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桃枝:南北朝排名第二的刽子手

刘桃枝:南北朝排名第二的刽子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4/1/22 5:28:49

北齐的刘桃枝被后世称为“御用杀手”,死在他手下的有四王、两宰相及若干文官武将,在南北朝的刽子手中仅次于北周素有“屠龙刀”之称的宇文护,因为后者更狠,杀了三位皇帝。但宇文护有一点比不上刘桃枝,因为他只动口不动手,而刘桃枝只动手很少动口。刘桃枝生卒年不详,他一生经历了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纬等北齐历代帝王,亲眼见证了北齐由创立到灭国的过程,可谓北齐帝国的活化石。

刘桃枝作为近卫军官在高欢、高澄时代没有明显的杀人事迹,真正成为嗜血的刽子手是在疯疯癫癫的北齐文宣帝高洋时代。据说,高洋为了考察身边侍卫是否忠诚,曾让当时有名的术士皇伯玉给侍卫们看相,当皇伯玉看到刘桃枝时,突口而出说:“此人极贵,王侯将相多死于其手。”从后来发生的事看,皇伯玉还是有两下子的,再次说明相面这门学问不尽是忽悠。

根据史书记载,刘桃枝下手的第一个对象是高洋的心腹、宰辅高德政。高德政出身于渤海高氏,算是与高洋家族同宗(高欢的祖籍是渤海),他是位能臣也是贤臣,高澄遇刺身亡后,力劝犹豫观望的高洋取代东魏自立为帝。高洋称帝后,作为当初劝进的最大功臣,高德政很受高洋的信任,历任尚书仆射、侍中等要职,对北齐初年取得的各项政治成就做出了不少贡献。但高德政有个毛病,爱唠叨,他经常以长辈身份劝诫高洋不要酗酒,重用汉人,远离鲜卑(北齐主要构成为鲜卑族),最好能把东魏的元氏宗室都杀掉。终于有一天,醉酒后的高洋受不了唠叨,在朝堂上让刘桃枝动手砍掉高德政的三根脚趾。后来又在高德政家中发现很多皇宫中都没有的宝物,经审查发现都是贪污受贿所得,盛怒中的高洋当即杀死高德政夫妇及其长子高伯坚,这一次不是刘桃枝动的手,而是另有其人。作为旁观者的刘桃枝开始暗中揣摩杀人手法,为下一次动手准备经验。

高德政被杀不久后,刘桃枝迎来了真正动手杀人的机会,而且一出手就杀了北齐的两位宗室王爷---永安王高浚、简平王高涣。高浚在高欢的儿子中排行老三,仅小于高澄、高洋,年轻时经常和大哥高澄取笑当时正装傻的高洋,后来又犯了和高德政同样的毛病,经常劝诫高洋勤于政事,不要酗酒。恼怒的高洋新仇旧账一起算,将高浚投入牢笼。而上党王高涣更冤,他在高欢的儿子中排行第七,“七”与“漆”同音,当时流行的谶语:代高者黑衣。这句话在高欢在世的时候就流传开了,故而宇文泰特意把西魏军的军服改成了黑色,专门用来恶心高欢。有一次高洋喝酒时想到了这句话,便问身边的随从: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黑?随从随口答道:漆!高洋一下子联想到了老七高涣,马上派使者前去捉拿高涣。高浚和高涣被关在同一个牢笼中。两人被关了一年,最终高洋决定杀掉他们。执行任务的是刘桃枝,显然刘桃枝经验不足,他用长矛向牢笼中刺去,却都被天生神力的高涣折断,最后不得以在牢笼四周堆满木材点燃,活活烧死了两位高级囚犯。

高洋死后,在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时代的刘桃枝一度沉寂,直到北齐后主高纬上位后再次迎来了用武之地。高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很少上朝办事,朝政都委托佞臣和士开处理,自己则躲在后宫与冯小怜厮混在一起。和士开的祖上是西域胡人,其父和安曾任仪州刺史,以善于逢迎而著称,而且他还与高纬的母亲胡太后有奸情。这样的人自然把朝政处理的一团糟,北齐的另一位宗室、后主高纬的堂叔平秦王高归彦看不下去,跳出来要求高纬驱逐和士开。高纬自然心向和士开,派使者责令高归彦向和士开道歉。高归彦也是火爆脾气,见一击不中,反受其害,不如反了吧。高归彦的能力与脾气完全成反比,而且造反工作事先也没做好充分准备,很快兵败被擒。宗室虽九罪不罚,但造反不在敕免之列。处决高归彦的任务光荣的落到刘桃枝身上。据说刘桃枝按照鼓吏敲鼓的节奏,一口气杀死高归彦全家十五口。

高归彦的死并没有让北齐的宗室王爷们吸取教训,不久又有人步了他的后尘。这个人就是后主高纬的亲弟弟琅琊王高俨。高俨小时候就瞧不起哥哥高纬,他曾对父亲武成帝高湛说:“哥哥这么一个无能的人,父皇怎么能立他为太子呢?”当时已病入膏肓的高湛听儿子说出这样的话,一时无语,只是用忧伤的眼神看着他,似乎为他的未来担心。所以当高俨听到大臣们私下里的怨声载道时,他觉得机会来了。他联络大臣发动政变杀掉了和士开,并扣留了招他入宫的刘桃枝,然后率领三千人马杀向皇宫。情急之下的高纬只得向他的老丈人、外号“落雕都督”的大将斛律光求救。斛律光是当时北齐最为有名的将军,在军人中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威慑力,他虽然为为高俨诛杀和士开而拍手称快,但他却是永远忠心于皇帝的。斛律光一露面,追随高俨进攻皇宫的三千人马顿时烟消云散。斛律光还做起了和事佬,亲自拉着发呆的高俨进宫向高纬请罪。碍于斛律光的面子,高纬暂时原谅了弟弟。此后没多久,高纬以一起外出狩猎的名义将高俨诱骗外出,高俨刚走出永巷,刘桃枝就冲过来擒拿住他,用布塞在他嘴中,用袍子蒙住他的头,一路小跑背到大明宫,一刀断头。

