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时期北汉末帝:刘继元的生平简介

五代时期北汉末帝:刘继元的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9:05

刘继元(?―991年),本姓何,五代时期北汉君主,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少主刘继恩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

刘继元在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北汉天会十二年(宋开宝元年,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朝间的紧张关系。刘继元为人残忍嗜杀,嫡母刘承钧之妻郭皇后及刘旻之子皆被其所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天会十三年(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北汉收取宋军所抛弃辎重,濒临枯竭的国力赖以恢复。北汉广运元年(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改年号广运。广运六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朝在将南汉并入版图之后,再度决意北伐,由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攻势猛烈,辽援军亦被击退,五月初六日刘继元投降,北汉亡。

投降后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进封为彭城公。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淳化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992年1月25日)去世,追赠为中书令,追封为彭城郡王。

刘继元本姓何,其母是北汉建立者刘崇的女儿,先嫁薛钊,生子继恩,后嫁何氏,生继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刘承均(刘崇之子)的养子。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汉睿宗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

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当时,中原之外的十国多为大宋所灭,只有南汉、北汉、南唐、吴越四国尚存,其中南唐、吴越已奉行大宋年号,无力抗御宋兵进攻。只有北汉君臣坚持投靠契丹的屈辱方针,继续与赵宋抗衡。

天会十三年(公元969年)春,宋太祖亲自率兵下河东(今山西太原)攻取北汉,击退辽援兵,修筑长堤,引汾水灌晋阳城(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北汉坚守危城,至闰五月,晋阳南城被水冲坏,大水涌进城内。宰相郭无为妄图降宋,被刘继元处死。北汉军民终于设障堵住水口。当时天热多雨,宋军住在草地里,多患腹泻病,契丹又增兵来支援北汉,宋太祖只得下令退兵,丢弃粮饷茶绢无数,皆为北汉所获。

当时,北汉虽危在旦夕,但内部倾轧却有增无减。刘继元即位不久,就听信马峰谗言,杀死大将郑进,又宠信宦官卫德贵,解除吐浑军统帅卫俦的军职,调任辽州刺史。吐浑军数千人不服,请求收回成命,刘继元坚执不允。后来听说卫俦背地里发牢骚,怕他搞兵变,就派人将他杀掉。

大将李隐为卫俦抱不平,卫德贵便鼓动刘继元把李隐送到岚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隐杀死。吐浑军是北汉军队的主力,统帅被杀,军心瓦解,刘继元实际上是自毁长城。

广运六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消灭了泉州和吴越的割据势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驾亲征北汉,分派潘美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刘继元急忙派儿子刘让到契丹作人质,乞求援兵。三月十六日,宋将郭进在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破辽援军,辽将耶律敌烈败死,辽兵损失一万多人。从此辽军不敢南下,使北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四月,宋太宗自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进兵,攻破隆州(今祁县东观镇),亲自到太原城下督战。

在宋军猛烈围攻之下,五月一日,晋阳城西南的羊马城首先陷落,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先后出降。四日,宋太宗亲自起草诏书,劝喻刘继元投降,承诺"当保富贵";已经致仕家居的马峰也进宫劝降。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宋太宗。

六日的凌晨,宋太宗率领诸将领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上举行受降仪式。刘继元率领官属身着白衣纱帽在台下俯伏请罪。宋太宗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于是,刘继元乐不思蜀,悠游岁月,于淳化二年(991年)寿终正寝。

评价

综观刘继元在位11年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对内信用奸小,排斥贤能,政事混乱;对外继续投靠契丹,做无耻的儿皇帝,妄图借重契丹的军事力量,抗拒宋军的进攻,以求苟延残喘,维持小朝廷的昏暗统治。

更多文章

  • 阿伊努的生活状况怎么样?现在还有多少阿伊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伊努,日本,历史解密

    阿伊努在明治时期以后受到了严重的制度化歧视。1868年,江户幕府的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把国家大政奉还给明治天皇,日本历史上的明治时期正式展开。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将新都改名为东京。同年,在没有任何正式协商的情况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虾夷”被正式纳入日本的行政范围内,同时也被改名为“北海道”。

  • 秦始皇出生在赵国,为什么却那么痛恨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什么那么痛恨燕、赵两国呢?燕国,燕太子丹和嬴政曾经是好朋友,可惜,荆轲刺秦让秦王恨透了燕国,后来,燕国灭亡后,其王室贵族被杀得干净。那赵国呢?嬴政为何同样痛恨赵国呢?秦王嬴政在战国末期第三次攻赵战前,就嘱托领兵的将领,希望将军可以洗刷自己当年在赵国所受到的耻辱,战役结果是秦军被李牧打的大败。

  • 揭秘八旗旗主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落魄的他们都比升官的旗奴地位高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旗,旗主,历史解密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为了便于管理部众,建立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到了皇太极时,又创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但是满八旗地位最为崇高。首先,八旗制

  • 司马懿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有能力的人实在是太多,但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些人的优秀。司马懿,司马家族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他的成就带起了整个司马家族,而且他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很多人疑问司马懿智谋远虑,成功夺权后,3000死士去哪里了?曹操一代枭雄,心怀天下梦,像这样站在高处的人,最

  • 问鼎中原的典故有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问鼎中原,历史解密

    鼎,沉默无语的鼎,就这样见证历史的兴替,同时,也默默注视着某些人,冷眼旁观他们对于权力的窥视和贪婪,这其中有宵小之辈,也有乱世枭雄,不管是什么人,他们都对那代表权力的鼎,垂涎三尺,想要占为己有。关于“问鼎”的传说,我听过不止一次,《左传》中就有过这样的故事,楚庄王为了“伐陆浑之戎”,来到了洛阳,在周

  • 如果刘邦不杀异姓王,汉朝会不会沦为第二个春秋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我想答案是很有可能,当然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再来一次楚汉争霸的局面,因为经过秦朝的洗礼之后,大家对于集权的渴望会更加明显,一旦形成诸侯林立的局面,吞并也会更加激烈,非常有可能很快就只剩下两三个有实力问鼎天下的诸侯。总之,这些异姓王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或许还会收敛一点,等刘邦死了,他们的后代也继承王位了,肯

  • 揭秘:清王朝养一个八旗子弟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常常会因为统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来比较。在灭亡的原因上,二者不尽相同。明朝亡与内忧外患,并且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清朝则是在列强的入侵下加速了灭亡。但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二者众多灭亡的原因中,有一点是非常相识的——都养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

  • 自尽前崇祯留下的遗诏是什么?暗示明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尽管如此,崇祯却赢得了后世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该是个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是非常勤政的。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就已经有白头发,眼角长鱼尾纹,“鸡鸣而

  • 李鸿章丢弃一地方,有人用5千万两白银收回,如今是中国聚宝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鸿章,历史解密

    清朝在1875年的时候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在东南沿海地区,刚刚经历过改革的日本,已经等不及想要入侵我国的台湾了。在西北方,又有阿古柏带着军队进攻天山南北,最关键的是还有沙俄和英国支持他们。就在这个时候,沙俄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走了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清朝当时外部危机很是严重。在

  • 皇帝意外喜欢上了弟媳妇,弟弟不堪受辱竟然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清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在历史上是非常受用,在尤其是在战场上,古代时期,三妻四妾的现象是非常盛行的,很多男子在外建功立业,更加看重的是兄弟情义,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在皇室家族中,却是例外,皇帝坐拥天下之位后,想着就是贪图享乐,享受皇权带来的快乐。有这样一位皇帝,后宫美女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