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是什么 赤壁之战还是官渡之战

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是什么 赤壁之战还是官渡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3/12/12 3:19:37

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哪个才是三国时期的巅峰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毫无疑问,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两场决定性战役,前者,曹操打败袁绍,后者,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如果要从这两场战役中,选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一定是官渡之战,理由有三。

第一,曹操拿下北方,就意味着全国形势大局已定。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此后不久便席卷了整个中国北方。当时的北方地区,有全国最多的人口、最肥沃的土地、最杰出的人才、最先进的文化。东汉十三州,南方地区只有益州、荆州、扬州、交州这4个州,整体实力根本没法与占据9个州的北方地区相提并论。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更何况,当时的北方地区所囊括的不止中原,还有青幽并冀这些人口大州。因此,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拿下北方地区,便控制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战争资源,进可攻,退可守。从历史经验看也是如此,谁控制了最核心的地区,谁最终就能一统全国,比如元末,全国经济人口重心在南方,因此,当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中击败陈友谅后,就意味着统一全国大局已定,而官渡之战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赤壁之战,只是延缓了全国统一的步伐。赤壁之战固然规模也很大、知名度也很高、重要性也很强,但归根结底,并没有动摇曹魏一方的根本,曹魏统一全国的资本和底气仍然绰绰有余,只是时间问题和稳妥程度罢了。赤壁之战后,曹操北撤,别看孙刘联军牛皮吹的震天响,但实际上,孙权刘备只是凭借赤壁之战拿下了荆州三分之二的州郡,另有三分之一仍在曹操手中,要知道,对曹魏来说,即便是丢掉整个荆州,天也塌不下来。再比如,后来发生的让刘备阵营弹冠相庆的汉中之战,对于曹操来说,不过是丢掉了一块“鸡肋”而已,曹魏之家大业大,由此可见一斑。几十年后,蜀吴两国终究还是被曹魏一方的司马氏所灭,看来,赤壁之战只是让历史走了一段弯路而已,或者说,历史规律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第三,《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人们对三国历史戴上了有色眼镜。不可否认,《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和超强魅力,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该书具有过于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正是因为这种倾向,罗贯中才不吝笔墨的用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赤壁之战的经过,从而最大程度的渲染出刘备、诸葛亮们的英雄色彩。也正是在这种倾向下,官渡之战因为是由曹操主导,所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官渡之战在罗贯中的手笔之下,可读性和重要性,甚至都不如诸葛亮的北伐之战。文学作品本来是普及历史的催化剂,但有时候,过于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也会造成人们对历史的巨大误判。如果我们能抛开《三国演义》的干扰,真正客观的评价这两场战役,就不难发现,官渡之战,才是当时中国的巅峰之战。

结语:可见,官渡之战才是三国历史中的最重要一战,曹操凭借此战统一北方,从此,统一全国只剩时间问题,后来发生的赤壁之战,并没有改变这个走势,只是延缓了其步伐。事实就是如此,历史文学或许具有倾向性,但历史本身不会说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后,大都督周瑜为何突然生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如果说三个国家中哪个是最弱的,那一定非吴国莫属了,魏国不说了,占据了祖国半壁江山,人多地广;刘备也是占领益州整个大西南,而且跨距荆襄,且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七出祁山,与魏国争天下,实力一定非凡;而吴国在印象中却只是蜷缩在江东一块,怎么也拓展不开,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曹魏为何不与蜀国轻易交锋?只因为田豫、牵招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代,刘备自微末中的崛起无疑让人津津乐道。纵观当时风云,曹操起兵最早,又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谓是占尽天时。而孙氏三代雄踞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是为地利。反观刘备,他起兵最晚,又是布衣出身,只能通过仁政爱民的名声吸引各方人才来投效。刘备此举,实则占据了人和。除此之外,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也

  • 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的李道玄,为何年仅十九岁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位,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正式称帝后,李渊为了稳固李唐统治,分封宗族男丁魏王,其中他堂兄的儿子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公元604年,李道玄出身,这一年杨广登基。李道玄的爷爷是隋朝夏州总管李绘,李渊是他的堂叔。他的性格谨慎笃厚,举止文雅,从小就跟着堂哥李世

  •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和地标意义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前往参观,而在故宫中又放置着很多的大水缸,其实在古代的宫殿里,放置水缸的作用,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那就是救火,因为宫殿的结构都是木质,如果起火的话很容易一起烧起来,所以放水缸就是为了方便救火,但是为什么故宫里面那么多的水缸,却从来都没

  •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编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孙子兵法》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它所包含的智慧至今适用。相传《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吴叫孙武所写,但从那至今,孙子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国的将军孙武的争论,就像人类历史的战争,从来没有消停过在战国时期,商君书、韩非子等书中提到的吴孙支书,指的就是孙子兵

  • 为何宋军宁愿挨饿也不愿意吃小米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则记载显然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先来说说两个疑问,一是绍兴末年为何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之人哪里去了?二是明明小米可以吃,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刘锜等,都是北方人,“中兴诸将皆北人”,而他们的手下兵马,也多是北方

  • 战国后期赵国为何再没有怼过秦国 赵国是因为长平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后期,赵国为什么没怼过秦国,是因为长平之战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知道,在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在长平一战后,大家又都明白,赵国再无实力与秦国抗衡了,秦国一家独大势所难免。距离统一只差时间问题了。那么为什么赵国没怼过秦

  • 刘备为何对待诸葛亮比庞统好那么多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爱才,除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的手下还有其他厉害的谋士,其中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当属庞统。庞统与诸葛亮一个称为“凤雏”,一个称为卧龙,同在刘备麾下拜为中郎将。可惜庞统英年早逝,倒在了战场上。刘备痛失爱将,惋惜不已,追封了庞统关内侯,还提拔了他的父亲。长相丑陋的人才庞统死前曾告诉刘备

  • 赵云如果跟吕布单挑,赵云有没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他有勇有谋,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无论是丁原也好,还是董卓也罢,都很器重他。甚至就连曹操,本来没有杀他的心,只不过被刘备一说,才下了杀死他的决心。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他身长八尺,容貌奇伟,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此可见,赵云恐怕连文丑都打不赢。

  • 儒家思想对后世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有很多人都说儒家思想祸害中华,其实这件事情其实可以追溯到很早,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思想家叫做李贽,这位老先生的思想可谓称之为异端。很多人可能在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此人,他很讨厌礼教礼法,认为人都应该抛弃这些,要有童心。他首先否定的就是孔子的神圣地位,认为孔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反而让人们在生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