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走向衰落,全是南梁开凿浮山堰

北魏走向衰落,全是南梁开凿浮山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1/1 12:24:24

夏季,寿阳城久雨成灾,大水入城,房屋全被淹没。北魏扬州刺史李崇指挥军队停在城墙上,水继续上涨,于是他们又乘船爬到城墙上的短墙上面,城墙只差两板宽没有被淹没。

将领们都劝李崇放弃寿阳而退保北山,李崇说:“我受朝廷之命镇守一方之地,由于仁德不足而致使天降大灾。淮南万里之地,安危系于我一身,我若一旦离开,百姓就会瓦解奔散,扬州之地,恐怕就不属于我国所有了。我岂能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有愧于当年在黄河泛滥时不顾一己之安危而宿于堤上的王尊呢!我只是怜悯这里的士人百姓要无辜而与我同死,所以可以让他们扎筏子乘坐其上,随水而高,各人去求一条生路吧。我是一定要与这座城共存亡的,大家不要再说了!”

扬州治中裴绚带领城南数千家百姓划船向南逃走,到高地上避水。他以为李崇一定已经逃回北方去了,因此就自称为豫州刺史,同郑祖起等人送人质到南梁请求投降,马仙琕派兵前去接应裴绚。

李崇听说裴绚叛变了,不知道是否属实,就派韩方兴乘着小船去召裴绚。裴绚这才知道李崇还在此地,又惊又悔,但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只好回答说:“日前因为大水引起了颠沛流离,我受众人的推举,才有此举动。现在事已至此,无可追回了,恐怕这里的百姓已经不是大人治下的百姓了,官吏也不是大人手下的官吏了。希望大人早日动身回去,不要冒犯了将士们。”

李崇派堂弟李神等人率领水军讨伐裴绚,裴绚战败,李神占领了他的营盘。裴绚逃跑时被村民抓获,送回来时,路过尉升湖,裴绚说:“我还有何脸面见李公呢!”于是投水而死,郑祖起等人都伏法被诛。

李崇上表朝廷因为水灾请求解除自己州刺史的职位,宣武帝不准许。

李崇为人宽厚而有谋略,很得士众之心。他在寿春十年,经常养着几千名壮士,敌人来犯无不被摧毁,临近的梁朝对手都称他为“卧虎”。

梁武帝多次设反间计以便使北魏朝廷对李崇产生怀疑,又授予他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的职位来拉拢他,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为县候。然而宣武帝素知李崇忠诚老实,对他非常信任而豪不怀疑。

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年老体衰,无心政事,整日同儿子和孙子们聚敛财货,贪得无厌,辖区内的吏民们苦不堪言,都说要反叛。

宣武帝派遣中书舍人刘桃符去慰问田益宗,刘桃符回朝之后,向宣武帝奏了田益宗侵扰当地的情形。

宣武帝向田益宗下诏说:“刘桃符听说你的儿子田鲁生在淮水之南贪敛暴虐,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会损害你对朝廷的忠诚。你可以令田鲁生前来朝廷,对他另加任用。”

田鲁生收到诏书后,长期不来报到。朝廷便诏令田益宗调任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又考虑到他不会接受别人来代替自己东豫州刺史之位,就派遣李世哲与刘桃符率众去袭击田益宗。

李世哲等人快速地进入了广陵,田鲁生与弟弟田鲁贤、田超秀都奔到关南,招引梁朝军队,攻取了光城以南的各个寨堡。梁武帝将这三兄弟分别任命为各州刺史。

李世哲进攻田鲁生等人,打败了他们,重新设置了郡戍。田益宗被命令回到洛阳,授予他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之职。

田益宗回京后,上表称被刘桃符谗言陷害,并且说:“田鲁生等人是被刘桃符逼迫而反叛的,请求令刘桃符与我当面对质,以明虚实。”

宣武帝下诏不准许,对田益宗说:“既然已经宽宥了你的谋叛之罪,不允许你再打官司了。”

北魏的皇太子年纪幼小,每次出入东宫,相伴的只有左右随从和乳母,东宫的臣子们都不知道。詹事杨昱向皇上进言:“请求从今天开始圣上每次召见太子一定要亲自下手敕,命令我们随身护卫。”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东宫臣子中值班的人员护送太子到万岁门。

北魏御史中尉王显得意地对阳固说:“我当太府卿的时候,府库充实,您认为如何呢?”

