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是怎么发展的?游牧民族的变迁史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是怎么发展的?游牧民族的变迁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3/12/28 18:24:16

到底中国历史上哪个才是最早的游牧民族,这个真的不好讲。回到原始社会,咱们都是身穿树叶的那群人。因此,我们就从第一个奴隶制社会,也就是夏朝时期开始说起。

夏商周

夏商周时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两个。一个是匈奴,一个是东胡。那时候的匈奴在如今的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地区,而所谓的东胡,因为生活在匈奴的东部,因此被称为东胡(东周时期,匈奴人自称胡)。

(匈奴人的祖先——夏)

匈奴民族其实和华夏民族是同源同根的,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桀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民族。东胡其实是一个统称,是一个部落联盟。其中包含了东胡、濊貊、肃慎三大民族,这三大民族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东北三大民族。

在这个时期,匈奴和东胡势均力敌,命运的倾斜是在秦朝。

这个时期的匈奴和东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实也是得益于在战国时期的几次民族交融与打劫。东胡最鼎盛之时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在历史上他们有位好学生,就是赵武灵王。

(秦末汉初河套附近地区边界示意图)

匈奴虽然在河套地区被蒙恬打得怀疑人生了,但元气未伤。公元前206年,这一年秦朝灭亡,西楚建立,匈奴和东胡这两个民族也发生了一场战争。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东胡分裂成一南一北的乌桓(南)和鲜卑(北)。

自此,中国历史上“东胡”这个名字彻底消失,留下的只有东北游牧民族心中的复国图腾。

汉、三国

秦朝末年匈奴把东胡给灭了,作为东胡的后裔——乌桓和鲜卑相对还是老实的,匈奴在中国北方一家独大,直到汉武帝上位后对北方做了几次整顿。

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最终,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臣服汉朝,北匈奴的郅支单于接着折腾。

(南匈奴人)

东汉时期,窦宪“燕然勒功”,北匈奴被彻底打垮开始转战中亚和西亚。鲜卑趁着匈奴和大汉帝国打仗闷声发大财,南下不断攻打乌桓。东汉末年,乌桓见打不过鲜卑,便转头欺负已处于“病猫”状态的东汉。

直到三国初年有一个叫“阿瞒”的油腻中年男子,捋一捋胡子带着青州兵和袁绍的老家底,彻底把乌桓给灭了。至此,乌桓的名字在这里也被彻底抹掉了,鲜卑进入了巅峰期。

晋、南北朝

三国时代,曹操灭了乌桓,中原地区天天三国杀,匈奴早就成了“植物人”,给了鲜卑极好的生存土壤。从晋朝到五胡乱华时代,鲜卑分裂成三大部族,即北鲜卑(拓跋)、东鲜卑(宇文、慕容)和西鲜卑(慕容)。

在这个时期,西鲜卑也就是所谓的慕容鲜卑,他们内部也搞了一次分裂。其中一部带人去青海东部定居,这就是吐谷浑。而北鲜卑(拓跋鲜卑)这一头,内部养了一个奴隶民族叫柔然。公元386年,拓跋珪自称代王,面对前秦的四分五裂进行趁火打劫,后来又自称魏王。公元398年,拓跋珪在山西大同称帝,是为北魏,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

(拓跋珪公园)

这个时候,拓跋鲜卑基本都南迁了,而当初所养的“奴隶”柔然在北鲜卑的原居地彻底翻身了,时不时地就和北魏干仗。南北朝时期,已经翻身做主人的柔然也养了“奴隶”,有一个民族专门给他们打铁造兵器,这个民族叫突厥。

一开始突厥人仅仅有数百人,后来发展到了数万人,基本上都是周围其他民族迁入的。公元552年突厥又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特勤”,将领称“设”。大突厥汗国鼎盛一时,直到盛唐的出现。

隋、唐

隋朝时期,大突厥汗国已经形成,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一直威胁着中原政权的边境。曾经的西鲜卑“小弟”——吐谷浑也成了气候,控制了如今青海全省范围。得益于中原地区的连年征战,曾经的东胡后裔也在中国东北重新复兴,只不过他们叫室韦和靺鞨。这个时期,高句丽也统一了朝鲜半岛。

