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派张信擒拿燕王朱棣,结果张信转身就叛变了

朱允炆派张信擒拿燕王朱棣,结果张信转身就叛变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3/12/26 8:02:17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封建社会,臣子明白争斗双方谁才是强者是非重要的,就比如张信,张信是明代初期上一个将领,朱允炆派张信擒拿燕朱棣,结果张信转身就叛变了,顺利活到八十一岁。

张信的父亲叫作张兴在永宁卫担任一个指挥佥事,等到父亲去世之后,按照当时军中子承父职的惯例,张信也当上了永宁卫指挥佥事,之后又因为驻守普定,和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有功,而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

朱允炆刚刚继续当上建帝的时候,朝中有大臣其推荐张信是一个有谋有勇的人,可堪大任,因此被调任为北平都司。

后来,朱允炆在削藩的时候,甚至给了张信一个秘密任务,让他其联合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谢贵等一起谋划着,要把燕王朱棣给擒拿了。

张信拿到这个秘密任务后,心中感觉很是不妙,踌躇不定的,便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给了自己的老母亲。

老母亲听完后,不禁大惊失色地表示:“这是万万不可以的。你的父亲还在的时候,经常对我说王气不在南京城,而在北平。所以你千万不要听从朱允炆的命令,要不然会为自己的家族招来祸患的。”

后来,张信到达北平之后,第一时间便去跑去见朱棣,而不是北平布政使张昺。可是当时朱棣朱棣正在装病中,他再三造访燕王的府邸,可是朱棣就是推辞不肯相见。张信继续坚持,方才让朱棣同意与其见面。

张信立即把朱允炆想要对其动手的消息,如实相告,朱棣听罢戄然起立,赶紧着急诸将进行一番商议后,决定先发制人,擒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谢贵正式发动了靖难之役,迅速控制了北平及其周边地区。

等到朱棣成功入住南京,当上永乐皇帝之后,没有立下尺寸战功的张信,依旧被提拔为都督佥事,并加封隆平侯,年俸禄千石。

朱棣对于张信很是宠信,直接将其称呼为“恩张”,甚至想要直接纳他的女儿为妃,但张信觉得这样做不好,便坚决推辞了。从此,朱棣对于张信更加宠信,但凡调查到藩王有哪一些异常动静,都会委派张信去处理。

渐渐地,张信也变得恃宠而骄起来,干了不少错事,到了永乐八年的时候,就遭到都御史陈瑛的弹劾,指责他“无汗马劳,忝冒侯爵,恣肆贪墨,强占丹阳练湖八十里、江阴官田七十余顷。”《明史·列传三十四》

朱棣表示陈瑛说得对,便下旨让有关部门去调查一番,但因为张信是勋戚,所以这件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张信一直活到了正统七年五月份,方才在南京城病逝,享年八十一岁,他的爵位也顺利传承了十代,一直传承到明末方才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法正与刘备关系比诸葛亮更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与刘备相比,他的见识远要比刘备要强,至少曹操在少年之时便已经通读《孙子兵法》,理解到其中的意思。而刘备呢?除了四处卖草鞋、编席子之外,似乎史书并没有过多的介绍。简单分析可知,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事,他绝大多数情况还是靠别人的帮衬。而曹操则不一样,他是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诗人,他可以在创业疲惫

  • 王弼被朱元璋诛杀,为何其子孙却能富贵安稳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充满传奇的人,他出身贫寒,不仅放过牛还当过乞讨的和尚,是真正的从社会的最低层走上了一国之君,而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明朝确实也开始越来越繁荣,然而到了晚年的朱元璋大肆诛杀权臣,很多开国功臣都被他一一清算。也许是他害怕功高震主的权臣影响自己的地位,也有可能是为了年轻的皇长孙朱允

  • 王政君的两任丈夫为何都无故身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王政君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曾出任廷尉史,祖上是齐国的贵族。母亲是王禁的原配正妻,但是他妒忌心太强,容不下其他的妾室,于是和王禁合离以后,改嫁给苟宾为妻。王政君未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曾经梦到,一轮圆月迎面扑到自己的怀内。王政君十四岁的时候,出落的亭亭玉立、性格温顺可人,貌美聪慧。父亲王禁给他许了一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会迁都到北平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大明朝的帝第二位皇帝,他通过武力的方式谋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当时大明王朝的帝都是现在的南京,地处江南繁华地带,朱棣未登基前的封地就是北平,他以天子守国门的方式想要迁都北平,他不想明朝的官员收到繁华地带的腐蚀。并且想要加快北方商业发展,国家南北的平衡,因为朱棣是夺位称帝,所以他在自己的大本营发展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换成十万张弓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草船借箭,如果周瑜让诸葛亮造的不是十万支箭而是弓,会怎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熟读了三国历史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之中的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就像是刻在我们骨子里面的基因一样,每次回想起,都会对古人的智慧谋略感叹不已。那个时候的

  •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历史最受人们争议的一个伟人,不光是对他本人,就连很多他做过的事情都会招来人们的争议,比如秦始皇烧书这一件事情,从古至今,一直备受人们的争议。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历史上是有功也有过的人物,虽然他的功绩比他的过失要大些,但这却不是让人们不批评他的理由。每当提起来“焚书坑儒”四个字,所有人都会说这个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一个驼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宰相刘罗锅》这部影视剧中刘墉的形象是一位小老头,并且还是驼背,这才被叫做罗锅,但在历史中真正的刘墉并不是此番形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完全相反。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

  • 三国演义中黄巾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黄巾军为什么那么不堪一击?首先是黄巾军大贤良师张角的运气不好,古代但凡成功的起义者,比如刘邦,朱元璋,那怕是洪秀全身边都有一大批将帅之才,但是张角身边没有将帅之才。他虽然有数十万徒众,分为36方,一方一个将军,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但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卖药,哄骗别人入会出身,嘴

  • 传国玉玺的由来是怎样的?最后为何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传国玉玺是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在春秋战国时期,“玺”尊卑通用,到了秦始皇时期,为加强皇权独尊,禁止皇帝以

  • 曹操尝试收服关羽,为何没有收服张飞的打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读过三国的人应该很清楚,在曹操和刘备激战的过程中,曹操其实是有好几次机会收降张飞的,比如在十八路诸侯灭董卓之时,在攻打徐州之时,在当阳桥上时,这些都是收降张飞的好机会,可曹操却从没想过收降张飞。相反对于关羽,曹操却是很乐于收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够收降关羽,却收降不了张飞?小编为您分析如下:1、张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