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苏东坡和高俅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苏东坡和高俅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 更新时间:2024/1/21 1:26:37

在真实历史上,高俅是苏东坡的书童,而苏东坡是高俅的恩人。

苏东坡对高俅恩重如山,而后来高俅发迹以后,也曾感恩图报,回馈苏氏子弟。

因此,我们看历史,不能将历史人物“脸谱化”,即使是高俅这种历史名声不佳的人,在为人处世上也有可取之处。

这段历史也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中,不过,他没有直接提及苏东坡,而是进行了一番演绎。

一、《水浒传》中的苏东坡与高俅

在小说中,施耐庵对高俅的介绍是:

“浮浪破落户子弟......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

“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朴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寥寥数语,就把高俅这个有点“文艺”的混混儿写活了。

而且,他写高俅不光作风轻浮,关键还有前科,在东京几乎没人肯收留。后来好不容易被一个叫董将的人介绍到了“小苏学士”家里帮闲,还被这“小苏学士”给嫌弃了。

“小苏学士”顺水推舟,又把高俅介绍到了当时宋哲宗的妹夫小王都太尉家做随从。

在这里,高俅阴差阳错的认识了端王赵佶,也就是日后的宋徽宗,开始走上了发迹之路。

“小苏学士”究竟是谁?《水浒传》里没有交代。但一般认为,“老苏学士”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学士”是苏东坡本人,而“小苏学士”就应该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或者苏东坡的儿子。

不过,因为《水浒传》是小说,我们不必做细致考究,但有一点小说没有虚构,那就是苏东坡与高俅确实有关系。

二、历史上的苏东坡与高俅

南宋人王明清,写过一本笔记名叫《挥尘后录》,虽然这不是官方正史,但因为王明清所处的年代距离北宋末年比较近,所以还是具有非常高可信性的。

在《挥尘后录》中,有一卷名曰《高俅乃东坡小史》,记叙了高俅与苏东坡的关系,以及他的发家史。

“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扎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这段话中说,高俅是苏东坡身边的书童,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底。苏东坡因为要离开京城去定州上任时,就把高俅送给了自己的朋友曾布(曾文肃)。

而曾布因为自己身边的书童已经不少了,于是拒绝了苏轼的好意。苏轼只好又把高俅送给了王晋卿,而这个王晋卿,就是当时宋哲宗的妹夫王诜

值得一提的是,曾布是《挥尘后录》作者王明清的外曾祖父,所以他这段记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而高俅又是怎么认识宋徽宗的呢?

《挥尘后录》记载,王晋卿与端王赵佶关系要好,一天,赵佶在王晋卿家做客,偶尔发现自己忘了带修理鬓角的篦刀子。于是他向王晋卿借。

爱好风雅的赵佶看到王晋卿的篦刀子十分别致,于是夸奖说:“此样甚新可爱。”而王晋卿马上说:自己最近刚做了两副,一副还没用,马上给您送到府上去。

当天傍晚,王晋卿就让高俅把篦刀子送到赵佶的王府上。恰好赵佶正在踢蹴鞠,看到高俅来了,马上问他:“汝亦解此技邪?”而高俅回答:“能之。”

于是,二人较量了几下脚法,赵佶发现高俅球技了得,于是大喜。

(赵佶)呼隶辈云 : “可往传语都尉,既谢篦刀之况,并所送人皆辍留矣。”

赵佶不仅把篦刀收下了,还把送篦刀的高俅一起留下了下来。

而等到赵佶登上了皇位,高俅也跟着得道升天,“上优 宠之,眷渥甚厚,不次迁拜。”

总结一下,高俅曾经是苏东坡的书童。因为苏东坡将他间接介绍给了赵佶,让高俅得以发迹。

而《挥尘后录》又说:“潜延阁恩幸无比,极其富贵。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

这说明高俅发迹以后,也没有忘记苏东坡当时的举荐之恩,每逢苏氏子弟来东京,都要予以资助。

由此可见,知恩图报的道理,高俅还是懂的。

标签: 苏轼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要处死对她有恩的王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皇后,唐朝,野史秘闻