(东、西突厥地图)

受到隋朝的离间,大突厥汗国被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在突厥汗国分裂的时期,室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其境内(相当于现在的吉林省)一支乌桓后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部落小联盟,他们叫契丹。

时间到了唐朝,这时候的突厥和大唐的剧本有点像汉朝和匈奴了,只不过唐朝相对更善于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多了一些怀柔政策。

不出意外,大唐灭了突厥。严谨的来说不是灭了,而是打服了。一同臣服于大唐的还有室韦、靺鞨、契丹和高句丽。大唐对它们是怀柔政策,分别建立了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番邦)、安北都护府(管理东突厥、薛延陀、回纥等部)、室韦都护府(管理室韦、契丹)、黑水都护府(管理靺鞨)和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它们便是大唐六大都护府的前身。

(70年代人的偶像)

这时期的大唐四海来朝,成为汉人心永远用的荣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几位北京小伙子留着长头发高唱着“今宵杯中映着明月,豪杰英气大千锦亮”,全国上下《梦回唐朝》。

后来,大唐无暇管理周边少数民族,突厥有了一次短暂的复国(不是后突厥,是后突厥之后的突厥)。只不过这次复国后,内部派系比较混乱,几大部族谁都看不起谁。其中的一部叫回纥,在受到唐明皇李隆基的深切关怀下表了表忠心,最终把突厥给干死了,建立了回鹘汗国。

时间到了唐朝末年,世居青海的吐谷浑还活着......从南北朝到隋朝再到唐朝,吐谷浑一直采取和亲联姻政策,一直佛系的活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横空出世。

五代十国、宋

五代十国之初,契丹崛起,回鹘从如今的内蒙中部被撵到了新疆中部,吐谷浑则是直接被吞并。在西域发展的回鹘后来又分为三部分,即高昌回鹘、甘州回鹘和黄头回鹘。高昌回鹘也被称为西州回鹘,西州回鹘被少数民族称为畏兀儿,跟如今的维吾尔同音不同字。至于维吾尔民族的发展史今天不做阐述,因为原因比大家想象中的复杂。

(萧峰:契丹人和汉人是平等的)

后来地球人都知道,契丹人建立了辽朝。契丹人还是跟大唐学到了不少,面对其统辖的汉人是分而治之,尊重其风俗和生活习惯,并允许汉人做官。建立辽朝后的契丹人,面对汉人的政策和《天空八部》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与此同时,在契丹东陲的长白山地区,黑水靺鞨的后人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趁着辽朝和大宋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支部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这支部落叫女真。

后来女真灭了辽朝,建立了金朝。对于宋朝来讲,换汤不换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与此同时,曾经柔然的两个小部落在外大兴安岭以南,也就是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中南,这两个小部落后人合并一处建立了一个新的小部落,叫做蒙兀室韦。

(今呼伦贝尔蒙兀室韦)

元、明

蒙兀室韦早先叫达怛,后来被称为蒙古各部有了一个总称叫鞑靼。蒙兀室韦建立了蒙兀国,国王名叫合不勒汗。合不勒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人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重孙子,名叫铁木真。

之后铁木真和他的孙子忽必烈到底干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了。相对比辽朝,元朝对待汉人的政策就没那么好了。除了元成宗搞过一次全国反贪后,基本上没太多的政治作为,结果是越反越贪,跟后来的朱同志有点像。

元朝末期,刚刚说到的朱同志在亳州都快活不下去了。几经辗转带着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人把蒙古人赶回了北方老家,建立了明朝。明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汉人政权是从南往北统一全国的。后来蓝玉同志对北元做了一次回访,北元彻底覆灭,分裂为鞑靼和瓦刺。

明朝初年鞑靼被打个半死,瓦剌却成精了,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如果不是于谦在北京九门外御敌,历史要重新改写了。

(土木堡之变地图)

瓦剌见干不动大明便也推行内部政治改革,结果却革了自己的命。瓦剌CEO也先死后,瓦剌内部分裂,分裂成四大部落,即绰罗斯、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后来,绰罗斯雄霸天山南北成为了瓦剌第一部落,改名叫准噶尔。

就在准噶尔雄踞西北时,东北的女真人再度复兴,建立后金,入山海关后成了后来的清朝。顺治三年(1646),当初的瓦剌各部(包括准噶尔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就此确定了从属关系,纳入清朝的版图。

(统一前的瓦剌各部)

同样是顺治三年(1646),准噶尔部有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后来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这家伙名叫绰罗斯·噶尔丹。1696年在如今蒙古国肯特山南,噶尔丹主力军被清军击溃。第二年,康熙第三次征讨,噶尔丹彻底挂了。就此,蒙古各部尽归大清。

后来到了民国以及现代,我们走向了民主与共和,游牧民族就此正式跟中原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个家,叫中国。爱我中华!

