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却饱受史官贬低(武德律)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却饱受史官贬低(武德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4/2/4 9:19:11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

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被受到贬低,如唐高祖李渊。

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

很难联想到李渊也是雄才大略之辈。

无论你是看过小说演义,还是读过新旧唐书,印象中好像唐朝的建立,跟李渊关系不大。从太原起兵,到进军长安,从平定天下,到最后一统全国,李渊似乎更像是

一个配角,他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连起兵都是被“美人计”陷害的。

相反李渊17岁的次子李世民则是天资聪颖,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网络配图

历史事实真是如此么?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真的是李渊吗?

恐怕未必如此,别忘了那句话,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关于李渊建国事迹的记载,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授意史官撰写的。而根据唐

初大臣温大雅的记载,正是李渊本人一手策划了太原起兵,而且是谋划已久,另外李世民在进军长安中的功劳甚至不如李建成,其实李渊才是一位勇敢、刚烈、足智

多谋的战略家。太原起兵那年李渊51岁,仅仅6个月后,他就建立了唐朝,登上了皇位。起兵造反容易,登基称帝也不困难,但要建立的王朝延续下去,这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李

渊称帝后,在史官的笔下又成为一个整日里喜欢畋猎游乐,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君”,而李世民率军整日里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

不可

否认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上的功劳,但李渊即位后也并非无所事事事。实际上李渊即位后,积极调整政策,改革府兵制,为朝廷提供可靠的兵源;恢复均田制,增加政

府财政收入;废除隋朝的严刑峻法,制定武德律,缓解国内矛盾;改革科举制度,为国家选贤用才。

网络配图

李渊将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国内事务和新王朝制度的建立工作,

为李世民接二连三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由此可见,李渊并非是那么昏庸无能,而是一位老成持重,且不失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那么究竟是谁在贬低李渊的历史形象呢?是谁冠于李渊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地位呢?

这里不用再说,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就是李世民!

当然这个“祸根”也是李渊自己种下的,没能妥善处理好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矛盾,应该说是唐高祖李渊政治生涯的唯一一大败笔。关于李渊被贬低的问题,连国

外史学家都看不去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上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书中还解释了他被贬低的原因,“第一是因

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指隋炀帝与唐太宗)的统治期的中间。”“第二,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

(指李世民)精心地掩盖了。”

唐武德九年(626年),目睹着自己两个儿子、十几个孙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的李渊黯然退位。年老的太上皇此后一直居住在狭窄的大安宫内,李世民似乎已经忘记了父亲的存在,很长时间不去探望。当李世民准备去郊区避暑时,高祖却被留在长安忍受酷热的煎熬。

网络配图

在大臣的建议下,李世民也曾邀请父亲和他一同前往,但李渊谢绝了。

也许李渊并不在乎皇位的得失,但玄武门已成为他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创伤。唐贞观九年,李渊病死,时年70岁。

不管结局如何,19岁的李世民真的就可以盖过正值壮年的李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惜的是这段史实已经被严重篡改了,中国史书上的这种为“圣者隐”的思维,实在有失偏颇。所以说,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也是由各位读者个人看待而定的。

标签: 唐高祖武德律

更多文章

  • 昭陵六骏被盗后竟道出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六骏”是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约1985年底国宝昭陵六骏其中两骏的被盗,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昭陵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表彰他创建唐王朝的戎马生涯。网络配图昭陵是唐太

  • 李世民墓在哪:“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陵六骏,李世民

    导读: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

  •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

  • 大汶口文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今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与宁阳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这就是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 大汶口文化有什么特征?建筑风格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

  • 揭秘朝鲜史上的甲申政变:只维持了三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甲申政变,朝鲜

    1864年,朝鲜宪宗李昪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他的侄子李熙(宪宗弟弟之子)继承王位。由于李熙年幼,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的身份摄政,但他是一个守旧大臣,屡次杀害传教士,反对与外国通商。十年后,李熙开始亲政,不过其妻闵妃(明成皇后)逐渐掌握权力。明成皇后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改革,而大院君反对

  • 甲申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申政变,朝鲜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开化党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因此甲申政变也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12月6日

  • 三星堆文化遗址:竟是至今无解的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星堆,三星堆文化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找不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更加神秘、更加“超自然”和更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了。三星堆和兵马俑,就是中国考古在国际上的两个代表性符号。谜团一 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然而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

  •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每个地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

    地理分布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

  • 良渚文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

    良渚文化是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钱塘江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