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国的历史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国的历史起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2/13 14:59:37

小邾(郳)国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倪)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大体范围为现在的山亭区全部,东达苍山县西部,北达平邑县、费县南缘,西达滕州市中部,南达峄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

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载有地图、文字,即当今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

楚宣王在位时(公元前369--前340年)灭邾、小邾,掠走了"二邾"的遗民南迁邾城。

历史起源

春秋时期,邾武公夷父颜有功于周王朝,周王封他的庶子友来 ,在商代子姓方国(诸侯国)的废墟上立国,国号仍叫倪国,友的子孙三代一直居 城为国君。到友的曾孙 犁来第四代国君时,始东迁四十周里建城立国(今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城初名犁来城、倪犁城,其后也被呼为倪城。公元前653年,倪犁来始得周王之命晋封"子"爵。倪犁来晋爵后,与位于今邹城境内邾国爵位相同,而且是同宗之国,为表示自己的国家由同宗邾国分立而建,国号又有区分,倪犁来更改国号,把倪国更名为小邾国。自友到 犁来,四代国君才始称小邾子,倪犁来城也开始俗称为小邾城。由于战争的原因,小邾国史--《小邾春秋》失传,《滕县志·小邾世家》一文是依据《春秋》、《左传》、《公羊传》及战国以后的诸史书集纂而成,且标明倪城的地理位置,同时还吸纳了鲁国《陋巷志》的内容。千百年来,史学界、地方志学界对这段历史多有争议,甚至否定枣庄境内的小邾国及国君友其人。为此,清道光《滕县志》专载了在倪犁城出土的《马珍墓志》为佐证。小邾国自友到他的曾孙 犁来,倪犁来之孙小邾穆公,穆公之孙惠公,惠公在位时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惠公以下六世被楚国所灭。这期间,小邾国共袭传十四代国君,灭国时约在公元前325年以后。

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友立国的 城此后也呼为"土城",才真正从政治上和名义上灭亡了"二邾"。秦代在这里置县,汉高祖时分小邾为蕃(滕)县、薛(薛城)县,不久合并更名昌虑县,王莽时昌虑县又更名承县,小邾国终被淹没在名目繁多的郡县制里,最终才从历史版图上消失。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到公元前517年,滥国大夫黑肱弃滥奔鲁时,滥国国势开始衰微,

其后被灭亡。当初,夷父颜娶盈姓女生盱及夏父,盱又名侉。夏父即位后,侉迁 ,在 城北建庄园名侉庄,故址在今滕州市区东北二里,滕(州)平(邑)公路北侧一里,其后战乱人去园空,他姓氏迁来定居,至今仍名侉庄。夷父颜蒙冤,友悲痛至极,遂以父字为氏始称颜友,倪城成为颜氏的发祥地。友的七世孙、小邾穆公的公子 甲在宋国为大夫,华向之乱后奔郑国,其后子孙以倪为氏,称倪氏,倪城也成为倪姓的发源地。

周武王克商后,始封晏安的五世孙曹侠于邾。邾国古为东夷,是炎帝一族生息繁衍的地区,黄帝一族的后裔曹侠及其子孙融合了炎黄文化,逐渐形成了邾娄文化,其后演变为邹鲁文化,当初曾被誉为"东方君子之国"。到夷父颜时,这里已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地区,显学宗师孔子的儒家文化和墨子的墨家文化,也都起源于这里。小邾子友生前酷爱研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据《公羊传》记载,友在倪立国后,对外默默无闻,对内则修国政,办国学,实施以文治国的方略,直到曾孙 犁来时才名显于诸侯大国。公元前525年,友的六世孙小邾穆公朝鲁,鲁昭公设宴款待。席间,鲁国大夫季平子赋《采菽》诗,穆公赋《菁菁者莪》以和对。鲁大夫叔孙昭子说:没有这样的人治国,国家怎能治理呢。这期间,小邾文化播扬遐迩,国家繁荣。穆公字举,在位四十一年,是小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此时远近诸侯国派使臣来这里交往,各国学子也纷纷奔这里求学,小邾国人也分别去鲁、齐、宋、楚等国去做官。春秋末战国初,国人墨子也曾去宋国为大夫,回国后定居狐骀,即今滕州市木石,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公输般世称鲁班,传工匠技艺也先后去过鲁、楚等国。

