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故事 苻健的趣闻轶事有哪些(苻健称王)

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故事 苻健的趣闻轶事有哪些(苻健称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9 更新时间:2023/12/9 1:05:32

苻健(317年-355年),初名苻罴,字建业(一作世建),氐族,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人,苻洪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六年(350年),苻洪去世,苻健继父位统领部众,并成功入关,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351年),僭称天,建立前秦,年号皇始。永和八年(352年),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后屡次作战征服其他反抗前秦的关内势力,更击败北伐的晋军。

六月十五日,苻健去世,时年三十九岁,共在位四年。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原陵。前秦宣昭帝苻坚的永兴初年,改谥号为景明皇帝,庙号高祖。

苻健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新平县有个高个子的人出现,对百姓靖说:“苻氏应天受命,现在正当太平,在外的归附中间就能安泰。”问他的姓名,不回答,一会儿就不见了。新平县令报告了这件事,苻健认为是妖怪,把张靖关进监狱。正碰上大雨不停,黄河、渭水涨水,蒲津监寇登从河中得到一只木屐,有七尺三寸长,与人的脚印相像,脚趾有一尺长,脚印有一寸深。苻健叹息说:“天地之间什么东西都有,张靖所说的一定不假。”就赦免了他。蝗虫大起,从华泽到陇山,把各种草木都吃光了。牛马互相吃身上的,猛兽和狼吃人,路人断绝。苻健自行免除百姓的租税,减少膳食撤去乐器,穿白衣避开正殿。

更多文章

  • 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生平简介 苻健是怎么死的(苻健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苻健,皇帝,五胡十六国,苻健称王

    苻健(317年-355年),初名苻罴,字建业(一作世建),氐族,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人,苻洪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永和六年(350年),苻洪去世,苻健继父位统领部众,并成功入关,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351年),僭称天王,建立前秦,年号皇始。永和八年(352年),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

  • 张祚的故事 张祚趣闻轶事有哪些前凉皇帝(张祚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祚,皇帝,五胡十六国,张祚称王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王,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和平二年(355年),张祚的同族之人张璀镇守枹罕,张祚厌恶他的强盛,派

  • 荒诞南北朝:前凉王张祚霸占先王庶母与妻女三代(张祚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前凉,张祚,南北朝,张祚称王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在中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中,若论离奇,要说窝囊,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大辽的耶律璟榜上有名。这三位生于乱世的帝王,没有死在黄沙漫卷的疆场之上,没有死在手握重权的将官手里,而是一个个死在了整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厨子的菜刀之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对他们荒淫残暴人生的莫大嘲讽。往事越千年

  • 历史上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皇帝:前凉皇帝张祚(张祚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胡十六国,古代皇帝,张祚称王

    一位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皇帝,一位不顾伦理纲常,道德廉耻的皇帝,一位荒淫残暴,无情无义的皇帝。虽说是个学识渊博,雄健威武,理政之才的皇帝【《晋书》记载:“祚,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却是一个不乐意治理国家,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皇帝,最终激起兵变,落得个国破家亡,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凄惨下场。他

  • 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末清初散文家陈贞慧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陈贞慧,侯方域,阮大铖,明末四公子

    陈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

  • “明末四公子”与“清末四公子”对比 为什么明朝比清朝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末四公子,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秦淮八艳

    “明末四公子”是指明朝末年的陈贞慧、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四人。他们出则忠义,入则孝悌爱宾客、广交游,风流倜傥,冠绝一时。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尤其是南明,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无数知识分子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容于奸佞。“明末四公子”是在和阉党分子阮

  • 揭如皋“明末四公子”冒辟疆:义不仕清 毁家纾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冒辟疆,明朝,明末四公子

    冒辟疆名襄,字辟疆,别号巢民(1611—1693)。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慈善家,与桐城方以智(密之)、宜兴陈贞慧(定生)、归德侯方域(朝宗)被时人称为“明末四公子”。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曲目。著有《朴巢诗文集》《影梅庵忆语》《水绘园诗文集》《冒氏小品四种》《寒碧孤吟

  • 雅利安人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他们的文化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梨俱吠陀》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

  • 雅利安人的来源是什么?雅利安人是怎么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发端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这一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印度历史上有关于雅利安入侵的记载。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

  • 雅利安人:印度语、伊朗语支诸民族共同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国王费里顿(Feridun)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Tuirya)、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和小儿子雅利安(Airya),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Tuirya)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图兰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