标签: 游牧民族蒙古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巴巴里战争中美国为什么要宣战 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美国,地中海,第一次巴巴里战争

    美国宣战1801年在杰弗逊即将就职总统的前夕,国会通过了新的海军立法:为总统另外提供6艘护卫舰,总统可以直接指挥它们及命令其执行载人指令。处于美国与巴巴里强权即将宣战的紧张形势下,这些舰艇被派遣到利比亚海岸去保护美国的商贸及履行海上义务,同时被命令在任何发现敌方船只的情况下摧毁它们。1801年杰弗逊

  • 第一次巴巴里战争时期的德尔纳战役 该战役伤亡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美国,地中海,第一次巴巴里战争

    1804年,在第一次巴巴利战争的第四年,前美国驻突尼斯领事威廉伊顿回到地中海。伊顿曾获得美国政府的支持,计划推翻的黎波里的帕夏,优素福卡拉曼利。在与该地区的美国海军司令塞缪尔巴伦会面后,伊顿带着2万美元前往埃及亚历山大寻找优素福的弟弟哈梅特。哈梅特曾是的黎波里的帕夏人,1793年被废黜,1795年被

  • 韦尔斯利风帆战列舰的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它是拉仇恨的战舰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印度,风帆战列舰

    1812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城市孟买开工建造了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该舰被命名为“韦尔斯利”号。没错,她就是以战胜了拿破仑的英国将军,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命名的。之所以要在印度而不是英国本土建造,是因为这艘战列舰在规划中要服役于英国远东舰队。而“韦尔斯利”号的造舰材料,也是缅甸柚木而不是欧

  • 18世纪时英国造一艘风帆战列舰需要多少钱 换到现在时多少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军,英国,风帆战列舰

    海军历来都是烧钱大户,早在18、19世纪就是这样。那时候一艘一级战列舰的价格是足足100万英镑,而英国王室买下白金汉宫才花了3.4万英镑,等于说一艘一级战列舰等于30个白金汉宫。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1775年,英国政府的年收入是1400万英镑,全部建造成一级战列舰也只能建14艘。直到蒸汽战舰开始出现

  • 姚合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生平简介,世称姚武功(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合,武功体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

  • 【闲居】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闲居】,武功体

    《闲居》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表现了闲居的禅趣,表明一位闲士对古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反映了诗人无心功名、达观平和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清润,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姚合的诗风。闲居不自识疏鄙⑴,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⑵,满宅

  • 唐代:姚合【庄居野行】,原文译文及赏析(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居野行,武功体

    庄居野行唐代:姚合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

  • 姚合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生平简介,世称姚武功(苦吟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姚合,苦吟诗人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

  • 鹰爪行动对美军特战体系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伊朗,鹰爪行动

    1980年4月24日,在营救被伊朗人扣押的53名美国人质的鹰爪行动(Operation Eagle Claw)失败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对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汇报情况说了这样一句话。卡特简单地回应道:让我们去听听他(指地面行动指挥官,三角洲部队指挥官查尔斯·贝克韦斯)的建议把“沙漠一号”

  • 鹰爪行动为什么会称之为最失败的行动 该行动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美国,伊朗,鹰爪行动

    为什么称之为最失败的行动,因为这次行动光策划就用了半年时间,派出八架直升机,但是连目的地都没有到就撤回了,就算任务没完成能安全返回也好,可偏偏一架直升机都没有返回。飞机残骸要说这个案例首先要从当时伊朗前一任总理巴拉维说起,巴拉维是1941~1979年伊朗的独裁统治者,他在位期间伊朗与美国关系密切,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