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冲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生平(大明历)

祖冲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生平(大明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1/14 23:04:02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远。生于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三方面。

祖冲之(拼音zǔchōngzhī注音ㄗㄨˇㄔㄨㄙㄓㄧ)(公元429~公元500),他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南北朝时齐国人,汉族,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古代一种官),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更多文章

  • 己亥东征的过程如何?己亥东征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己亥东征,日本,朝鲜

    过程1392年,拥兵自重的李成桂废掉了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建立李氏王朝。慑于他的威名,倭寇在李成桂当政期间基本不敢再骚扰朝鲜。李成桂去世后,倭患再度兴起。1419年初,约50余艘倭寇船窜入朝鲜进行劫掠,烧毁朝鲜兵船。此时正值李朝的世宗大王李裪统治时期,世宗大王是朝鲜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国王,他是朝鲜历史

  • 己亥东征发生于什么时候?己亥东征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己亥东征,日本,朝鲜

    己亥东征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进攻日本的战役。1419年,朝鲜李朝世宗大王在位时期,朝鲜以打击对马岛倭寇为目的,发动"己亥东征",日本则称为"应永外寇"。结果是朝鲜战胜了盘踞在对马岛的倭寇,迫使倭寇投降,朝鲜也从岛上撤军。此役之后在一段时期内朝鲜和对马岛恢复和平,双方的长期贸易互利互惠,倭患基本消

  • 己亥东征:朝鲜国历史上唯一主动进攻日本本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日本,进攻,,己亥东征

    高丽王朝走向衰落,倭寇趁机敲诈朝鲜国王公元14世纪中期,随着统治朝鲜的高丽王朝逐步走向衰落,海防日益松懈。早就对朝鲜虎视眈眈的日本倭寇,敏感地察觉到了高丽王朝的变化,便趁机侵犯高丽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气焰越来越嚣张。到高丽恭愍王时期(1352—1374年),高丽王朝因为倭寇的打击,财政

  • 大乘佛教在佛教中的地位怎么样?大乘佛教有着哪些思想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

  • 大乘佛教有过哪些改革?具体指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前期很多印度佛经中都记载了 释尊 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如《法华经》)。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处处显示出大乘信仰与理念。如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

  • 大乘佛教:大的车乘之意,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传达摩西来,初到东土曾赞叹“东土神州,好一派

  • 英西战争成就了英国 一个海上强国就这样诞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班牙,英国,哥伦布,英西战争

    英西战争当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踏上美洲的土地时,西班牙便进入了黄金时代。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一跃成为横跨欧、亚、非、美四大洲的空前庞大的殖民帝国,以“日不落帝国”享誉全世界。西班牙的强大必然引来他国的嫉妒,英国就是这样。16世纪中叶,英国也开始了痕狂的海外扩张,到处争夺销售市场和殖民地,

  • 英西战争:与其说西班牙是被战胜的,不如说是被耗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英国,西班牙,欧洲,英西战争

    16~17世纪,英国在海上先是战胜了前任霸主西班牙,又收拾了专搞海上物流的荷兰,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特别是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一事,为后人津津乐道,不仅是因为这次战役的标志性作用,更是因为这场战役英国以挑战者的身份战胜强者,作为故事让听者兴奋。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嘛?历史真的像故事那样快意恩

  • 英西战争悬疑:英国到底赢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纳尔逊,伊丽莎白,西班牙,英西战争

    以前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英国赢了, 但战争不是由几场战斗决定的。当时的西班牙是世界帝国,惨败的那支无敌舰队只是西班牙三大舰队(美洲、大西洋、地中海)的一个分舰队。之后西班牙接连发动了6次针对英国的远征,其中一次成功登陆英国本土,英国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了战争,最后新上台的英国国王詹姆斯决定向西班牙帝国妥协,

  • 朝鲜王朝前期的文臣:成三问是"死六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三问,朝鲜,死六臣

    成三问(朝鲜语:성삼문,1418年【朝鲜太宗18年】-1456年【朝鲜世祖2年】6月8日),字谨甫(근보)、讷翁(눌옹),号梅竹轩(매죽헌)。谥号忠文。本贯昌宁成氏,成胜之子。朝鲜王朝前期的文臣、学者,"死六臣"之一,参与辅助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公元1455年(明景泰六年),朝鲜少年国王李弘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