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何却大败而归呢?

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何却大败而归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24 更新时间:2024/1/21 6:03:36

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为了那至高无上之位,一生争夺不休。可直到这三位霸主去世,三国还是三国,依旧没有变化。还好他们各自都有继承人,老子去世了儿子接着上,走完先辈没有走完的路。曹丕继续父亲的未完成之业讨伐吴国,话说当年曹丕浩浩荡荡地带了几乎二十多万大军,九位出色的将领前去伐吴,可最后却一败涂地,损失惨重。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局面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应该是三国霸主之中后代最多的人了,粗略一估计,曹操起码得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众儿子中脱颖而出,稳坐魏王世子之位。随着曹操的病逝,曹丕坐上了魏国领导人的位子。因为曹操夺位一直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曹操死后魏国内部多有动荡。底下的人都想效仿曹操将曹丕从那个位子上拉下来。曹丕在司马懿的帮助之下,一年之内用了众多的雷霆手段才将国内平息下来。休养生息一年之后,曹丕打算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自己。于是便策划了伐吴一事。

因为这是曹丕成名的踏板,曹丕对这件事情非常地重视。他从国内几乎抽走了一半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大军去对付东吴。当然,打仗不能只依靠士兵,将领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乎,曹丕带走了国内顶尖的九名武将。我们都知道,随着三位霸主的逝世,各国顶尖实力的武将也都到了暮年。那么到曹丕这次出征的时候,曹魏之中当得上顶尖的将领们是哪些人呢?

这九位顶尖将领分别是:曹休张辽臧霸曹仁、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文聘。这九位将领是曹丕能拿得出手的最高配置了。仔细一看这里面的人员配置,不难发现,曾经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如今依然健在的英雄就剩张辽、张郃、徐晃、文聘、曹仁这五位了,其他的都是曹丕后来自己提拔上去的。

虽然曹丕的眼光也不错,但曹丕提拔的人必定会经验不足。而曹操留下的这些老将,却会有年纪大气力不足的劣势。老的有点老,年轻的又有点嫩,而且主战场还不在自己的地盘,士兵会有水土不服的症状。这样一看下来,曹丕的伐吴是必败的结果。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有过多少男庞?这些男宠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延续的都是以男人仕途居多的社会,可有一个女人,靠自身和历史条件、特定的婚姻、个人能力,在我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耀眼的女皇历史,她便是武则天。即位称帝后的武则天养有男宠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不过究竟有多少个男人被她宠幸过。她到底有多少个男宠呢? 武则天称帝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对朝野

  • 揭秘:76岁高龄的思想家李贽为什么被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贽,明朝,风云人物

    李贽(1527-1602年),本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zhì],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已经76岁高龄的李贽,遭到礼部给事中张诚宇(字问达)的上疏弹劾,被投入大狱,李贽入狱后不久即愤然自杀,这一切背后有什么缘由呢?笔者先

  • 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太后把持朝政后为何要“垂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

  • 蒙古铁骑骁勇善战,为何元朝却被轻易推翻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说到中国历史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封建王朝,莫过于元朝,这个没有任何争议。而关于元朝的崛起也是在于几代先祖的共同努力,到了铁木真逐步统一草原的时候力量逐渐走向强大,一度灭掉花剌子模,攻占金国中都,亡西夏等;几代的努力到了忽必烈时期逐步灭掉金,南宋,大理等国,建立起来了一个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1271年建立

  • 安史之乱期间发生的诡异事件 一场大风就吹散了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唐朝,历史解密

    战场上出现的诡异的事件很多,但是在“安史之乱”中发生的一次诡异事件,却让人疑惑不解。唐肃宗元年(758年)八月,唐朝九个节度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围歼安庆绪。先是在获嘉打败安庆绪,斩首4千人。接着在卫州,郭子仪等人用计大败安庆绪,斩首4万人。同时还获得叛军十万甲胄,杀掉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再接着,安庆绪

  • 宋孝武帝刘骏有多荒唐?爱妃死后还要求大臣跟着哭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骏,南北朝,野史秘闻

    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相对混乱、黑暗的时期,尤其那些南朝皇帝,可谓奇葩中的奇葩,异类中的异类。堂堂宋武帝刘裕,一生功勋盖世、所向披靡,偏偏生下了一群不知所谓的儿孙,把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搞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早年经历宋孝武帝刘骏,刘宋皇帝史上最荒唐的一个。史料记载“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

  • 杜淹: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什么会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杜淹,字执礼,唐朝时期宰相,他是隋朝怀州长史杜徽之子,名相杜如晦叔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隋朝时期,担任御史中丞。隋朝灭亡,效力于王世充,授吏部尚书。投降秦王李世民,授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卷入杨文干事件,受到牵连,坐罪流放巂州。唐太宗即位后,召回朝

  • 相比较赵匡胤而言,为何说他的父亲赵弘殷更具传奇色彩?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赵弘殷,文史百科

    说道五代十国,那简直就是乱世时期,皇帝的轮换就像是吃顿家常便饭一样容易,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一些政坛不倒翁存在着,比如著名的冯道,他就是历经十朝而不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相比较赵匡胤而言,为何说他的父亲赵弘殷更具传奇色彩?赵弘殷,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不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大臣,还是

  • 三元里抗英的起因是什么?卖菜的不是好欺负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元里抗英,清朝,战史风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兵败如山倒,到1841年5月英军已经包围了广州城。广州附近各县纷纷组织乡勇抗击英军。毕竟远水不能救近火,广州城内的十三行商人向英军交付六百万两白银赎城费换取了英军不进入广州城,在英军撤退的过程中,三元里抗英爆发了!在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在南方这种宗族社会发达的地方,妻子

  • 马连良的代表剧目有哪些?揭秘其人物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连良,民国,历史解密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剧目《羊角哀》、《要离刺庆忌》、《春秋笔》、《临潼山》、《串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