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钟会谋反成功,最后会影响历史走向吗?

如果钟会谋反成功,最后会影响历史走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63 更新时间:2024/2/5 23:51:50

如果钟会谋反成功,最后会影响历史走向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钟会出师伐蜀,司马昭的谋臣邵悌就担心钟会谋反,对司马昭说:“钟会志大心高,让他独掌大权,灭蜀成功后,他有可能拥兵自立,应该找一个人制约钟会。”

司马昭对此早有防备,他对邵悌说:“让钟会伐蜀是因为他有这个胆量和能力,去了能够成功灭蜀,等蜀国灭亡了,这些蜀人不会支持钟会的,钟会带去伐蜀的魏国将士,家人都在魏国,等灭了蜀国,这些人想得是赶紧回家,就算钟会想自立,也没有人支持他。”司马昭是很有远见的,事实也证明了司马昭的判断是正确的。

钟会占领了汉中,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蜀汉皇帝刘禅在两路魏军打击下,选择了投降,然后传命大将姜维,马上投降,姜维和众将接到投降诏书,一个个气的咬牙切齿,拔刀砍向石头大喊:“宁愿战死,也不投降,”姜维见众将如此,于是想了个计策,让众将假意投降钟会,然后找机会恢复蜀汉,就这样姜维率军降了钟会,取得了钟会的信任。姜维和蜀军将领不是真心投降钟会,是要找机会把钟会,邓艾干掉,恢复蜀汉政权。

姜维支持钟会先干掉了邓艾,把邓艾的人马都收到钟会帐下,趁钟会志得意满,姜维又鼓动钟会脱离魏国控制,密谋造反,钟会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其实两人各怀心事,姜维是要趁乱恢复蜀汉,钟会想得是自己在西蜀当皇帝。

司马昭对钟会的举动早就心知肚明,蜀国灭了,邓艾死了,下一步就要收拾钟会了,司马昭派心腹贾充带三万人马进入斜谷,自己亲率大军和魏主曹奂一起来到长安,还给钟会写了封书信说:我怕你拿不下邓艾所以带兵来到长安了。钟会也是聪明人,马上明白这是司马昭不信任自己,赶紧找来姜维商议对策。

姜维说:“君主要怀疑臣下,臣下必死无疑,你要不赶紧行动,邓艾就是你的前车之鉴。”钟会于是下决心马上造反。但怕手下将领不支持自己造反,于是和姜维定下计策,元宵节的时候把魏将都请来,谁敢反对造反就杀了。

元宵节这天,众将都来赴宴,都以为要庆功呢,没想到钟会对众人说:“郭太后临死前有遗诏在我这,说司马昭有弑君之罪,命我们讨伐司马昭。”众将听钟会这么说都傻了,哪个愿意和司马昭对抗啊,家眷都在人家那呢,钟会见没人答应,拔出宝剑正色说道:“谁不服从命令立斩,”众将只好在诏书上签了字。

但钟会也看出众将并不真心跟自己一块造反,所以虽然签了字,也不敢放众将回去,姜维说:“我觉得诸将还是不会服从你,趁早把这些将领都活埋了,”钟会听从了姜维的意见,准备坑杀众将,但事情被钟会身边的人泄密了,监军卫瓘集合没被扣押的将领杀了进来,把钟会,姜维都杀死了。

总结:钟会造反确实像司马昭说得那样,没人真心支持他,姜维是想恢复蜀汉,不是支持钟会自立,魏国将领更不会跟随钟会造反了,把高级将领都坑杀了,即使造反一时成功了,魏国其他将领也不会服从钟会,等司马昭率大军一到,这些魏军将士马上会倒戈相向,钟会还是难灭亡的命运。所以三国历史不会改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古代,有哪些功臣是被逼自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自古以来,凡成就帝王大业者都离不开名臣良将的倾力辅助,君王是个很特殊的职业,它处在古代政治金字塔的顶端,身处这个位置,猜忌、果决和心狠是必备的要素,因此注定了和大多数君王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特别是在君王成功

  • 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

  • 石达开和幼天王都被凌迟处死了,为什么曾国藩却独独放过了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石达开和幼天王都被凌迟处死了,为什么曾国藩却独独放过了李秀成,让他死的时候轻松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国藩不嗜血。凌迟了幼天王的江西巡抚沈葆祯也不嗜血。凌迟了冀王石达开的四川总督骆秉章也不嗜血。之所以要将幼天王与石达开凌迟处死,

  • 琅琊诸葛氏曾经有多辉煌?为什么后来没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琅琊诸葛氏,这个家族曾经非常的辉煌,那么他们为什么后来没落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在《出师表》中,武侯谦称自己为“布衣”。实际上,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没有一官半职确实不假,但是如果你要是把他真当成卧龙岗上一个种地的,

  •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力如何?最后为何会输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力如何?最后为何会输给秦国?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国的骑兵虽然很强,但和后世相比,赵国的骑兵战法,还处于很粗浅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发挥出骑兵的作战能力。不管是战法战术,还是武器装备,亦或者是大家对于骑兵的理解,都远比不上后世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骑兵军团。比如赫赫有名的

  • 刘备非常爱惜人才,那么他有哪些错过的贤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非常爱惜人才,那么他有哪些错过的贤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十分长于用人,广纳天下贤士。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孔明。他的一生辛苦劳累,享受过半时辉煌,但霸业终未成。他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开疆辟土,少不得人马。他虽收

  • 公孙燕为何能成为曹蜀吴之外的另外一股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燕为何能成为曹蜀吴之外的另外一股势力?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在魏、蜀、吴之外还有第四个割据政权:公孙燕。那么公孙燕在三国时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公孙度经营辽东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死,子刘辩即位。大将军何进想要铲除宦官,其妹何太后反对,他便密

  • 用来监察百官的台谏制度,为何成了奸臣的工具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出现过一种特殊的监察、谏言系统,这个制度适用于选拔官员、议论政事、监察百官等各个方面,能对君权和相权都拥有监察权力,是一套极为完善的监察系统。然而这个系统最终却最终沦为奸臣打压异己、陷害忠良的工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台谏制

  •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而刘邦在举事前做过的最高官阶也不过是泗水亭长。主吏椽的地位比亭长高,但后来萧何却主动居于人下,推举刘邦做头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还有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萧何就是那个懂得形势

  • 邓艾的真实兵力是多少?真的只是两千残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的真实兵力是多少?真的只是两千残兵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