阳固回答说:“大人把百官的俸禄扣去四分之一,各州郡收缴的赃款和赎金,也全部运到京师来,以此来充实府库,实在不值得夸耀。况且‘与其有聚敛之臣,宁可有盗窃之臣。’难道可以不谨慎吗!”

王显听了很不高兴,就借故上奏免了阳固的官。

北魏王足入侵时,梁武帝令李略抵抗,许诺乱事平定之后任用他为益州刺史。王足撤退后,梁武帝没有用李略。李略怀恨在心,有了反叛之心,梁武帝杀了他。

李略的侄子李苗投奔北魏,步兵校尉淳于诞曾经担任益州主簿,也从汉中投奔北魏,两人一起游说宣武帝攻取蜀地,并且献计献策,宣武帝对此深信不疑。

宣武帝任命司徒高肇为大将军,统率步骑十五万人入侵益州,又命傅竖眼从巴郡以北出兵,羊祉从庾城出兵,奚康生从绵竹发兵,甄琛从剑阁出兵,任命元遥为征南将军,让他在梁、楚之间坐镇指挥。

游肇劝谏,他认为:“现在连年水涝旱灾,老百姓不宜再劳役了。过去开拓疆域,都是因为城主归顺投降,所以有征而无战。现在对出谋划策的人真伪难辨,或者是因为他们对梁朝有怨气,借我们出气,所以不可以全信。蜀地地势险要、镇守严密、无隙可乘,怎么能听信靠不住的言辞而发动大军呢!在开始行动时不慎重,今后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宣武帝哪里听得进去,任命淳于诞为骁骑将军,又让李苗代理龙骧将军,两人都兼任向导统军。

此时的王足早已投降梁朝,他向梁武帝献策,请求拦堵淮水以淹灌寿阳。梁武帝同意了这一计策,命令水工陈承伯、祖暅(geng,祖冲之之子)视察地形。陈、祖二人都认为:淮河这里虽然狭窄,但淮水汹涌,沙土松软流动不坚实,工程无法完成,强行筑堰是劳民伤财之举,且合拢无期。因此他二人都力劝梁武帝放弃筑坝的计划。

梁武帝大怒,认为这二人是存有异心,为了表示自己筑坝的决心,将二人斩首示众。随后,征调徐、扬之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抽五个壮丁从事拦水筑堰工程,派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且守护筑堰工程。

筑堰的劳役和兵士共二十万人,南起浮山,北抵巉(chan)石,沿着两岸向中流筑堤,计划会合于淮水中流。

第二年四月,随着合拢的接近,淮水越来越凶猛,浮山堰一合拢马上就崩溃。有人献计说铁可以阻挡大水,梁武帝下令运来东西两冶几千万斤铁器沉在江里,但是也没有能使坝合拢。

然后,他们又砍伐木头交错捆绑成井字形,把大石头填进去,在上面加上土,以此截流筑坝。因此,沿着淮河一百里以内的树木石头,无论大小都被用光了。挑担的人肩膀都磨烂了,到了夏天瘟疫流行,死亡的人互相枕籍,苍蝇及蚊虫昼夜鸣叫呼应。

梁武帝急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常常亲自上阵监工,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淮水及泗水全都结冰,浮山堰的士卒死了有十分之七八。

标签: 南北朝浮山堰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守城巅峰之战,这一仗比淝水之战惨烈得多(浮山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世界,南北朝,浮山堰

