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为什么还受到雍正的猜忌?

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为什么还受到雍正的猜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3/12/14 6:28:03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在仕途上可谓是一步登天,原本他只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他的叔叔佟国维身为当朝首辅却不肯给他安排一个显赫的职位,因这让隆科多感到十分的郁闷,但康熙皇帝觉得佟氏家族还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于是就册封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后来还让他辅佐雍正登基,好处就是册封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从此隆科多就成为了朝堂上最顶尖的大臣之一,尤其是到了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更是荣宠无限,但这时候隆科多却要推翻雍正,这是为什么?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为何还要推翻雍正?原因有3点

在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中隆科多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雍正皇帝十分感念隆科多的好,经常当着众人的面直呼隆科多舅舅,这等于是把隆科多捧到了天上去,说他是雍正皇帝手下第一心腹大臣有些言过其实,毕竟还有十三爷和张廷玉的存在,但隆科多绝对算得上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之一,可雍正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最需要隆科多的时候隆科多却成了八爷的爪牙,隆科多仗着自己九门提督的身份甚至还要兵谏雍正,几乎都要把雍正给赶下皇位了。

其实隆科多要推翻雍正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的隆科多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先是上书房大臣后是军机大臣,属于站在权力最顶尖的那种人,就算是他推翻了雍正拥立新皇,地位也不会得到什么提升了,可为什么隆科多还是一意孤行的要推翻雍正呢?其中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因为隆科多惧怕雍正,隆科多自以为很了解雍正,但雍正总是会做出一些出乎他想象的事情,就比如雍正杀掉了自己刚册封了“天下第一巡抚”诺敏。

诺敏是隆科多推荐给雍正皇帝的,而诺敏也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但他却把能力用到了不好的地方,这样一来确实在短时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就连雍正皇帝都觉得诺敏是个人才,一定要好好重要才行,而那个推荐了诺敏的隆科多更是有功之人,于是雍正皇帝不但赏赐诺敏还褒奖了隆科多,可隆科多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诺敏的事情就暴露了,但隆科多预测雍正不会杀掉诺敏的,因为雍正这样做的话就是在打自己的脸,但雍正却毅然杀掉了诺敏,这令隆科多胆战心惊,明白皇帝的心思不是自己能懂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年羹年羹尧在雍正当皇帝的过程中也出了很大的力,后来年羹尧还率领大军平复了西藏的叛乱,因此雍正皇帝对年羹尧感激的无以复加,直呼年羹尧就是自己的大恩人,于是年羹尧在朝堂上可谓是扶摇直上,就连亲王们也要给足他面子,当时年羹尧和隆科多堪称是雍正皇帝的左右手,但后来雍正皇帝却亲手处置掉了自己一手提拔的年羹尧,这令隆科多感到非常害怕。

年羹尧的死其实是咎由自取,要是他能低调点也就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了,但他偏偏嚣张跋扈到无法无天,所以最终雍正皇帝让他自裁身亡,从此雍正的左右手就只剩下隆科多一个人了,但隆科多却因此胆战心惊,他和年羹尧都是对雍正有大功的人,结果雍正坐稳皇位后就处死了年羹尧,那么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呢?

第三个原因是八爷手中有隆科多的把柄,这令隆科多不得不投鼠忌器,而且后来隆科多知道了八爷要拥立的是弘时,于是隆科多就想着换一个主子说不定自己的处境能好一点,这样就不用每天战战兢兢的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年羹尧,所以隆科多就决定推翻雍正,让自己再次成为从龙之臣,到时候整个佟氏家族都能永保富贵了。

正是出于以上三点原因,隆科多明白自己如果一直待在雍正身边的话早晚有一天会不容于雍正,所以他才会想着推翻雍正拥立弘时。小编认为隆科多一直认为雍正皇帝是那种鸟尽弓藏的君主,但隆科多没有想过是因为他一次次的不轨行为才导致雍正对他不满的,所以隆科多等于是一步步的把自己推向了万丈深渊,要是他能一直安分守己的话一定能安享富贵,但他偏偏不知足要对雍正不利,所以最终落得个被终身监禁的下场,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标签: 隆科多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袁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猇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

  • 宋朝的历史旋涡,昭示改朝换代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杭州在南宋时称作临安,听听这名,临时安置一下,没成想一下就安了一百多年。宋高宗赵构大概是不想管他爹和哥哥的死活的,反正又不是真的一家子。再说了,虎狼环伺的南宋,能苟安一隅已经很不错了。两宋加在一起三百余年,当时的

  •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明让国力达到顶峰,为何雍正还会留下千古骂名?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历史,说到清朝的皇帝很少有人勤奋能够比得上雍正,作为十分有雄心的皇帝,雍正一生都在为改革奔走。清史稿上曾经有过统计,康熙末年,国库的银子已经不足以支撑一

  • 刘邦杀功臣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并不多,比较著名的像汉高祖刘邦,他虽是一介布衣出身的开国之君,但在他的身上却书写着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秦朝末期天下动乱,刘邦趁势而起,成了起义军中重要的一股力量,这个白手起家的泗水亭亭长,如果没有身边那些功臣的辅佐,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可正因为这些是和他,一起白

  • 朱元璋给功臣讲了两个故事,功臣为何立即回京师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乱世将起,名将辈出。元朝末年,朱元璋从凤阳起兵,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这帮淮西子弟经过15年的拼杀,最终统一中原,建立了明朝。早在朱元璋起兵初期,到濠州募兵,有一对兄弟前来投奔,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员虎将。哥哥名叫冯国用,战死沙场,弟弟名叫冯国胜,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因为朱元璋字国

  • 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见《吴鞠通年岁考》载《江苏中医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

  • 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褒蛮子,春秋,历史解密

    对春秋而言,凡国有大丧别国不能攻伐之,这是战争礼仪。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因常年与戎狄为战,繁文缛节少得多,很多时候不尊战礼。当年秦穆公乘晋郑两国居丧期间,派军越过晋国边境之地偷袭郑国,只是因为郑国有备才无功而返。这种行为在晋国人看来,是极度的不尊重晋国,晋国君臣以逸待劳,埋伏大军在险要之地崤山痛击秦

  • 身为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自刘邦遭遇白登山之围后,汉朝就开始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用女人、钱财来换取屈辱的片刻安宁。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汉朝才“转守为攻”,派卫青、霍去病等人主动寻找匈奴作战,打得匈奴人落荒而逃,出了一口恶气。而李陵作为名将李广之孙,为何投降了匈奴?还誓不归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陵的身世。李家祖上是秦朝名将,曾率

  • 隋太祖杨忠年轻时曾打死的“揜于”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忠,南北朝,历史解密

    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老爸,隋炀帝杨广的爷爷。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称帝后,追尊死去的老爸杨忠为隋太祖。这好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一样的道理。隋太祖杨忠(507~568),表字揜(yan)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历侍北魏、西魏、北周三朝皇帝。杨忠生于南北朝乱世,效力多位主人也是

  • 一个开国便是盛世的朝代,可谓百战百胜,为何后世的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在一开国就是说鼎盛,基本上百战不殆,但为何后人点评不高?隋文帝在平定战争后总有了开皇之治,为以后的隋朝的发展趋势拿下牢靠的基本。但是在隋炀帝上位后,却开始衰败,说到隋炀帝,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昏君。但是说到隋炀帝的统治,其实看出来他的功绩是比罪过还要大的。隋炀帝打败契丹,并且高句丽,之后让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