刘桃枝最后杀的是斛律光。斛律光是武将中的武将,也是北齐的最后一根柱石。当时北周的武帝宇文邕正准备讨伐北齐,但颇为忌惮斛律光,北周的谋臣经过长久讨论,决定陷害斛律光,编造谣言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高纬本就忌惮兵权在手的斛律光,听到这个谣言更是坐立不安,高纬不敢直接对斛律光下手,他决定采取诱杀的手段。被征召入宫议事的斛律光并没有意识到皇帝会对他下手,刚至宫中凉风堂,背后就挨了一记重击,头晕脑胀的他回头一看刘桃枝正蓄势待发,顿时明白了一切,他叹气说:“刘桃枝你怎么老是干这种事?我不负国家!”这是他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接着刘桃枝与三位助手冲上来用弓弦勒断了他的头颅。斛律光死后,他的全家都被处死。一将功成万骨枯,三世为将,已是道家大忌。周武帝宇文邕听闻斛律光被杀欣喜若狂,敕免境内的所有犯人作为庆祝。五年后,宇文邕灭掉北齐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诏书对大臣们说:“如果斛律光还在世,我们哪能有这样的机遇?”

北齐灭亡后,刘桃枝消失于史书中,或许在兵荒马乱中已被仇家所杀!

标签: 刘桃枝南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时期北汉末帝:刘继元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继元,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刘继元(?―991年),本姓何,五代时期北汉君主,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少主刘继恩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刘继元在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北汉天会十二年(宋开宝元年,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朝间的紧张关系。刘继元为人残

  • 阿伊努的生活状况怎么样?现在还有多少阿伊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伊努,日本,历史解密

    阿伊努在明治时期以后受到了严重的制度化歧视。1868年,江户幕府的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把国家大政奉还给明治天皇,日本历史上的明治时期正式展开。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将新都改名为东京。同年,在没有任何正式协商的情况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虾夷”被正式纳入日本的行政范围内,同时也被改名为“北海道”。

  • 秦始皇出生在赵国,为什么却那么痛恨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什么那么痛恨燕、赵两国呢?燕国,燕太子丹和嬴政曾经是好朋友,可惜,荆轲刺秦让秦王恨透了燕国,后来,燕国灭亡后,其王室贵族被杀得干净。那赵国呢?嬴政为何同样痛恨赵国呢?秦王嬴政在战国末期第三次攻赵战前,就嘱托领兵的将领,希望将军可以洗刷自己当年在赵国所受到的耻辱,战役结果是秦军被李牧打的大败。

  • 揭秘八旗旗主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落魄的他们都比升官的旗奴地位高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旗,旗主,历史解密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为了便于管理部众,建立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到了皇太极时,又创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但是满八旗地位最为崇高。首先,八旗制

  • 司马懿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有能力的人实在是太多,但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些人的优秀。司马懿,司马家族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他的成就带起了整个司马家族,而且他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很多人疑问司马懿智谋远虑,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曹操一代枭雄,心怀天下梦,像这样站在高处的人,最

  • 问鼎中原的典故有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问鼎中原,历史解密

    鼎,沉默无语的鼎,就这样见证历史的兴替,同时,也默默注视着某些人,冷眼旁观他们对于权力的窥视和贪婪,这其中有宵小之辈,也有乱世枭雄,不管是什么人,他们都对那代表权力的鼎,垂涎三尺,想要占为己有。关于“问鼎”的传说,我听过不止一次,《左传》中就有过这样的故事,楚庄王为了“伐陆浑之戎”,来到了洛阳,在周

  • 如果刘邦不杀异姓王,汉朝会不会沦为第二个春秋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我想答案是很有可能,当然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再来一次楚汉争霸的局面,因为经过秦朝的洗礼之后,大家对于集权的渴望会更加明显,一旦形成诸侯林立的局面,吞并也会更加激烈,非常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两三个有实力问鼎天下的诸侯。总之,这些异姓王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或许还会收敛一点,等刘邦死了,他们的后代也继承王位了,肯

  • 揭秘:清王朝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常常会因为统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来比较。在灭亡的原因上,二者不尽相同。明朝亡与内忧外患,并且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清朝则是在列强的入侵下加速了灭亡。但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二者众多灭亡的原因中,有一点是非常相识的——都养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

  • 自尽前崇祯留下的遗诏是什么?暗示明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尽管如此,崇祯却赢得了后世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该是个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是非常勤政的。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就已经有白头发,眼角长鱼尾纹,“鸡鸣而

  • 李鸿章丢弃一地方,有人用5千万两白银收回,如今是中国聚宝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鸿章,历史解密

    清朝在1875年的时候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在东南沿海地区,刚刚经历过改革的日本,已经等不及想要入侵我国的台湾了。在西北方,又有阿古柏带着军队进攻天山南北,最关键的是还有沙俄和英国支持他们。就在这个时候,沙俄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走了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清朝当时外部危机很是严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