花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沈顺宝说。他今年53岁,见证了影业路的变迁。

据记载,《胭脂》1980年12月起在国内外发行,共印制发行拷贝276个,是当年最受中国百姓喜爱的电影之一。

随着这部《胭脂》走红,浙影厂名声大,也捧红了朱碧云、薛淑杰等一批浙江籍演员。

当年十八九岁的杭州姑娘朱碧云一炮走红,成为不少电影杂志的封面女郎,后来赴海外发展,已很多年未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但在观众们的印象中,这个杭州姑娘“粉面含春,烂漫如花”。

《胭脂》中扮演春兰的杭州籍演员薛淑杰曾告诉记者,《胭脂》当年在全省选角,她是浙江话剧团演员,被选中,定下出演女二号。“那个时候,从上到下都铆足了劲,要出一部精品。我们演员在浙影厂的演员宿舍住了好几个月,每天一空下来,就对台词,讨论剧本。到现场拍摄时,根本不带剧本的,台词都刻在脑子里了,非常用功。”

因了这股用功的劲儿,“浙影厂”出品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一度走在全国省办厂前列。

借着这次影业路改造,我们在2023年2月底得以听到这些往事,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天龙八部:书中唯一一次关于宋朝皇帝祖孙的对话,为何没导演将它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金庸的书中,不缺少历史人物,更不缺少皇帝。但《天龙八部》却和以前的作品不同,不仅出现了好几位,好几个国家的皇帝。更非常鲜少的出现了一次汉人王朝的皇帝。一、金庸所有小说中,用到皇帝的地方并不少。《书剑恩仇录》的乾隆。《鹿鼎记》的康熙。《射雕英雄传》的铁木真。《神雕侠侣》中的蒙哥,忽必烈。《倚天屠龙记》

  • 韩伟中将:湘江战役跳崖,为战友评烈士怒拍桌子,骨灰不入八宝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992年,开国中将韩伟病重,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叫来儿子韩京京,对他说:“我不行啦,我的骨灰你们送到闽西革命公墓。”韩京京有些吃惊,因为以父亲的功绩,去世以后骨灰完全可收进八宝山革命公墓,他劝韩伟说:“爸爸,您在北京住了几十年,我们也在北京,是不是给北京留一部分骨灰,我们也好纪念扫墓。”韩伟摇

  • 韩复榘为何杀张宗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932年,曾经的山东之主,奉系军阀首领张宗昌被韩复榘所诛,尽管那时的张宗昌已经日薄西山没什么势力,但他的死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实,那时的张宗昌手中早就无兵也无将了,对韩复榘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威胁,所以韩复榘为何一定要对张宗昌出手呢?虽然都曾主宰山东,但韩复榘与张宗昌本就不是一路人张宗昌出身

  • 龙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为何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龙纹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龙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封建社会中龙袍是天子身份的象征,全天下只能在任的皇帝才能穿,这体现着皇帝九五之尊,全天下独一份儿的威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就连皇帝的亲兄弟也只能穿着蟒袍,所以很多人对龙袍都是怀着崇敬之情的。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我们对于穿着龙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从画像和电视剧当中所看到

  • 鲁迅玩伴闰土:57岁悲惨病逝留下5个孩子,后代和鲁迅儿子成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在与农村社会的实际接触中,结识了很多的小朋友,并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鲁迅最要好的,就要数章闰土了。”鲁迅三弟周建人曾这般说道。在《故乡》中,鲁迅用动人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辛苦麻木”的旧时代农民形象——闰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使得闰土苦得“像一个

  • 《火红年华》:钢铁意志、工业史诗,淬炼大时代人物弧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大时代的一粒沙,都是先辈用身体撑起的一座山。烈火淬炼出的三线精神,深深凝结在每个建设者的骨血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激昂故事有很多,真正在影视化过程中还原先辈们的热血年华却太难太难。该剧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式展现建设者们响应

  • 《走过世纪》今晚亮相讲述追逐红星的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纪录片《走过世纪》讲述了郑律成、马海德、傅莱、汉斯·米勒、爱泼斯坦、中西功六位功勋卓著的中国共产党“外籍”党员的人生故事。寻访、回忆、讲述,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世纪画卷被缓缓拉开:为何他们投身艰苦的中国革命?是怎样的力量吸引了他们?这些深藏于历史深处的珍贵记忆,将穿越百年,重新绽放。六位传奇追逐“红星”

  • 历史上一个短暂却辉煌的王朝,影响后世千年,创造了多项历史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很有争议的帝王,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个皇帝也是其中之一。关于他的争议不仅在他执政方面的举措,就连他的出生也充满着争议。新的王朝取而代之,他本人有着雄才大略,但同时也会居功自傲,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有争议的皇帝。西方人以他人的身份来客观看待隋文帝,其实是比较科学的。我们我们人却往往不能正

  • 韩国历史书是怎样讲述国家起源的?说开国祖先活了1908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我国的史书记载,朝鲜半岛最早的国家是由箕子在公元前1120年前后建立的。箕子原是商纣王的庶兄,商朝灭亡后,箕子不愿做周天子的臣民,就率领商朝的遗老故旧来到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周王朝默认了这一事实,封其为侯。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不过,韩国历史书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为了避免箕子成为他们的祖先,就造出一

  • 碎语杂记 |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20230228)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读了篇文章,说《三国演义》上很多典故,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三英战吕布,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和五关斩六将,比如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和舌战群儒,等等,还有很多,都是罗贯中虚构的。有些历史上压根就没这事儿;有些历史上有这么个事儿,但人不对,罗贯中张冠李戴了;有些历史上多少有那么点事儿,人也是那个人,但没那么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