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花钱买官的人很多吗?科举考试上来的人该怎么办?

清朝花钱买官的人很多吗?科举考试上来的人该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55 更新时间:2023/12/9 16:12:58

我们知道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各项制度都非常完整的国家,是一个非常自由,讲求公平公正的国家,这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由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为我们能够实现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我们古代的封建朝之中,封建等级制度让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古代王朝之中是有着诸多奇怪制度的,例如古代朝廷之中曾经为了解决财政的问题,就曾经发明了一项非常现实的制度,那就是捐纳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卖官鬻爵,而正并不是人们跟官员之间私下做的交易,而是由政府明码标记的,而民间就以捐款的名义来买官。

这个制度听起来是让人感到非常黑暗的,当官位都能够通过这种手段来得到,那么百姓的生活必然非常艰难,有关于朝廷卖官鬻爵,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43年,秦国就因为蝗灾的原因,让百姓可以“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而在西汉时期,为了巩固边疆,晁错就建议汉帝“令民纳粟边陲,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在汉武帝的时候,匈奴来犯,而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军费来抗击他们,就曾令“吏得入谷补官”、“令民得入粟补吏”,意思就是可以通过缴纳相应数量的粮食,就可以做小吏。

如果说之前这样做是为了抵抗蝗灾带来的灾难,为了抗击匈奴的入侵,那么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位臭名昭著的皇帝汉灵帝,同样是卖官鬻爵,但是汉灵帝绝对是为了一己私欲,他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为自己聚财享受,而且他这种卖官的行为可以说是做到非常嚣张,可以买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小的官位,“大举卖官,上自三公,下至羽林郎,均可以钱购买,公、卿、吏各有定例”。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汉灵帝的做法简直是非常的昏庸,但是他却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做法,考虑到可能有些人实在想当官但是钱却不够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汉灵帝就告诉大家了,是可以先付个首付的,等到上任之后,再慢慢的把剩下拖欠的一部分给补上,是不是很“人性化”呢?这在我们如今看来,这种贷款的方式很正常,但是也只是贷款买车买房而已,而这贷款买官真的是开创先河了,似乎是贷款的起源了吧,身为皇帝的汉灵帝只是为了自己,不会想到通过这种办法上任的官员是怎么剥削百姓的,以此来弥补买官所带来的损失。

其实这种买官的行为,只是在最初的封建社会早起时有发生,也只不过是是一些政府的临时举措,根本就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制度,这也是清朝弥补财政空缺的重要制度之一,而这种办法也可以看得出来,清朝时期民间的财产分布是多么的不均衡,大量的财产只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不然百姓也不会通过这种手段赚钱,但凡是百姓生活过的还可以,多收些税收肯定比这种办法收到的钱财更多。清朝时期的捐纳制度不仅是解决财政危机的防守,还与科举制度互补,也是清朝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所以在内容上也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

明明是一个捐钱买官的行为,为什么说他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呢?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也能叫做人才么,顶多算是一个有钱的官员吧,其实,关于清朝的捐纳制度,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捐纳的,需要当地所开的籍贯和清白册,并且还要有乡邻具结担保,这种方法就排除了一些不法分子入朝为官,而且也能防止平日之中一些恶霸入朝为官,再有,这种捐纳制度并不是你有钱了就虽是都能够捐纳的,只有在这五种情况之下才能够捐纳:军需、赈灾、河工、营田开荒跟海防,有了这些限制,可以看出这个捐纳制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那么,有人好奇了,有这个捐纳制度存在,科举制度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呢?

虽然有捐纳制度的存在,但是科举制度更是不能够丢弃的,而且虽然能够捐纳买官,但是清朝朝廷也并没有傻到如此程度,什么官位都能够通过捐纳得到,有许多官位是不能够通过捐纳来上去的,例如一些负责考试的官位,还有铨选官员的,这都是朝廷之中重要的位置,还有一些其他的京官,尚书、侍郎这些级别的都是不能够进行捐纳的,因为这些都是重要的领导岗位,而要进行捐纳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也无学识的人,是根本没有办法胜任这个位置的,除此之外,例如翰林院官职更是不能捐纳得到,因为翰林院是清朝时期用来培养跟储备高级官员的机构,而且入选翰林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不但需要高中进士,更是需要成为进士中出色的人。还有一些地方官,总督、巡抚、布政使、等封疆大吏也是不能够捐纳得到的。

那么能够捐纳得到的都有哪些呢?在京城,只能是清水衙门或者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官职,在地方,则只能是道员、知府、知县等地方官,并且在清朝时期的捐纳制度其实是非常严格的,想要捐纳一些小地方的一把手的难度更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虽然这种捐纳制度能够让很多人过上当官瘾,但是要想靠这种捐官的方式混出成绩其实是非常难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上位当官甚至还会让其他的官员瞧不起,当然凡事总有特例,例如清代直隶总督卫就是靠着捐官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是特例。

