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0 更新时间:2024/1/19 0:33:53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议和,只不过孝宗是一个硬汉,屈辱的条约肯定不会签订,于是就摩擦了很久,最后金朝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才达成了协议,下面我们来看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便激愤的表示:“有以国毙,也不屈从。”抗金呼声再次高涨。十一月,孝宗罢免汤思退,贬至永州居住。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疏请斩汤思退及其同党王之望等,汤思退在流贬途中闻讯,惊悸而死。

汤思退罢相同时,陈伯康再次被任命为左相,主持大局。但宋军一再处于劣势,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为使者与仆散忠义议和。金朝见以战迫和的目的基本达到,便停止进攻,重开议和。

隆兴二年岁末,宋金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其主要条款有: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岁贡”改为“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

与绍兴和议相比,南宋在隆兴和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皇帝不再称臣,岁贡改为岁币,数量也有所减少,这是金朝最大的让步,而南宋在采石矶会战以后收复的海、泗等六州悉数还金,则是宋朝最大的让步。

历史上对隆兴北伐的评价如何

宋孝宗不顾太上皇赵构和部分大臣的反对,发动了隆兴北伐,宋军在取得了几次小规模胜利之后,大败于宿州。

在对金朝的两场重要的战役中,宋孝宗措置失当,两战皆败。在陕西之战中,听从史浩主张,拒绝允文的谏言,主动放弃陕西,导致吴磷大败,丧失了局部战略优势。

在符离之战中,宋孝宗既不能御驾亲征,亦不肯赴建康督战,仓促北伐,未做好打恶仗的准备,造成李显忠失利,宋军先胜后败;在追究符离战败责任的过程中,不杀导致宋军失败的罪魁邵宏渊,军威不立。

在对金世宗的两场重要外交博弈中,宋孝宗任人不明、意志脆弱,两场外交都以失败而告终。

“符离之败”后,孝宗把与金国议和提上了议事日程。在金军的强大压力面前,南宋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南宋虽然摆脱了称臣的不利地位,但在外交礼仪上仍然处于下风,宋孝宗仍然要起立接受金国国书,这令孝宗无法接受。

在隆兴北伐中,台谏、皇权、相权交相影响,台谏群体成为皇权之下最强大的势力。

但台谏所被赋予的权力只是皇权的衍生物,最终决定权还是皇权,在岳飞平反过程中,孝宗以一己之力为平反岳飞,可以看到孝宗强势皇权独断的作风。在隆兴北伐这一事件不断推进的各个阶段中,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台谏群体所展示出的政治力量和孝宗本人的政治作风,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孝宗朝政治的特点,最终了解台谏群体在孝宗皇权独断下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标签: 隆兴北伐宋朝

更多文章

  • 隆兴北伐的最大罪臣邵宏渊,为什么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邵宏渊,宋朝,隆兴北伐

    在“中兴十三处战功”里边,第8处,是宋将邵宏渊的胥浦桥之战。然而,正是这个邵宏渊,是导致“隆兴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样的人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就像刘光世能入选“中兴四将”一样,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别急,还有更让你瞠目结舌的事情:“十三处战功”里面,竟然没有岳飞的影子!没错,郾城大捷、颍昌之战,朱

  • 南宋的野望:岳飞死后的三次的北伐(隆兴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北伐,岳飞,隆兴北伐

    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汴梁,宋室赵构南渡。1141年南宋对金屈服,双方达成绍兴和议,中原之地尽归金人,随后将星陨落,抗金名将岳飞屈死于风波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后南宋君臣沉醉于江南的繁华温柔之中,无心收取中原,恢复旧都。南不进则北犯,1161年金国皇帝

  • 采石之战的过程如何?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采石之战,宋朝

    完颜亮发动非正义的侵宋战争,遭到金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决定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再攻建康。虞允文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

  • 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为什么能率1.8万残兵打败40万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虞允文,宋朝,采石之战

    一介书生奉命前线劳军,率领1.8万名残兵打败40万大军,完颜亮被杀,这真正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名叫虞允文的书生,虽然创造了非凡功绩,却少为人知,甚至可称为被遗忘的历史英雄。1、完颜亮率60万金军杀来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经过充分准备,完颜亮率60万大军(号称百万),

  • 为什么说采石之战南宋取胜并非偶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采石之战,宋朝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金海陵王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

  • 蒙古第一次西征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发生的 蒙古第一次西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成吉思汗,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

  •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详细经过?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元朝,西征,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

  • 南宋与金国签订的隆兴和议,几十万白银对南宋多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北宋虽弱,但好歹也有百万大军,《澶渊之盟》后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从此双方基本和平相处近百年,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到南宋时期,最繁华的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不仅国土大量丧失,人口也损失不少,与南宋相对的是比辽国更强大的

  • 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签订的一个丧国辱权的条约,南宋的整体经济实力确实不如金朝,金朝屡次扰乱南宋也是为了获得许多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

  • 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在南宋历史上是一个屈辱的污点,是南宋经济、军事衰弱的表现,金国人通过隆兴和议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的内容和影响。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