    王皇后是历史少有的下场最凄惨的皇后,王皇后王氏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是知道她姓王。王皇后在嫁给李治的时候,李治还不是皇帝,只是个晋王,王皇后嫁给晋王之后一年后李治被立为太子。王皇后被封为太子妃。说起这段姻缘,得先说起一个人这个人叫同安长公主,她是谁呢,她是李渊同母的妹妹。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姑姑

  • 马谡只是打了一次败仗 诸葛亮为什么就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马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马谡败了一回,诸葛亮就非得当众杀了他?“马谡大意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情节,马谡主动请缨去守街亭,诸葛亮千叮万嘱,结果马谡还是丢了街亭,最后被诸葛亮下令处死。说起来有点奇怪,古代打仗谁没败过,马谡才败了

  • 从战场的表现来看,有哪些武将的武力甚至要在关羽之上?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将,关羽,文史百科

    在吕布死后,关羽也和众多高手较量过,基本上没有战胜过什么超强的巨星,斩杀颜良和文丑也有一定的水分。在和一些高手对决时,关羽也没占什么便宜,甚至差点被对方给干掉。而且,虽然还有一些高手没有和关羽对决过,但是从表现来看,完全不在关羽之下,甚至要在关羽之上。那么,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高手吧,这些高手都有什么

  • 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康熙皇帝急于和俄国签订和约,的确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蒙古族准噶尔部落头目噶尔丹发动的叛乱。早在元朝灭亡以后,成吉思汗的子孙退回塞外,驻扎在大沙漠南北,逐渐形迈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这些蒙古部族之间相互攻打,还经常南下骚扰内地。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用征伐、联姻和结盟的办法,把漠南蒙古征

  • 曹丕伐吴的时候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何却大败而归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为了那至高无上之位,一生争夺不休。可直到这三位霸主去世,三国还是三国,依旧没有变化。还好他们各自都有继承人,老子去世了儿子接着上,走完先辈没有走完的路。曹丕继续父亲的未完成之业讨伐吴国,话说当年曹丕浩浩荡荡地带了几乎二十多万大军,九位出色的将领前去伐吴,可最后却一败涂地,损失惨

  • 武则天有过多少男庞?这些男宠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延续的都是以男人仕途居多的社会,可有一个女人,靠自身和历史条件、特定的婚姻、个人能力,在我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耀眼的女皇历史,她便是武则天。即位称帝后的武则天养有男宠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不过究竟有多少个男人被她宠幸过。她到底有多少个男宠呢? 武则天称帝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对朝野

  • 揭秘:76岁高龄的思想家李贽为什么被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贽,明朝,风云人物

    李贽(1527-1602年),本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zhì],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已经76岁高龄的李贽,遭到礼部给事中张诚宇(字问达)的上疏弹劾,被投入大狱,李贽入狱后不久即愤然自杀,这一切背后有什么缘由呢?笔者先

  • 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太后把持朝政后为何要“垂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

  • 蒙古铁骑骁勇善战,为何元朝却被轻易推翻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说到中国历史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封建王朝,莫过于元朝,这个没有任何争议。而关于元朝的崛起也是在于几代先祖的共同努力,到了铁木真逐步统一草原的时候力量逐渐走向强大,一度灭掉花剌子模,攻占金国中都,亡西夏等;几代的努力到了忽必烈时期逐步灭掉金,南宋,大理等国,建立起来了一个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1271年建立

  • 安史之乱期间发生的诡异事件 一场大风就吹散了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唐朝,历史解密

    战场上出现的诡异的事件很多,但是在“安史之乱”中发生的一次诡异事件,却让人疑惑不解。唐肃宗元年(758年)八月,唐朝九个节度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围歼安庆绪。先是在获嘉打败安庆绪,斩首4千人。接着在卫州,郭子仪等人用计大败安庆绪,斩首4万人。同时还获得叛军十万甲胄,杀掉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再接着,安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