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武宗​南巡为何被骂?没有皇帝该有的职业操守(武宗南巡)

明武宗​南巡为何被骂?没有皇帝该有的职业操守(武宗南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1/21 3:48:59

明武宗的后世都说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昏庸无道的程度让他那群道貌岸然的无法无天的宦官都无法忍受,明朝在他的手中慢慢的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昏庸无道的君主不见得就是无能的君主,明武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武功方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几场战争都打赢了,他甚至还御驾亲征,亲自上阵杀敌,足以见得他并非一个无能的皇帝。但是无能是假,无道却是真的。

明武宗在北方的京城里长大,北方好玩的地方和东西都被他玩遍了!作为皇帝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东西,唯独江南的秀美景色非他去亲自体会不可。所以明武宗对南巡江南简直是朝思暮想,不过皇帝并不能随便的离开京城。只要他一提出南巡的计划,他那群游遍江南山山水水吃遍江南美食的忠臣们就会拿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之类的大道理来规劝他不要浪费民财。所以皇帝去江南放松放松的想法一直没法实现。

不过1519年的夏天,他的机会来了!当年皇帝的自家人宁朱在南方起兵造反。正值盛夏,皇帝想南方的景色正美,他可以再次御驾亲征,一边消灭叛贼一边南游!正好群臣就没有阻拦他的理由了。随后经过一番准备明武宗便领着大军出征,一路上皇帝的做法荒诞不经。本来刚出京城叛军就已经被在南方任封疆大吏的哲学家王阳明击溃了!但是皇帝铁了心一定要到南方去开开眼界,所以他隐瞒了战争胜利的情报,继续率领军队前行。一路上走走停停,捕鱼捉鸟打猎,游山玩水,还带着自己的嫔妃。每到一处严重扰民,百姓对自己有这样的皇帝非震惊,严重失去了民心,都在背地里痛骂皇帝。

明武宗南巡的闹剧只不过是他皇帝生涯中众多闹剧中的一部分。昏庸无道的明武宗也不过是明朝众多无道昏君中的典型代表。说到底并非是明朝这些皇帝本人昏庸。古代的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皇帝也是一种职位,也需要众多条条框框或者“祖宗之法”的约束,这也是皇帝的职业操守。而明朝的皇帝把君王的地位完全看做是享乐的资本,祖宗之法在他们这里不是来约束他们的,而是来供其驱使的,其作为不过是为了维持供其享受特权的帝国不会崩塌而已。皇帝不将自己的地位看做是一种责任,即便这种责任也仅仅是对“历代先皇”的责任。这一点战国时期的秦国历代君主做得最为出色,明朝皇帝只能望其项背。

此外明王朝统治阶层严重分裂,腐朽无能却自称正直忠烈的文官们在无耻的挖大明朝廷的墙角时还与皇帝坐在了对立面上,皇帝利用胡作非为的宦官给制衡,却最终把自己实际孤立了起来。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为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武宗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武宗,明朝,武宗南巡

    所谓下江南的“阻力”,大概只有正德十四年三月一群小臣伏阙、上疏谏止被打死十一个那次吧。后来亲征宁王因为是真正的军机,并没有太大阻力,甚至有官员认为就该皇帝亲征,否则谁来担责?要说原因的话,近忧是江南是明朝财赋所出的根本之地,不容武宗前去骚扰;远虑是怕武宗直接在路上被人杀了,还没儿子继承。首先来看内阁

  • 亦思巴奚兵乱的背景是什么?亦思巴奚兵乱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亦思巴奚兵乱,元朝

    民族压迫公元13世纪到14世纪上半叶的元代中前期时福建的海外贸易极端发达,泉州作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 也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城市,其人口规模超过了作为福建行政中心的福州, 阿拉伯人将泉州称为刺桐,此名称被欧洲等地商人沿用。当时泉州的人口超过20万,城墙长度达30里,

  • 什么是亦思巴奚兵乱?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亦思巴奚兵乱,元朝

    亦思巴奚战乱又称为亦思巴奚兵乱、亦思巴奚之乱,是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间在福建泉州发生的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称为“波斯戍兵之乱”。持续10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严重地破坏了福、兴、泉沿海一带的社会秩序、

  • 元朝最后的忠臣,一代枭雄陈友定(亦思巴奚兵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陈友定,陈友谅,朱元璋,亦思巴奚兵乱

    元朝的疆域之广一直令人艳羡,但是相对于满清的统治能力其却相差甚远,同样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元朝国祚仅仅持续了97年,而满清国祚却差不多持续了将近300年,二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不过尽管元朝统治不得人心,但是还是有不少汉人忠于它的,其中一个名为陈友定的人就始终对元室不离不弃。由于元末农民起义此

  • 行省制度与郡县制度的区别在哪里?哪一个更有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中国,制度,郡县制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行政模式是行省制,全国分省(直辖市、特别区)、市、县(区、县级市)、镇(乡)等几个地方行政单位。前几日有人问我,行省制度与郡县制度有什么区别,想来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故特撰此文,概说此中关系。先从历史说起,周朝建立,分封各大诸侯,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以下的士大夫,也有封地

  • 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郡县制,分封制

    分封制即分邦建国,盛行于奴隶社会,主要在周朝和西汉初年时实行。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是建立在国家大一统的基础之上,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盛行于封建社会。分封制分封制中最高统治者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或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每一块封地就是一个诸侯国,也就是

  • 秦朝郡县制是什么样的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郡县制

    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为避免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由于历史原因,各类史籍对于秦朝设立的郡县数量的说法都不

  • 郡县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郡县制,秦始皇,秦朝

    郡县制的核心是皇权专制。秦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废除分封制,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从秦朝正式实行后,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皇朝。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里程碑,从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和调动,加强了中央

  • 秦朝制度简介 秦始皇嬴政创建的郡县制度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郡县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

  • 什么是郡县制?秦朝郡县制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郡县制,秦始皇,秦朝

    郡县制是什么?郡县制与地方政权组织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是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的。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他们的理由是有利于统治新征服的六国地区。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