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事大变革下的悲情人物: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杰米扬斯克战役)

军事大变革下的悲情人物: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杰米扬斯克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4/1/19 0:40: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军事武器带动军事革新的时代,而苏联在战争前期的军事失败即是源于这一点,而这一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他就是苏联元帅-铁木辛哥。

1895年2月18日(俄历2月6日),铁木辛哥生于俄罗斯帝国南比萨拉比亚(今属乌克兰敖德萨州)富尔曼卡(Furmanca)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被征入沙俄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面军中的一名骑兵。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他加入了革命派,后于1918年加入红军,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铁木辛哥参加了多条战线的作战,其中在察里津(后改名斯大林格勒)的作战使他认识斯大林,两人自此结为朋友,这为他在1920年代斯大林主政时期的迅速受到提拔奠定了基础。1920——1921年间,铁木辛哥在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队中服役,他与布琼尼之后成为苏共内部受到斯大林青睐的所谓“骑兵派”的主要成员,掌握着红军的主要指挥权。

在国内战争波苏战争战争的末期,铁木辛哥已成为红军骑兵的总指挥。1930年代,他先后担任驻白俄罗斯(1933年)、基辅(1935年、1938年)、北高加索(1937年)、哈尔科夫(1937年)等地红军的总司令。到1939年,其辖制范围已包括苏联的整个西部边境地区。在1939年与德国联合武力瓜分波兰的战斗中,铁木辛哥担任了乌克兰方面军总司令。同年,他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由于与斯大林的密交,铁木辛哥在大清洗中未受到任牵连。

1940年1月,铁木辛哥接手苏芬战争,接替此前因指挥不力导致惨败的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任苏军总司令。在其指挥下,苏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成功突破了芬军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于3月苏联求和。此役令铁木辛哥的声望上升,他于5月被任命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并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铁木辛哥属于传统型将领,在其任职期间,他在红军中恢复了沙俄时期军队的严酷纪律。但与当时红军中其他一些保守派将领相比,他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在他的力主之下,红军加快了军队机械化步伐,增置了大批坦克,以应付预料逼近的苏德战争。后来的战事证明,这些措施是非及时的。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后,斯大林接替了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一职。由于西方面军在巴甫洛夫大将指挥下惨败,形成巨大的战役突破口。铁木辛哥于1941年7月危急局势下接手西方面军任司令员,指挥在斯摩棱斯克的撤退作战。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铁木辛哥成功稳住了西方面军的局势,使得战线稳定到1941年9月底德军发动莫斯科会战。1941年9月铁木辛哥调任乌克兰前线,指挥刚刚在基辅和乌曼被歼灭150万人的红军成功将战线稳定了下来。1941年12月,铁木辛克成功指挥了罗斯托夫反击战。

1942年5月,铁木辛哥率领64万红军在哈尔科夫发动反攻,这是苏联在参战后的首次主动进攻。虽然反攻首战告捷,但随后德军猛攻了红军突出的左翼,迅速瓦解了铁木辛哥的攻势。此役虽暂时减缓了德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推进速度,但铁木辛哥还是被迫承担了未能阻挡德军进攻的责任。

1941年12月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率领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后,斯大林认为朱可夫能力在铁木辛哥之上,遂令朱可夫接替了铁木辛哥的前线指挥权。此后一直到二战结束,铁木辛哥先后担任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西北(1942年10月)、列宁格勒(1943年6月)、高加索(1944年6月)和波罗的海(1944年8月)方面军总指挥。作为大本营代表,1944年在罗马尼亚、1945年在匈牙利协调乌克兰第2、3方面军作战。

二战结束后,铁木辛哥被重新任命为驻白俄罗斯(1946年3月,1949年3月)、南乌拉尔(1946年6月)苏军总司令;1960年被授予“苏联国防部总检察长”荣誉职务,1961年任国家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1970年在莫斯科逝世。

各种荣誉

铁木辛哥曾于1940年和1965年两度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他获得过的其他荣誉包括1945年获得的胜利勋章、5次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5次红旗勋章和3次苏沃洛夫勋章。

更多文章

  • 第二次荷印战争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第二次荷印战争发生在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是印尼反对荷兰入侵的战争。第一次荷印战争结束后,荷兰人竭力推行他们的联邦计划,但印尼共和派对《林芽椰蒂协定》感到厌恶,时常发生一些暴力事件。于是,荷兰人决定必须直接攻击共和国。1947年7月20日午夜,荷兰人发动了他们的第一次“警察行动”,大批纵

  •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第一次荷印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王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1月,是印尼反对由英国、荷兰两国军人组

  • 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印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兰,海军上将,荷印战争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 –1676年4月29日),又简称米歇尔·德·勒伊特,是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人作战,赢得过多场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

  • 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保罗·豪塞尔,德国,大将,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 SS-Oberstgruppenführer und Generaloberst der Waffen-SS Paul Hausser (1880-1972)保罗·豪塞尔于1880年10月7日出生于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

  • 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过程及结果(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苏联,德国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和油料。苏军战功卓

  •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苏联,德国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和油料。苏军战功卓

  • 公认的近卫坦克兵第一人: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苏联,军事首长,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Катуков(1900.9.17~1976.6.8),生于大乌瓦罗沃镇(今属莫斯科州奥焦雷区),苏联军事首长,装甲坦克兵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4.9.23,1945.4.6)。 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有些人对他的

  • 果阿战争:印度迷之自信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印度,葡萄牙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最自信的国家是哪个?你肯定会回答:韩国。但如果再问有着“迷之自信”的国家是哪个?答案就是印度。不论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军事力量,印度都认为自己的是最好的,但客观地说印度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时期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呀。回顾过往,历史上印度最强大的时期应该是孔雀王朝,但那也只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 果阿战争爆发原因以及果阿战争的影响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果阿战争爆发原因

    果阿战役,是印度军队收复果阿地区的一次主动出击。那么这场战役简介是什么呢?现如今的果阿果阿、达曼、第乌岛处于印度的西海岸,面积为3983平方公里,人口为65万人,是印度良好的海港。但是在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这三块区域就一直在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即使后来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也没有动摇葡萄牙对

  • 皇帝南巡就等于下凡历险,乾坤皇帝还要七下江南的原因是什么?(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坤帝南巡,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曾六下江南,并非七次。当然,如果他喜欢的话,是可以七下甚至八下江南的。然而,其下江南的动机,与其皇祖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其最崇敬而极力模仿的对象。由是,正如乾隆在位时间明明要超过六十年,却在乾隆六十年退位一样,即不敢也不可超越康熙皇帝也。无他,敬祖也。事实上,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