    安徽省明光市柳巷镇境内的淮河上,有一座仅存遗迹的古代拦河大坝,这就是著名的浮山堰。它兴建于南北朝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这座历经千余年洗礼的大坝,如今依然静静地屹立于河上,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惨烈的战事。▍淮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最荒唐的梁朝“豆腐渣”工程 “浮山堰”,几十万百姓家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豆腐渣”工程,浮山堰

    安徽明光市柳巷镇内的浮山堰遗址。在淮河上曾有一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坝,听起来以为是让中国人兴奋自豪的杰作。事实上,这座坝是“豆腐渣”工程,让几十万百姓家破人亡、尸骨无存。从这一点来说,拍板的梁武帝萧衍,不仅是个昏君,还是一个千古大

  • 武臣柳子光:戊午士祸、甲子士祸的主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柳子光,朝鲜,戊午士祸

    柳子光(朝鲜文:유자광,1439年? - 1512年 6月)是朝鲜早期的武臣、军人和政治人物。字于复(우복)。封号武灵君,武灵府院君(무령부원군)。戊午士祸、甲子士祸主要人物和中宗反正的靖国功臣,全罗南道出身人物。柳子光出生于1439年,全罗南道灵光郡人氏,是武官柳规的庶子,母亲为婢妾。在担任汉城府

  • 戊午士祸什么时候发生的?戊午士祸的经过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戊午士祸,朝鲜

    戊午士祸又称戌午史祸。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学生在编写《成宗实录》时将金宗直的文稿《吊义帝文》收入,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勋旧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责该文影射朝鲜世祖篡位。勋旧派大臣利用国王的愤怒,怂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驱逐出政府,并诛杀相关者三十多人,酿成戊午士祸。戊

  • 文定王后尹氏:发动的“乙巳士祸”遭人诟病(戊午士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定王后尹氏,戊午士祸

    文定王后简介:文定王后尹氏,是朝鲜国著名的王后,她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是当时朝鲜政界的风云人物。文定王后的父亲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母亲是全城府夫人全义李氏。她有两个哥哥在朝鲜非常有名,是后来小尹派的首领,尹元老和尹元衡。她还有一个远房的叔叔,是后来大尹派的首领尹任。从此可以看出,后来朝鲜著名的大尹派

  • 阿罗汉:指一切的漏尽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罗汉,佛教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Arhat]∶梵语的音译

  • 己卯士祸的具体经过如何?己卯士祸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己卯士祸,朝鲜

    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士祸。朝鲜朝燕山君时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士祸始末如果说燕山君是朝鲜王朝的一代暴君,那么中宗

  • 己卯士祸什么时候发生的?己卯士祸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己卯士祸,朝鲜

    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士祸。朝鲜朝燕山君时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中宗26年,世子派(尹任派)金安老与尹任专权,假借

  • 朝鲜中宗李怿在灼鼠之变与己卯士祸中的表现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朝鲜中宗李怿,己卯士祸

    朝鲜中宗李怿是成宗李娎的第二个嫡出的儿子,但是他和李娎的嫡长子却并不是同一个母亲,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娎有过三任的王妃,李娎嫡出的第一个儿子是李隆,而李隆在废除之后也就让朝鲜中宗李怿继承了王位,那么朝鲜中宗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呢?他又做出了什么样的事迹?朝鲜中宗李怿在出生之后因为是次子,所以并不具备

  • 甲子士祸发生于什么时候?甲子士祸的经过及结果(四大士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甲子士祸,朝鲜,四大士祸

    朝鲜王朝时期,勋旧派与士林派矛盾尖锐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第十代国王燕山君为其生母报仇的事件,发生于燕山君十年(公元1504年)四月。当年是农历甲子年,因此称燕山君屠杀士林派的事件为"甲子士祸"。1479年,朝鲜王朝第九代国王朝鲜成宗因王妃尹氏(燕山君生母)生性忌妒和行为不轨等原因将其废黜,翌年赐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