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巴比伦行动:巴格达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巴比伦行动:巴格达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3/12/23 7:03:11

1981年6月,以色列发起了“巴比伦行动”(一称“歌剧院行动”,Operation Opera/Operation

Babylon),意在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斯拉克(Osirak)核反应堆。这场行动虽然让以色列遭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严厉谴责,但被众多军事爱者视为军事史的经典故事。

"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伊拉克已经开始发展核计划。到了70年代中期,伊拉克意图从法国与意大利购买核反应堆,但以失败告终,其后几经辗转,才终于成功说服法国政府对伊拉克出售一座研究反应堆关实验室。另外,1973年爆发的赎罪日战争结束后,大规模的石油禁运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法国经济,而法国有20%的石油来自伊拉克,当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为了说服法国当局,提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

"

萨达姆提出的条件包括伊拉克将以当时市场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内每年为法国提供7千万桶原油、伊拉克军方采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法国军火,以及伊拉克对法国两大汽车品牌提出各5万辆汽车订单等。1975年9月,萨达姆亲自前往巴黎签订合。1979年,在法国方面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伊拉克开始在奥斯拉克附近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式核反应堆与一座型试验性质的反应堆。图为以色列政要梅厄夫人,曾担任以色列总理。"

伊拉克的核计划,让以色列极为不安,担心伊拉克会由此成功发展出核武器,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尽管当时的伊拉克已经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并宣称他们只会将核能用于和平用途,且该核反应堆符合国际原能机构的规定,但法国在与伊拉克签署的协议当中同意供应高纯度,武器等级的浓缩铀原料,而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能生产出可用于制作核武器的钚。对此,以色列开始尝试从外交途径解核危机。图为以色列政要。"

当时,担任以色列外交部的摩西·达扬(Moshe

Dayan)先后跟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的员谈判,但以色列无法证明伊拉克将会把核反应堆用作军事用途。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越来越严峻的现实状况迫使以色列最终下定决心要执行“巴比伦行动”。另外,以色列意外购买到了一批美国产的F-16战斗机,并掌握到了关于周边拉伯国家防空系统的重要情报。图最左为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1980年2月,以色列空军挑选出了12名行员,分批前往美国受F-16训练。同时,以色列的相关情报人员取得了关于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大量资料,包括高分辨率的卫照片等。另外,以色列还根据整场行动计划里对现实状况的分析,逐步敲定了行动的各个细节,包括以色列飞机起飞地点、选择炸弹类型等。图左为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

6月,以色列飞行员驾驶14架战斗机从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其翁空军基地出发,其中8架F-16执行轰炸任务,6架F-15A担任护航以及轰炸时的“阻绝战斗巡逻”(BARCAP)任务。此外还有两架双座F-15B担任无线电通讯中继站的工作。这批飞机分成前后3批,以离地只有数十米高的低空飞行。当天大约两小时后,飞机进入伊拉克领空,先后分两波轰炸核反应堆。图为德国前总理于1985年前来访问以色列。"

以色列飞机总共投下16枚炸弹,成功摧毁了目标,伊拉克核反应堆被炸得严重损毁,同时还有10名伊拉克军人和1名法国技术人员死亡。1984年,法国退出了伊拉克的核重建计划。

标签: 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更多文章

  • 巴比伦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鸷鸟将击,先藏其形以色列终于行动起来了,内阁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自然也是一种方案,当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自己的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

  • 巴比伦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1975年以后,伊拉克开始引进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以色列情报机构分析,至1981年底,伊拉克便能生产核武器。以色列对此深感不安:要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慑,必须将其彻底摧毁。为实施这次军事行动,以色列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训练。最高大本营制定了代号“巴比伦行动”的计划,抽调了 14架当时以军装备的

  • 美国海军上将:杰克·弗莱彻,二战期间美国特遣舰队指挥官(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杰克·弗莱彻,海军上将,美国,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法兰克·杰克·弗莱彻(英文:Frank Jack Fletcher,1885年4月29日-1973年4月25日)海军上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舰特遣舰队指挥官,曾参与大战初期数场重要的航舰部队会战,包括珊瑚海之役,中途岛之役,与东所罗门海之役等。之后调任第十三军区司令与西北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美国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战争过程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

  •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发生的时间: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所罗门群岛海战,美国,日本

    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日本8月21日夜,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得知一木支队被歼,非常震惊,这才

  • 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提起孙可望,估计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孙可望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孙可旺的,后来在老家实在是太过于清贫,再加上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是选择参加了起义军,慢慢的因为人比较机灵,而且还识字,所以便被张献忠给收养了,是他手下四个养子里面的老大。这样一来,也就跟着张献忠改姓

  • 孙可望的结局是什么?孙可望为什么与李定国分道扬镳?(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孙可望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深受张献忠的重用。张献忠去世之后,孙可望与李定国一起接手张献忠的势力。随后实行联明抗清政策,成为南明权臣。后来又投靠清朝,协助清朝清缴南明势力,被清朝封为义王。孙可望事三主,张献忠、永历帝、顺治帝,但是最终结局却并不好。若是猜测一二的话,个人认为可能还比不

  • 李定国如果不和孙可望闹翻南明会不会更久?(孙可望投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可望,明朝,孙可望投清

    李定国和孙可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大义来讲,前者是坚定抗击英雄,而后者最后投降并出卖南明;从大义和道德等方面讲,两者没有可比性,也许有网友会非常不满。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完全以大义和气节来评价一个人,而且就南明这段历史期间,很多人物都是非常复杂的,至少没有人能否定,孙可望前期为抗清做了积极贡献吧。

  • 嘉道中衰发生在什么时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道中衰,清朝

    清国统治者以少数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使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清朝在乾隆年间之后,吏治迅速败坏,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清朝国势日非。乾隆五十九年,朝鲜使者记录:“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 洪亮吉陈述乾隆末年时说:“士大夫渐不

  • “嘉道中衰”中的嘉庆帝,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帝,清朝,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嘉道”指的是嘉庆和道光。嘉庆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终其一朝,都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但嘉庆帝的勤奋是一种“懒惰”的勤奋,他高喊守成,标榜“法祖”,死按祖宗的“实录”办事,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仔细的查祖宗的实录,看看类似事件人家怎么处置的,然后自己照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