小邾子友的庶子爽去鲁国为大夫,后世子孙多为鲁国的大夫、士卿。爽的裔孙颜回拜孔子为师,孔子盛赞其贤,世尊为颜子,后封为复圣。鲁国《陋巷志》载:颜回是颜友的第十八代孙。东江考古发现:颜爽卒葬其父颜友墓左前方,随葬物品二鼎、一釜、四鬲、二陶罐,属大夫礼制。青铜釜上有铭文:"邾友父媵其子爽曹宝鬲其眉寿永宝用"。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有高弟子七十二人,其中八位是颜姓。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颜氏家庙碑》中曰:"孔门八颜,皆 出也"。

千百年来,史志学界对小邾子友封国及其姓氏起源众说各异,其中有"邾颜封子肥于倪"说,有姓氏源于鲁国国君伯禽后裔一支即"姬姓起源"说,有" 城在昌虑、承县之东北"说等等。近代又出现了"三邾炎帝后裔"说,《三邾疆邑图》绘制"城国东移"说,把小邾国的城邑、国土地划给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滕。据《左传》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记载:"冬、十月,邾人、莒人伐 。臧纥侵邾,败于狐骀。"狐骀今名木石,是滕州市东南15公里的一个镇。另据1969年秋在滕县木石镇东台村出土的杞伯鼎,郭沫若考证为杞国国君谋娶公赠与小邾的信物,证明这里是小邾国。1984年滕县撤县建市,滕州市区就坐落在小邾国的西部边缘位置,北魏时始建蕃(滕)县城的玉皇庙古迹,今仍在市区内铁路西的通衢街北侧,那里才是春秋战国时期滕国最东部边境。近查阅《辞海》(1989年版),在" "的词条下有两说:一是"开国君主邾文公之子友(一说肥)封于 ,在今山东滕县东"说;另是"在枣庄市西北"说。前说的地理位置年代久远,与鲁国《陋巷志》及历代版本的《滕县志》相吻合,只是著作人把邾文公与颜友误著为父子关系,其实应为兄弟关系,邾武公才是邾文公和小邾子颜友的父亲。致于"邾武公封子肥"说,唐代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庄公五年《疏》云:"《世本》言肥,杜《谱》言友,当为一人。"据东江考古发现,封友之说当为信史。另说" 在枣庄市西北',是指的犁城,与滕县城东的 城不是一座城。 城是小邾国前期称 国时的都城,小邾城是 犁来改国号后另建的小邾国中后期的都城。不应混为一谈,以偏代全。

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续修的《滕县志》,是迄今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1938年日军侵华,3月滕县城失守,其后万历县志失传。1984年秋续修县志时,通过学术交流,才从日本尊经阅文库交换胶卷复制成书,终使万历县志回归故土。万历县志的主修是滕县人御史王元宾,他卸任后在县城东龙泉塔东侧建茹芝园别墅居住,与倪城仅有荆河一水之隔,直线距离不足一里,对这里他是十分清楚的。修县志期间,王元宾捐出家藏古籍两千部供查证使用,且参照前代的古本《滕志》、曲阜县《陋巷志》。两年后县志稿写成,知县杨承父阅后喜不自胜,遂作序付梓印刷。万历县志在文字叙述中仍沿用古" "字,地图绘制为"倪"城,其后历代续修县志一直沿用至今。到清代中后期,史志界有人开始怀疑滕、薛、小邾三国的历史沿革与国都的位置,后经多代人的研究考证,才使滕、薛走出争议,山东省、国家主管部门先后以"滕国故城遗址"、"薛国故城遗址"立文物碑加以保护,而 国故城、小邾国故城至今仍悬而未决。邾友父陵墓在东江村发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海内外人士及广大民众拭目以待东江考古的有关讯息,企盼倪国故城、小邾国故城早日是论,以利于发挥其历史文化的时代效应。

