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加里波利之战:致使丘吉尔下台的“滑铁卢”(加里波利战役)

加里波利之战:致使丘吉尔下台的“滑铁卢”(加里波利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3/12/23 4:03:54

1915年3月18日,塞伊特·里·恰布克感到肌肉酸痛颤抖,好像要散架了。这名勇敢的土耳其士兵正在填装一枚275公斤重的炮弹。这枚炮弹加入了由数百枚炮弹组成的弹雨,飞了英法盟军的16艘战舰。

西班牙《世界报》8月17日称,遭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炮火攻击的是英国最大规模的海军部署。英法盟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最初遇到的抵抗极为微弱,但到了中午战况发生逆转。一名年轻的军官在日记中写道:“在法国‘布韦’号战舰受损后我们慌忙撤退。3月19日,我一觉醒来,惊闻‘无敌’号‘海洋’号也沉没了。官方说法是水雷。”

土耳其沿海岸线布设了10排水雷。同盟国舰队前几日依靠扫雷舰开出了一条航线,但谁也没想到土耳其人在南部入海口的亚洲一侧还留有26枚水雷。当舰队掉头试图离开达达尼尔海峡时,灾难就发生了。

导游菲利兹·亚武兹向前来参观战场遗址的游客们介绍说:“1915年3月18日土耳其人书写了历史。丘吉尔以为可以在10分钟内穿过海峡,及时抵达伊斯坦布尔喝下午茶。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丘吉尔决定为俄国盟友争取喘息的机会时,他只想到采取海战。他认为,攻打土耳其就能将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拉进自己的阵营。

虽然没有明说,但军方高层从来没有看明白这一攻势的用意。他们的沉默和时任战争大臣基奇纳勋爵的无能导致了英国海军在土耳其的抵抗面前显得尤为脆弱。此外,战舰陈旧、装备差、通信不畅、弹药估算和使用上的错误也是主要原因。

不服输的丘吉尔很快就放弃了初衷,提出派遣军队登陆,支援海军穿越达达尼尔海峡。他命令伊恩·汉密尔顿率领不足8万人的军队通过蜿蜒狭窄的海滩登陆加里波利。汉密尔顿拿着没有更新的地图,将加里波利中心地带的基利特巴希尔标注为目标,计划从那里切断南北方之间的通信,并从后方袭击与穿越海峡的英国舰船交火的土耳其军队。问题是如采取行动的细节从来都没有具体化。

他在地图上找出了4月25日登陆的6个地点,其中5个在半岛南端的海勒斯角附近,另一个在西部海岸的中段,甚至没有说明具体地点,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组成的澳新军团被派往那里。由于计划、物资不足和具体命令不明,在南端登陆的军队未能及时支援其他部队。在最初几个小时的错误之后,德国人奥托·冯桑德斯重新组织并指挥土耳其军队,而且土耳其人在地面上的移动速度要快于协约国。

土耳其人将海勒斯角变成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投入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大炮,更多的装甲车。协约国无力推进,到7月底放弃了南部攻势,集中在西部。

在加里波利战役期间,穆斯塔法·凯末尔还只是土耳其第19师的师长。多年以后,在成功领导军队赢得独立战争并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他被尊称为“土耳其之父”。

史书记载,一名澳大利亚士兵与凯末尔意外遭遇,并试图向他射击。但一股无法解释的力量使他的肌肉麻痹,子弹只射中了凯末尔的表,而他本人却安然无恙。这块坏了的表据信在德国人手里,并曾引起土耳其和德国之间的外交争端。

战壕战是很残酷的。虽然弹药不足,但每平方米土地平均仍落下了6000颗子弹。协约国8月份在苏夫拉湾的攻势同样未能达到目的,进攻部队的消沉情绪最终导致乐观的丘吉尔计划落空,奥斯曼帝国获胜。协约国的战败使丘吉尔丢了官,名誉扫地。

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布鲁斯说:“在我们的国家,人们都说加里波利战役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胜利和英帝国的失败。有人指责英国将我们拖入了那场败仗,我们认为我们的作战方式是勇气和胆量的展示。”

更多文章

  • 巴比伦行动:巴格达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1981年6月,以色列发起了“巴比伦行动”(一称“歌剧院行动”,Operation Opera/Operation Babylon),意在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斯拉克(Osirak)核反应堆。这场行动虽然让以色列遭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严厉谴责,但曾被众多军事爱好者视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故事。 "早在

  • 巴比伦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鸷鸟将击,先藏其形以色列终于行动起来了,内阁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自然也是一种方案,当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自己的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

  • 巴比伦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1975年以后,伊拉克开始引进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以色列情报机构分析,至1981年底,伊拉克便能生产核武器。以色列对此深感不安:要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慑,必须将其彻底摧毁。为实施这次军事行动,以色列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训练。最高大本营制定了代号“巴比伦行动”的计划,抽调了 14架当时以军装备的

  • 美国海军上将:杰克·弗莱彻,二战期间美国特遣舰队指挥官(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杰克·弗莱彻,海军上将,美国,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法兰克·杰克·弗莱彻(英文:Frank Jack Fletcher,1885年4月29日-1973年4月25日)海军上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舰特遣舰队指挥官,曾参与大战初期数场重要的航舰部队会战,包括珊瑚海之役,中途岛之役,与东所罗门海之役等。之后调任第十三军区司令与西北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美国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战争过程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发生的时间: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美国,日本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日本8月21日夜,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得知一木支队被歼,非常震惊,这才

  • 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提起孙可望,估计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孙可望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孙可旺的,后来在老家实在是太过于清贫,再加上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是选择参加了起义军,慢慢的因为人比较机灵,而且还识字,所以便被张献忠给收养了,是他手下四个养子里面的老大。这样一来,也就跟着张献忠改姓

  • 孙可望的结局是什么?孙可望为什么与李定国分道扬镳?(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孙可望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深受张献忠的重用。张献忠去世之后,孙可望与李定国一起接手张献忠的势力。随后实行联明抗清政策,成为南明权臣。后来又投靠清朝,协助清朝清缴南明势力,被清朝封为义王。孙可望事三主,张献忠、永历帝、顺治帝,但是最终结局却并不好。若是猜测一二的话,个人认为可能还比不

  • 李定国如果不和孙可望闹翻南明会不会更久?(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李定国和孙可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大义来讲,前者是坚定抗击英雄,而后者最后投降并出卖南明;从大义和道德等方面讲,两者没有可比性,也许有网友会非常不满。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完全以大义和气节来评价一个人,而且就南明这段历史期间,很多人物都是非常复杂的,至少没有人能否定,孙可望前期为抗清做了积极贡献吧。

  • 嘉道中衰发生在什么时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国统治者以少数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使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清朝在乾隆年间之后,吏治迅速败坏,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清朝国势日非。乾隆五十九年,朝鲜使者记录:“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 洪亮吉陈述乾隆末年时说:“士大夫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