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姉川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姉川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姉川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姉川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1/19 4:43:18

姊川之战(日语:姉川の戦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1570年8月9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姊川河原(今滋贺县长滨市野村町附近)会战。

据各方的献记载,当时织田家与浅井家称此次会战为"野村合战",朝仓家则称为"三田村合战","姊川之战"是后来统一天下的德川家所用。

于是,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在姊川遭遇,隔河布阵。织田军以坂井政尚,池田恒兴,羽柴秀吉,柴田胜家,森可成,佐久间信盛六队前锋沿姊川布阵。织田信长统领中军在后压阵,另有左军稻叶一铁,右军氏家卜全、安藤守就、丹羽长秀。德川家康领德川军在织田军的左方布阵,由酒井忠次、石川数正两大家老辅助。对岸,浅井长政以矶野员昌为前锋,自为中军与织田军对阵。朝仓军由朝仓景健,朝仓景纪率领与德川军相抗。这一战是侧面引军突入作战的典范。

开战伊始,浅井军前锋矶野员昌对织田军猛烈攻击,织田军前锋一到四队都被击破。形势危急之际,稻叶一铁从后赶上对浅井军的右侧面发动急攻,解救了织田军前锋的危机。浅井军不敌织田军,败退。同时,德川军神原康政也迂回到朝仓军的右侧面发动急袭。在德川军的勇猛攻击下,朝仓军败退。姊川一战,浅井、朝仓两家大败,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织田信长对抗。最后,浅井、朝仓两家依次被织田信长所灭。

背景

国的织田家在织田信长的领导下,于桶狭间之战击溃今川义元一战成名,之后又攻下尾张北部的美浓国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势力。由于当时京都被松永久秀等叛臣所据,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昭遂逃到织田家寻求庇护。织田信长为了实现号令天下的野心,一方面庇护着足利义昭,一方面打着讨逆的正义旗号开始京都进军,首先遭遇到的便是近江国的诸侯阻拦。织田信长透过政治联姻的外交策略,将妹妹市姬嫁给北近江的大名浅井长政,成功地与浅井家结成同盟。随后织田、浅井联军击败南近江大名六角义,奉将军上洛,织田信长以将军之名掌握了实权。

足利义昭不满被织田信长当作傀儡,与织田信长的关系由合作转为对立,但惧于织田的势力,所以暗中派人带御内书给越前国的朝仓义景,传达希望朝仓义景能发兵诛讨织田的旨意。另一方面,织田信长察觉台面下的暗潮汹涌,以将军之名两次命朝仓义景上洛以借机诛之,朝仓固拒,于是织田信长联合德川家康兴兵讨伐,逼近朝仓家根据地的一乘谷。然而原本应该是织田友军的浅井长政却因为世代与朝仓家相善,不忍相弃,最后决定倒戈急袭。织田、德川联军被杀得措手不及,赖木下秀吉殿后始能全身而退。

标签: 姉川之战日本

更多文章

  • 焦山之战:南宋王朝与蒙古的最后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焦山之战,南宋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南宋反抗蒙元征服的最后一战,发生1279年的崖山。但对于当时的小朝廷而言,这样的挣扎已是无奈的最后一拼。早在整整四年前,他们就已经在一场反击战中,消耗了自己全部的军事资源。战场绝非兵力稀缺的南部海岸,而是在可以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关键节点--焦山。绝望中的回光返照面对元朝的进攻 南宋

  • 焦山之战中元军运用了什么战术 该战术是如何运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吕文焕,刘整,伯颜,李庭芝,焦山之战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27

  • 岑港之战:戚继光对倭寇的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岑港之战,明朝

    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明朝地方大员胡宗宪调集大军,准备攻打那些退缩、驻守在浙江岑港(地名)的汪直余党、倭寇团伙。同年冬季,胡宗宪给了戚继光三千名浙江绍兴籍的士兵,供给戚继光训练成军。一开始,胡宗宪有些急于求成,他对戚继光提出:目前,杀灭倭寇、贼人才是当务之急,戚将军(此时的戚继光官职为参将

  • 岑港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岑港之战,明朝

    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以参将职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是年秋,倭寇龙山,大掠乡民,戚继光先后与参将卢镗、俞大猷等协同作战。龙山初战,兵多怯阵,戚继光身先士卒,以“擒贼先擒王”、“三箭射三酋”,威退倭兵。龙山三战三捷,戚继光崭露头角,威名三军。战后,戚继光针对明军在龙山作战中暴露出的军令不行

  • 岑港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岑港之战,明朝

    岑港之战发生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此战明军以上万大军击败了东南的一千武装走私军,耗时半年。最终以明军伤亡三千余人,敌军伤亡不到千人,且有部分倭寇突围逃窜而落下帷幕。这是明朝历史上代价最大的胜绩。嘉靖朝倭寇的猖獗明嘉靖年间,倭患东南,海盗蜂起,舟山一度成之倭盗盘踞之地,也因此成为平倭的重要战场。

  • 穿鼻条约为什么会是一个假的条约 假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英国,琦善,穿鼻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晚清的一大土特产。在所有条约中,或许《穿鼻条约》是最特殊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个条约清政府不承认、英国政府也不承认。很多人不解,既然是双方签订的条约,那为何都不承认呢?因为,《穿鼻条约》就是一个假条约,就从来没有签订过,又何谈承认呢。签订条约的逻辑是,双方都认可才会签字。所以,“签订

  • 对于签订穿鼻条约的琦善来说 琦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鸦片战争,穿鼻条约

    琦善(1786年-1854年),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曾任直隶总督。1840年,英舰北犯大沽,他奉命与义律谈判,旋任钦差大臣抵广州,主张对英妥协,后被革职。1853年再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年)病死军中,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历史学家

  • 穿鼻条约有什么特殊性 为什么双方都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英国,穿鼻条约

    清朝晚期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不平等条约,在这么多的条约中,有一个条约是最特殊的那就是穿鼻条约。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就是因为这个条约清政府不承认英国政府也不承认。很多人都很不解,既然是双方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他们都不承认呢因为这个条约就是一个假条,也从来没有签订过,为什么要承认呢签订条约的逻辑时双方都认可才会签

  • 曼施坦因计划到底有多狡猾 为什么希特勒对该计划都心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曼施坦因,希特勒,曼施坦因计划

    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国内‘倒希派’的头目勃劳希奇元帅是不希望与其他国家开战的,也算是个求和派。可是这与希特勒的初衷大大不同。为了阻止希特勒的计划,勃劳希奇元帅还把想要献计的曼施坦因参谋员给踢出了参谋部。天意弄人,希特勒突然表示出于对陆军的尊重,他要亲自召见新成立的五个军的军长,曼施坦因就是其中之一。1

  • 曼施坦因计划为什么会成为二战中最完美的军事计划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国,英国,曼施坦因,曼施坦因计划

    德军侵占波兰后,立刻加紧准备进攻西欧各国。1939年10月,德国统帅部制定了入侵西欧的“黄色方案”。德军的目标是:“尽量歼灭法国作战部队以及与其并肩作战的同盟国部队,同时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尽可能地多占领土地,作为对英国进行空战和海战的有利基地,以及作为经济要地鲁尔的广阔保护区。”方案的具体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