虽然能够通过这种捐纳的方式来买官做,但是,真正有梦想有能力的人是不削于这样做的,他们宁可从千军万马的科举制度中落榜,也不愿意做这种交易,而科举制度之所以还能够让人们前仆后继的往里面挤,是因为一旦科举高中之后,他们在官场上的前途,是捐官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许多人参与科举考试都是因为家境不好,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而捐官的费用是寒门学子没有办法承受的,简单来说,一个县令的价格可能是几千两银子,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捐纳制度并不是给寒门学子开的绿灯。

那么捐官者前途有限,甚至还会遭到同是官员的鄙视,那么为何清朝还有如此多的捐官者存在呢?根据统计,在康熙时期,山西一年之内的捐县丞的人数就超过了一万,在嘉庆年间,因为镇压起义军导致国库空虚,于是嘉庆下令允许捐纳,结果捐纳的人数竟然达到了20万之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竟然如此疯狂呢?其实从这个制度实行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有钱人的才能玩的起的游戏,所以捐官者中大多都是有钱无身份的土豪,他们并不在乎在官场上能够走多远,只是希望有个官身能够光宗耀祖,或者在乡县之中横行,更有一部分人非常有经商头脑,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上任之后发一笔横财,这也是在清朝晚期吏治败坏的主要原因,不知道对于这种捐纳制度的形成,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 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吕蒙,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之后更是还魂致使吕蒙身死,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情节,而对于吕蒙,我们基本上停留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和“白衣渡江”智取荆州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当时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吕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白衣渡江连环画其实荆州不是吕蒙一人拿下来的,这里面

  • 古代妻妾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光鲜亮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妻妾,历史解密

    现在这个时代,男多女少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男女比例失调也意味着很多男性将面临光棍的困境,有的很坦然,有的很伤心,说要生在古代妻妾成群该多好,其实你们有所不知,妻妾成群的男人,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有的甚至有很多说不出的苦衷,在古代皇帝的后宫生活制度是有着严格规定的,是不能完全的随心所欲的,皇帝

  • 揭秘:燕慕容熙为何不爱江山爱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苻训英,前秦皇族苻谟之女。苻谟生有两个女儿,大的叫苻娀娥,小的叫苻训英,姐妹俩都是美人胚子,《晋书》称“二苻并美而艳”。长乐三年(公元401年)闰八月,后燕昭武帝慕容盛被杀,慕容宝的叔叔慕容熙即位,是为昭文帝。光始二年(公元402年)十一月,慕容熙将二苻纳入后宫,封苻娀娥为贵人、苻训英为贵嫔,对她们

  • 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牛”,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对咱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他被古代历朝历代尊为万世之师,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可是,就是这么牛的一个人,当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一辈子仕途失意,他的政治思想

  • 揭秘: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自萨尔浒大捷之后,努尔哈赤并没有就此停止对明征伐的脚步,而是一鼓作气顺势拿下了开原和铁岭两大军事重镇,随后又在大军压境之下兼并了扈伦四部中的叶赫部。此时此刻,不但整个女真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且纵观整个辽东,只剩下了辽阳和沈阳二城孤立在外。因此,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拿下了辽沈,就意味着整个辽东地区

  • 孟子为什么要骂杨朱?他就究竟做了什么让孟子生气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朱,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本来杨朱学派没有主动去惹儒家学派,不像墨子,猛烈抨击儒家学派,还很“毒舌”地取笑儒家弟子,看见哪家死人就开心,有生意上门,可以去帮他们操办葬礼吃吃喝喝了,说这些弟子是发死人财的“贱儒”。孟子批评墨家学派是禽兽,也很“毒舌”,不过这也算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但杨朱学派应该是道家学派的一支,道家都主张

  • 为何魏国忠臣之子姜维会去降蜀?原来早在三国时就有了地域歧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于蜀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等人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北伐事业,至此姜维的人生轨迹,随即发生巨变。简单说就是姜维决定跳槽,从魏国跳到了蜀国。从天水郡上计掾、雍州从事、大魏中郎的姜维摇身一变,成为了蜀国诸葛亮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下姜维由魏国一个秩六百石的小

  • 北齐到底有多昏庸无道?帝王一个比一个残忍无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齐,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一个朝代的兴起于灭亡,无一不是从发展到鼎盛再到消亡。却有这样一个王朝,从建立则一直在消亡,国柞27年却历经6代君王。但由于这六位皇帝实在是凶残荒淫,这个27年的王朝在历史上得到存在感却异常的强烈,因此这个王朝也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若是对中国古代王朝进行一个残暴指数排名,这个

  • “沉香招鬼”的传言是怎么来的?沉香究竟是辟邪还是招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现代,沉香,历史解密

    说到沉香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好的,不仅仅是能做家具,话说也是中药,话说沉香的好处大家也知道的,反正又贵又好,很值得的东西,但是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些事情,是什么呢?话说啊这个沉香啊竟然招鬼,我去,还有这种事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揭秘看看,这个沉香到底是招鬼的呢?还是辟邪的呢?感兴趣的可以一

  • 蘑菇战术简介 战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历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蘑菇战术,解放战争,历史解密

    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应用历史蘑菇战术是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处在敌强我弱地位的中国人民军队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