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权利不比帝王低,为何却提倡"薄葬"呢?

曹操权利不比帝王低,为何却提倡"薄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5:09

曹操权利不比帝王低,为何却提倡“薄葬”呢?我国古代帝王大都非常讲究排场,对自己的陵墓一定要修建富丽堂皇,但是从曹操开始,这个观念逐渐被一些皇帝所摒弃,薄葬的现象开始出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关于曹操的陵寝的真实情况至今仍是个谜,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洵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六国论》?对后世有何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苏洵的远见卓识,越过千年时光,依旧闪闪发光,引人深思,那么,苏洵是在什么样的

  • 李白和杜甫是如何相识的?两人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和杜甫是如何相识的?两人关系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和杜甫于公元745年初夏相识于洛阳。在这一年多之前,李白自信满满地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以为此去可以大展宏图,但最终却被“赐金放还”。出京后,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杜甫。杜甫十年前考进士不第后

  • 曹爽在面对司马懿夺权时有优势存在 曹爽为什么还是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仍选择投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明帝曹叡于239年去世,委任司马懿、曹爽为其遗孀。曹芳登基后,曹爽作为大元帅,把司马懿给架空了。为此,司马懿在西元249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忍耐着,直到公元249年,才掀起了一场大叛乱。曹爽,选择

  • 董卓帐下也有五虎将,他们的实力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帐下也有五虎将,他们的实力怎么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第一虎:牛辅牛辅,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将,征讨白波军,不能取胜。董卓被杀时,牛辅别屯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后来,牛辅营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

  • 曹操用兵谨慎,为何会轻信黄盖的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用兵谨慎,为何会轻信黄盖的投降呢?曹操用兵谨慎,官渡之战时他亲自率军偷袭乌巢,在这十分关键的时刻,他也不忘记在大营留下重兵以防袁绍偷袭,果然袁绍派张郃高览率军袭营,被留守的夏侯惇和曹仁曹洪击败,曹操还乘机收服了张郃高览两员大将。曹操征战一生,大战无数,能够让他吃亏的时候不多,可是却偏偏有两次曹操

  • 盘点:三国中,曹操最想得到却没得到是四位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枭雄,魏蜀吴三方阵营中,当属曹操的个人魅力最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曹操的爱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曹操的短歌行就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及其爱才的主,曹操想要的实在太多,但这四人或许是曹操最想要的了。一、关羽曹

  •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荀彧是曹魏阵营的功臣,他为人踏实谨慎,一生没犯过什么大错误,但是最后却因曹操而死。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乃是当时曹营的第一大谋士。因为其官拜尚书令,所以后世多称其为“荀令君”。在三国演义中,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

  • 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为什么却没能拿下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试图拿下合肥,而此时守合肥的有张辽、李典、乐进,实力非常悬殊,因为当时曹操在赤壁刚败不久,留在合肥的士兵不多。于是,张辽在前夜募集勇士,得到八百人,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大战。天亮的时候,张辽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死数十人,斩两员大将,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冲入军营,到

  • 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通过变法变得无比强大,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合纵连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秦国想要灭亡六国,顺利完成统一,实际上从战国初期来看,那是相当困难的,先不说秦国的实力如何,就算是在变法后,秦国的实力

  •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为什么会被王允杀掉?只因为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虽然有才华,但是命运多舛,接连潜逃了12年,曾听琴辨认出杀机,60岁时因一声叹息而丧命。那么王允为什么非要杀掉这样一个没有威胁的文人呢?旷世奇才公元133年,河南蔡家传来一声啼哭,蔡邕出生了。蔡家世代官宦,家风清正,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在这样的家族出身,蔡邕自然能够享受到当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