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第一次荷印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第一次荷印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1/19 17:17:41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1月,是印尼反对由英国、荷兰两国军人组成的“东南亚盟军”武装干涉的战争。

1942年3月8日,日本在爪哇战役中取得胜利,爪哇的荷兰官员日军投降。之后的印尼进入了三年半的日本占领时期。由于日本的占领,印尼的革命成为可能,但若按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真正的印度尼西亚独立就希望很小了。不过,日本人没有能力去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当失败已不可避免时,日本人反而决定放松对印尼人民力量的限制,并于1945年3月宣布组成印尼独立准备调查会,以阻挠盟军的再征服。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后,驻印日军收到了来自日本本土的秘密指示,要求他们将武器装备移交给印尼当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并策动印尼人进行革命,令其为盟军制造混乱。驻印日军于第二天向全印尼发出了成立印尼独立准备委员会的消息。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印尼“出现了政治空隙:日本人仍然掌握控制权但是已经投降了,没有盟军在场代替他们”。于是,8月16日晚,独立准备委员会领导人苏加诺与哈达起草了独立宣言,并于8月17日晨在其住宅外的人群面前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还升挂了红白旗,唱了《大印度尼西亚歌》。8月18日“独立筹委会”召开会议,成立印尼共国,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正、副总统,印尼八月革命旗开得胜。

9月29日,英国以解除日本武装为名,派遣军队进占印度尼西亚。荷兰也以盟军名义从欧洲派兵在雅加达登陆。印尼军队面对英、荷军队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10月25日,大约6000名英属印度军队来到泗水,新成立的人民治安军的约2万名印尼正规军和12万斗争集团的非正规军参加了战斗。虽然10月30日苏加诺在英军要求下安排了停火,但由于英军司令官马拉贝被打死,英国人派来了增援部队。11月10日英军在海空轰炸的掩护下在全市开始进行血腥的惩罚性扫荡,泗水人民英勇抵抗。“共和派丧失了许多人力和许多武器,但是他们的充满牺牲精神的抵抗却为革命创造了一个象征和团结的口号。它也使英国人认识到在革命中以保持中立最为明智”。

1945年11月14日,印度尼西亚上层发生了变化,外岛的许多土邦王公曾经得到荷兰人的支持和厚禄,对独立事业表示漠,苏丹沙里尔取代苏加诺任总理,国会制内阁取代了总统制内阁。沙里尔上台后表示,新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通过泗水战役,荷兰也转而正视现实。1946年2月10日,荷兰政府提出愿与印尼全权代表商谈成立一个印度尼西亚联邦。1946年10日,在中立的英国特使基尔伦勋爵的主持下,荷印谈判在井里汶附近的林芽椰蒂举行,11月15日双方达成《林芽椰蒂协定》,荷兰承认印尼共和国对爪哇、马都拉、苏门答腊行使“事实上的权力”,印尼则承认婆罗洲、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和马鲁古群岛等地仍受荷兰控制,并同意建立以荷兰女王为首的“荷印联邦”,这是沙里尔内阁认为实力有限,既得利益得到满足。双方于1947年3月25日在巴达维亚正式签字。至此,第一次荷印战争宣告结束,荷兰保持了对印尼部分地区的统治。

标签: 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更多文章

  • 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印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兰,海军上将,荷印战争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 –1676年4月29日),又简称米歇尔·德·勒伊特,是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人作战,赢得过多场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

  • 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保罗·豪塞尔,德国,大将,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 SS-Oberstgruppenführer und Generaloberst der Waffen-SS Paul Hausser (1880-1972)保罗·豪塞尔于1880年10月7日出生于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

  • 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过程及结果(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苏联,德国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和油料。苏军战功卓

  •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苏联,德国

    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方面军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象同时进行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一样,在战争中首次将3个坦克集团军同时集中使用于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尽管天气条件复杂,空军第2集团军航空兵仍对方面军的进攻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支援,每天出动约400架次,其中15%给坦克兵团运送弹药和油料。苏军战功卓

  • 公认的近卫坦克兵第一人: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苏联,军事首长,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Катуков(1900.9.17~1976.6.8),生于大乌瓦罗沃镇(今属莫斯科州奥焦雷区),苏联军事首长,装甲坦克兵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4.9.23,1945.4.6)。 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有些人对他的

  • 果阿战争:印度迷之自信的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印度,葡萄牙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最自信的国家是哪个?你肯定会回答:韩国。但如果再问有着“迷之自信”的国家是哪个?答案就是印度。不论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军事力量,印度都认为自己的是最好的,但客观地说印度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时期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呀。回顾过往,历史上印度最强大的时期应该是孔雀王朝,但那也只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 果阿战争爆发原因以及果阿战争的影响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果阿战争,果阿战争爆发原因

    果阿战役,是印度军队收复果阿地区的一次主动出击。那么这场战役简介是什么呢?现如今的果阿果阿、达曼、第乌岛处于印度的西海岸,面积为3983平方公里,人口为65万人,是印度良好的海港。但是在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这三块区域就一直在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即使后来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也没有动摇葡萄牙对

  • 皇帝南巡就等于下凡历险,乾坤皇帝还要七下江南的原因是什么?(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坤帝南巡,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曾六下江南,并非七次。当然,如果他喜欢的话,是可以七下甚至八下江南的。然而,其下江南的动机,与其皇祖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其最崇敬而极力模仿的对象。由是,正如乾隆在位时间明明要超过六十年,却在乾隆六十年退位一样,即不敢也不可超越康熙皇帝也。无他,敬祖也。事实上,乾

  • 同样都是六次南巡,百姓为何欢迎康熙,而将乾隆视为瘟神呢?(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帝南巡,清朝

    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只有康熙和乾隆两人有南巡的记录,且次数都为六次。同样是南巡,康熙和乾隆又有所不同,不管是在花费上,还是出行的性质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康熙分别与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进行南巡。在这六次南巡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康熙都在办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当然,除了治

  • 将专制皇权推向最高峰的皇帝是谁?乾隆真正做到“皇权凌驾于一切”(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皇帝是对待大臣最刻薄寡恩的皇帝之一,更是空前绝后的唯一真正做到集各种权力与一身的权力拥有者。在乾隆皇帝面前,胆敢有人说半句僭越之语,必定被千刀万剐,诛灭九族。为什么乾隆皇帝会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呢?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乾隆皇帝个人原因。我们先来谈谈历史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帝制制度始于秦始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