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帝临死前后悔杀了魏忠贤,如果他没死明朝会早亡吗?

崇祯帝临死前后悔杀了魏忠贤,如果他没死明朝会早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13 11:34:54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的局面。白寿彝就曾经指出:“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

所以,在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尤为严重。

朱由检登基后,他立即清算了太监集团,将阉党的罪状公诸于众,并将罪魁祸首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守皇陵。

魏忠贤去世后,崇祯又命人挖坟掘墓,将魏忠贤碎尸万段,将他的遗骸示众,以儆效尤。崇祯杀伐果决,在上台后立即对宦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为当时昏聩不堪的官场带来些许曙光的同时,也使朱由检在民间收获“圣君”的美名。时过境迁,十七年后,在起义军兵临北京城下之际,朱由检又命人收殓了魏忠贤的遗体,将其安葬,墓址选在香山碧云寺。

崇祯的举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且不说崇祯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收葬魏忠贤,此时,正值农民军即将攻陷京城的危机时刻,崇祯不将精力放在如何对敌上,竟然,还有闲工夫做一件与退敌毫无关联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由检推翻了自己早年铲除阉党的初衷,重新肯定了魏忠贤对于明朝的功劳和价值,并且,在这十万火急的关头,分心替魏忠贤入殓呢?

明熹宗在弥留之际曾对朱由检说道:“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与魏忠贤的关系非比寻常,但排除个人关系外,朱由校恐怕还意识到了魏忠贤果断和清醒的行事作风。尤其在顾全大局、知人善用等政治问题上,魏忠贤从不含糊。而且魏忠贤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政治立场上从未“跑偏”,对大局的拿捏得十分精准,且目光长远敏锐,能够洞察国家潜在的危机。

笔者认为:魏忠贤为了巩固他在政治场上的地位,难免会做出党同伐异的勾当,向人展现出心机歹毒的一面。然而,魏忠贤有一些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曾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力排众议,力挺在辽阳一战失利的将军熊廷弼,并果断处罚了在宁锦一战中犯下大错的袁崇焕。更难得的是,魏忠贤大力举荐赵南星、孙承宗能臣,要知道这些大臣与宦官集团有非常大的私怨。

所以说,魏忠贤能够抛开这些恩怨向朝廷推荐可用之人,可见,他依然是个有原则的人。魏忠贤虽把持朝政,但这一时间国家被导向正轨,社会形势一片大好,辽东危机被解除。这种能力,这份功劳,是不应该被抹杀的。朱由检登基后,全国灾荒四起,饥民们聚义揭竿,后金又对大明虎视眈眈。

在这种内忧外患交织的紧要关头,朝廷需要一位能够主持军国大政的实干家,魏忠贤是不二之选。以魏忠贤的能力,虽然无法力挽狂澜将大明王朝带向中兴,但也不会使明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忠贤无疑是明朝的“续命丸”。然而,崇祯为了巩固皇权平息民愤,借着满朝文武“倒魏”的风潮,迅速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展开清算。

能够兵不血刃地解决宦官集团,始终是崇祯标榜自己的得意之作。可惜的是,就是因为崇祯过度骄傲自满,迷信自己的抱负和能力,这才让朱由检从自信走到自傲,从自傲走到自负,最终,刚愎自用仍不自知。魏忠贤去世后,曾被打压的东林党人重新崛起。对于盛世来说,文人儒将无疑可为国家锦上添花,但在国家危亡之际,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东林党人毫无用处。

我们不能否认朱由检励精图治、事必亲躬的事实,但是,态度与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朱由检既无知人善用之能,又治国乏术,加上他生性凉薄,对大臣十分严苛,死在崇祯手中的大臣丝毫不比死在魏忠贤手中的大臣少。因为不信任手下的大臣,朱由检在十七年内先后调换了六十多名中央官员,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高压态势使朝廷缺乏人才,也让民间的能人志士噤若寒蝉,不敢为朝廷卖命。走投无路后他,只能培养私人势力,重新扶持了一批比魏忠贤时期更腐败的宦官。

最终,朱由检还是走上了父辈的老路,促成了“十万太监亡大明”的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距离朱由检生命的终点还剩五天。崇祯在苦愁与绝望中,想到太监曹化淳的一句话:“若魏忠贤还活着,事情肯定不会落到这个地步。”朱由检终于顿悟,明白了皇兄驾崩前的那句“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