标签: 小邾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宪有着怎样的理论思想?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原宪,孔子,历史解密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申。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

  • 朱元璋为何要停止科举十余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他在征讨元朝的过程中就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在征伐期间和大明初建之时,不具备举行全国大规模统一考试的条件,因此,荐举和征求成为选拔人才的的重要手段。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者中,有多位是通过荐举选拔上来的。如儒士范祖幹、叶仪、许元、叶瓒玉、胡翰等人,号称“浙东四贤

  • 揭秘: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脑海中都会想起“琴棋书画”这个词。“琴棋书画”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传说中,伏羲发明了琴瑟,尧舜发明了围棋,书画的起源更早,最初人类记事就是通过壁画或者甲骨文。“琴棋书画”也被称为“雅人四好”,这四种技能起源虽早,但并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准。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

  • 金国实力弱小,他是怎么反推辽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国,辽国,宋朝,历史解密

    历史到了十二世纪的时候,曾占据中原以北广袤疆域的辽帝国,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末路。因为,在十二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生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灭辽之战。历史上的金灭辽之战起于公元1114年,结束于公元1125年。也就是说这个曾经盘踞在东北亚地区的庞大帝国,面对生女真部落联盟的攻势,仅仅

  •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是其它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败北,历史解密

    “败北”在古代常常被人们作为打败仗的代称,在现代汉语中,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等)中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为什么不能称为“败东”“败西”“败南”呢?古代称战败为“败北”,是因为“北”是“背”的古文。“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

  • 李夫人为什么会进宫入妃 进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李延年,历史解密

    李延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擅长编曲和作曲,代表作品之一《佳人曲》就是李延年的作品。歌词内容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不仅有作词编曲上的才艺,他还有一副好歌喉,虽然是男性,但是李延年的歌声婉转动听。汉初年间,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 张润娥悲剧的一生,成全了丈夫的锦绣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润娥,民国,历史解密

    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一生结过四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包办婚姻,他与妻子离婚后,妻子就出家当尼姑了。说起来,这位妻子真是不幸,她父亲为她指定了有大贵之相的顾维钧当丈夫,并资助顾维钧留学,可是她却被顾维钧抛弃,白白当了人家的楼梯。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曾经是上海道尹袁观澜的师爷。当时袁观澜幕府还有个师爷名叫张衡

  •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虽然信李,但他不是李唐宗室。甚至于连汉人都不是,他是沙陀人。这个沙陀族乃是突厥人的分支,所以又被称为沙陀突厥。沙陀部本属吐蕃,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各地掌控力减低,外族多有侵扰,归附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唐宪宗时吐蕃与回纥争夺甘州、凉州,调沙陀部北上参战。朱邪执宜认为沙陀部世为唐臣,不愿反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到底有多恐怖 首都几乎死去四分之一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末,鼠疫,历史解密

    提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人们往往会评价他道:“有道无福”,他虽然继位后勤勉图治,但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涝九年,严重的天灾使得朝廷束手无策。百姓忍无可忍,终于在李自成的带领下起兵反明,崇祯帝落得个吊死煤山的结局。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中,崇祯帝继位之初的鼠疫可谓骇人。那么,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

  • 宋朝开国功臣赵普,在宋太祖太宗之间游刃有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普,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喜欢读宋史的人,对于宋初的刀光血影一定很熟悉,而这其中有一个开国功臣非常引人注目,不但被宋太祖重视,就连宋太宗也非常重视他,更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开国功臣,得以善终,这才是众多开国功臣羡慕嫉妒恨的地方,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猜出来是谁,这个人就是赵普。如果真的按照感情论,赵普也算是太祖和太宗感情上的兄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