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儒林外史是如何创作的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儒林外史是如何创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4/1/21 0:20:39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标签: 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

更多文章

  • 【大明历】并非出现在明朝,而是这个“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大明历

    《大明历》中国古代的一部历法,出现在宋朝。《大明历》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1481日,与现代高科技计算出的结果,只差50秒钟。这水平,简直把人看懵了!古代地动仪一说到宋朝,很容易让人想起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岳飞时的宋朝。此

  • 解析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什么?(大明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祖冲之,大明历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这一成就比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要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的骄傲。祖冲之塑像祖冲之的贡献

  • 祖冲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生平(大明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祖冲之,南北朝,杰出数学家,大明历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

  • 己亥东征的过程如何?己亥东征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己亥东征,日本,朝鲜

    过程1392年,拥兵自重的李成桂废掉了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建立李氏王朝。慑于他的威名,倭寇在李成桂当政期间基本不敢再骚扰朝鲜。李成桂去世后,倭患再度兴起。1419年初,约50余艘倭寇船窜入朝鲜进行劫掠,烧毁朝鲜兵船。此时正值李朝的世宗大王李裪统治时期,世宗大王是朝鲜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国王,他是朝鲜历史

  • 己亥东征发生于什么时候?己亥东征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己亥东征,日本,朝鲜

    己亥东征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进攻日本的战役。1419年,朝鲜李朝世宗大王在位时期,朝鲜以打击对马岛倭寇为目的,发动"己亥东征",日本则称为"应永外寇"。结果是朝鲜战胜了盘踞在对马岛的倭寇,迫使倭寇投降,朝鲜也从岛上撤军。此役之后在一段时期内朝鲜和对马岛恢复和平,双方的长期贸易互利互惠,倭患基本消

  • 己亥东征:朝鲜国历史上唯一主动进攻日本本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日本,进攻,,己亥东征

    高丽王朝走向衰落,倭寇趁机敲诈朝鲜国王公元14世纪中期,随着统治朝鲜的高丽王朝逐步走向衰落,海防日益松懈。早就对朝鲜虎视眈眈的日本倭寇,敏感地察觉到了高丽王朝的变化,便趁机侵犯高丽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气焰越来越嚣张。到高丽恭愍王时期(1352—1374年),高丽王朝因为倭寇的打击,财政

  • 大乘佛教在佛教中的地位怎么样?大乘佛教有着哪些思想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

  • 大乘佛教有过哪些改革?具体指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前期很多印度佛经中都记载了 释尊 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如《法华经》)。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处处显示出大乘信仰与理念。如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

  • 大乘佛教:大的车乘之意,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乘佛教,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传达摩西来,初到东土曾赞叹“东土神州,好一派

  • 英西战争成就了英国 一个海上强国就这样诞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班牙,英国,哥伦布,英西战争

    英西战争当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踏上美洲的土地时,西班牙便进入了黄金时代。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一跃成为横跨欧、亚、非、美四大洲的空前庞大的殖民帝国,以“日不落帝国”享誉全世界。西班牙的强大必然引来他国的嫉妒,英国就是这样。16世纪中叶,英国也开始了痕狂的海外扩张,到处争夺销售市场和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