可惜的是,这番顿悟对于崇祯来说不再是醍醐灌顶的良药,反倒成了摧毁崇祯精神意志的剧毒,不论如何魏忠贤之死已成事实,朱由检再怎么做都于事无补了。

标签: 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她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寇白门,明朝,历史解密

    明末乱世很多人的命运都如浮萍一样随波而逐自己的生死根本把握不了,那些达官贵人还能投靠清军或者李自成做个新朝的官员,可是那些底层人士命运在这乱世更加悲惨。就在崇祯自缢,满清铁骑在中国北方大肆掠杀的时候,秦淮河畔依然是烟翠缭绕,歌舞升平。很多文人在这沉浸在美酒和美女之间,秦淮河上的名妓寇白门此时也在这些

  • 千年古墓中发现46具妙龄女尸,却发着奇妙的绿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考古,历史解密

    说到考古学大家第一感觉定是充满着神秘感,他们是沟通现代社会与过去社会的桥梁,探索未知,为中国历史解答出一个又一个谜题。但同时这一专业在如今的各大院校都不是很受欢迎,毕竟这并不是个热门的专业,除非你家里有足够的资金或者你真的是天赋异禀,对考古这一行有着与生俱来的资质,否则干考古这一行,真的很难养活一个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陆冠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冠英,历史解密

    陆冠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归云庄的少庄主,黄药师弟子陆乘风的独生子,后来与程瑶迦结为夫妻。角色经历陆冠英,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出现的人物。陆冠英为桃花岛黄药师门下陆乘风的独子。冠英少时,陆乘风隐藏武功,紧守师门规定,未传子任何桃花岛武功。冠英遂拜临安府云

  • 相比于其他地方 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北,中原王朝,历史解密

    01东北威胁为何重于西北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可以说是最具威胁的了。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很不严谨,因为这个“北方”,其实还应当具体分为东北与西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主,是草原文明,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渔猎或农耕为主,阎崇年先生将东北地区的少数

  • 宋徽宗在全国为什么会下令禁止杀狗?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挂羊头卖狗肉”与宋徽宗下令禁止屠狗有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朝人朱弁在《曲洧旧闻·卷七》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杀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

  • 为何独孤家儿不如女?女儿个个是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孤伽罗,隋朝,历史解密

    提起独孤信大家可能都觉得熟悉,三个女儿都是皇后,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像前段时间完结的《独孤天下》与正上演的《独孤皇后》都演绎独孤家的历史。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独孤家有一个“奇状”,儿子不如女儿,没有女儿出名,更没有女儿厉害,特别是在《独孤天下》中尤为明显。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很不错,三个朝代

  • 盘点古代五大艳后,不亚于四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甄姬,三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有一个四大美女的排名,这个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今天咱们来说说历史上的五大艳后,她们的美丽,未必逊色于四大美女。其一,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在我国泱泱几千年的华夏历史上,夏姬的淫荡“妖妇”之名堪称第一,可比肩国外的埃及艳后之名。这位10几岁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就跟自己的庶兄偷情,没3年对方

  • 朱厚照真的抢民女吗?还整天鬼混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要说起明朝那些荒唐皇帝,做的荒唐事,就不得不提到正德皇帝朱厚照了。在众多的史料当中,正德皇帝都是一个荒淫无道、厚颜无耻之徒,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朱厚照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不然,也不会被立为太子了。只是,他生性好动,且特别贪玩,只要是跟做皇帝无关的事情,他都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吹拉弹唱、骑马射猎、舞刀

  • “长安”为什么要改名成“西安”?这个名字是谁改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长安在历史上改名为西安,是让当下的西安人非常不爽快的一件事。如果现在城市的名字依然叫长安的话,别的不说,只需要这个名字,就不知道能吸引国内外多少游客。因为长安作为古都是世界级的,位列世界四大古都(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中国西安)之一。(西安鸟瞰图)当然了,现代西安人虽然很不爽,但是也没有办

  • 唐朝建立时,为什么要向突厥称臣割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首推汉朝、唐朝,但这两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城,突围后向匈奴“和亲”;唐高祖李渊在起兵后,向突厥称臣纳贡,甚至还割让土地。唐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另有隐情,如果不这种的话,李渊很难成为皇帝!事情是这样的,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