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找过为什么撑了十年之久?

长平之战后,找过为什么撑了十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4/1/22 5:15:19

针对秦、赵两国之间爆发的这次战争,秦国最终以坑杀近乎45万赵国将士来结束了这次战斗,那么当初实力强大的赵国在损兵折将45万人的情况下,确实是实力大打折扣、国力几近亏空,如果秦国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的话,那么恐怕这偌大且虚弱的赵国便就再难以抵挡住了。

但是事实的确不是这样,赵国在面对秦国之后的多次打击,仍然紧咬牙关撑了过去,而且凭己之力,竟然苦苦支撑了38年,这个数字不得不让后世所惊诧。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此战是中国古代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秦国虽然坑杀了赵国45万人而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秦国却也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

《史记.武安君列传》称:起虽胜,然折兵50万,另有一说为,《史记.淮阴侯列传》称:信言于何(萧何)曰“起战长平,损秦军30万”,不管30万也好、50万也罢,终究秦国惨胜而归,这个数字的伤亡的确也够强势的秦国喝一壶的。

据此,我们来分析一下题中所问:

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在此我所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赵国名将”的存在,我个人认为,赵国飞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赵国末期“短暂中兴”局面的出现,主要包括:廉颇李牧庞煖

①长平之战中,赵括取代了廉颇,继而以战略失误葬送了45万军队,全军覆没;②长平之战后的邯郸大战中,赵王重新起用老将廉颇,廉颇率领“童子军”大败燕军,并且一度包围了燕国都城;

②廉颇因事奔赴魏国后,由老将庞煖取而代之,庞煖屡屡重创兴兵来犯的燕军和秦军,令六国所悍然;

③同时期的李牧更为厉害,李牧先是率军狠狠打击了齐国,后又于宜安之战再度重创秦军,“李牧死,赵国亡”的名声就出于此。

另外,同时期的白起因罪遭到秦王对其的落狱而死。如此看来,白起的丧命,廉颇、庞煖、李牧等人的鞠躬尽瘁,着实为苟延残喘的赵国延续了命数。

其二:“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在此我主要强调的是长平之战后的邯郸大战,正是由于邯郸之战的出现,才使得秦国稍事休息了数十载。如果说长平之战是使得赵国元气大伤的战役,那么邯郸之战就是令秦国元气大伤的战役。

公元前259年,20万秦军发动了对赵都邯郸的进攻,秦王此意“欲以此功于一役”。面对虎狼之师的秦军,赵国任用廉颇组织了由童子军和残兵败将组成的十万军队誓死抵抗。

公元前258年,“毛遂自荐”后楚国发兵十万救援赵国;同年,赵平原君又出使魏国,成功求得八万军队前去救应赵国。公元257年,秦军在“内有赵,外有楚、魏”的夹击战势下大败,20万秦军死伤过半,从而推迟了秦国兼并六国的步伐。与此同时,邯郸之战的结束,也促使赵国出现了“短暂中兴”局面的出现。

标签: 长平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阮氏三兄弟为什么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而不是阮大阮二阮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阮氏三兄弟,水浒传,历史解密

    阮氏三雄兄弟三个,名字却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数字并不相连,在现在看来是很奇怪的,但在古代,却很正常。原因很简单,古代医学水平低,婴儿成活率也很低,兄弟再多,能活下来的往往也并不多。这就是说,阮氏兄弟至少有四个在出场之前就已经夭折了,或者早起了。之所以说是至少,是因为在水浒传中出场的三个兄弟中,

  • “破家为公保家乡,流芳百世英名扬。”钱肃乐满门忠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钱肃乐,历史解密

    钱肃乐(1606~1648年),字虞孙、希声,号止亭,出生于江东潜龙漕一书香门笫,祖父钱若赓,任江西临江知府,伯父钱靖忠,任江宁司理,父钱益忠,任瑞安训导,叔父钱敬忠,任宁国知府。钱氏兄弟十二个,排行第三。少年时,深受祖父辈爱国爱乡教育,其本人又聪明好学,博览经史,工于诗文。著有《正气集》、《越中集

  • 崇祯帝一生励精图治,为什么挽救不回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是下面的平民百姓。明朝只有战死的皇帝,始终没有被俘虏的皇帝。这样的一个骨气铮铮朝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灭亡了,却还有后人

  • 褒姒身世之谜 历史上褒姒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褒姒,历史解密

    关于褒姒先来看看她的传说。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据称夏朝末年有两条龙来到王宫,自称“褒之二君”,通过占卜得“藏之吉”,后来龙离去前遗留的口水唾液装在木匣子里收藏起来,直到周厉王时打开观看,不小心使龙涎洒流于廷外,化为一只“玄鼋&rdquo

  • 宫里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有钱任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秋,宫廷,清朝,历史解密

    中秋在中国称得上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了,在古代更是如此。在清朝宫廷里,过中秋更是一件分外隆重的事情,内务府会为皇上和嫔妃们精心安排各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欣赏戏剧和吃月饼绝对都是重头戏。那么,清朝宫廷里的中秋戏剧和月饼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清宫里的中秋戏曲。关于清宫中秋戏曲的记载,我们可以在清

  • 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跟他们的军功爵制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天下?这个问题后世进行了无数次研究和争论,但是并没有讨论出结果。有人说秦国运气好,几代君王都是明君;有人说是因为山东六国内斗,导致秦国一统天下;也有人说是因为秦始皇是不世出的人物,他的出现导致秦国统一;也有人说是因为商鞅变法,秦国越来越强进而统一天下的。不可否认,这些都是秦国统一天下

  • 汉唐加一起不到七百年,周朝却能存在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所有朝代当中,周朝的存在时间是最长的,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享国791年。这个国祚是极其惊人的,要知道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汉唐两代,一个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另一个享国四百零五年,两个朝代加一起还没有周朝的国祚长。至于其他朝代,国祚更是短暂,达到两三百年的都已经可以称作寿命长了。出现这种情

  • 揭秘朱允炆下落之谜 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允炆,历史解密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像)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果后,朱允炆

  • 陈平的功劳确实不小 为什么他不能和那三人平起平坐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陈平,历史解密

    说到陈平,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陈平在刘邦的功臣中,功劳实在不小。且不说他后期和周勃一起,铲除诸吕,迎立汉文帝并由此开创“文景之治”的大功劳。就是在辅佐刘邦的时候,他所立下的那些功勋,也是相当了得的。他一生有“六大奇计”,建了六大功劳。我们来分析一下。

  • 光绪帝变法没有成功,甘愿被囚10年?清朝历史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1898年是个有名有姓的年份,因为“戊戌变法”。自古以来,革新和变法都是惊天动地的,因为那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新生,但同时也意味着困难重重,毕竟很大程度上,人类并不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习惯安于现状,所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可谓是虎头蛇尾,只不过三个月余就在各路势力的压迫下宣布失败,而主张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