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的过程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2/11 20:44:22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英:Second Seminole

War)也被称为佛罗里达战争,是美国同美洲原住民塞米诺尔人发生的三次塞米诺尔战争之一。战争于1835年到184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是美国所打的最昂贵的印第安战争。

背景

北美塞米诺尔人反对美国政府欺压政策的战争1845年,佛罗里达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然而,留居的塞米诺尔人仍固守故土,顽强地抵抗白人的进犯。1855年,美国政府发起一次统一行动,搜寻居住在大沼泽地中的几百名印第安人,并将他们驱逐出去战斗规模甚小。最终,美国政府以给经济补偿的办法使顽强的印第安人西迁。

18世纪,许多部族从美国东南部迁往佛罗里达无人居住的土地,这其中包括亚拉巴马人、乔克托人、雅玛西人、优奇人克里克人。克里克人是其中最大的部族,包括上克里克人和下克里克人,包括希奇蒂语的使用者和穆斯科格语的使用者。希奇蒂语使用者的一支米卡苏吉人,迁徙到塔拉哈西附近的米科苏基湖,另一支迁徙到拉楚阿草原(即现在的阿拉楚阿县)。圣奥古斯丁的西班牙人称呼阿拉楚阿的克里克人为Cimarron's,意思是野人或逃亡的人,这可能就是塞米诺尔这个名称的来源。这个名字被应用到佛罗里达的其他部族,虽然这些美洲原住民认为他们自己属于不同的部族。其他在塞米诺尔战争时期生活在佛罗里达的包括西班牙印第安人,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些人据信遗传自卡卢萨人和"牧场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祖先),也可能包括卡卢萨人和克里克人,以及生活在佛罗里达沿岸西班牙、古巴营地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

印第安人为北美的原住民,当西方殖民者刚来到美洲无力生存时,他们曾给予了无私的援助,他们认为白种人是邻居,应是可以共患难的朋友,他们却没想到,这些白人一旦缓过劲来就开始侵夺他们的土地了,印第安人被迫反抗。

史学界一般将16世纪初至17世纪中期称为初期北美印第安战争,这时期的印第安人独立作战,使立足未稳的殖民者们遭到了多次失败,始终未进入北美内陆。17世纪中期至1815年被称为中a期的北美印第安战争,这一时期的印第安人因受西方殖民者的怂恿而参与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为自己树敌不少,内部四分五裂,实力大减,却没得到什么独立自由的保障。

巴黎和约终结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归还东西佛罗里达给西班牙人控制后,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一直不和。美国争议英治时期已经确定的西佛罗里达边界,指责西班牙当局没能阻止生活在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袭击美国,以及藏匿从美国逃跑的黑人奴隶。从1810年开始,美国占领并兼并了部分西佛罗里达。1817年,安德鲁·杰克逊将军领导了一次对佛罗里达的入侵,即第一次塞米诺尔战争。紧接着,美国通过亚当斯-奥尼斯条约于1821年从西班牙手中占有了佛罗里达。现在佛罗里达属于美国,但塞米诺尔人仍然是政府的一个难题。美国同塞米诺尔人签订了穆特里-克里克条约,确定了佛罗里达中部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七个酋长被允许保留在阿帕拉契科拉河沿岸的村庄。

塞米诺尔人慢慢迁徙到保留地,虽然他们被与白人隔离冲突。1815年至1890年被称为末期的北美印第安战争,这期间战争的双方主要为美国人与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最后遭到失败。

经过

美国在第二次独立战争中,印第安人站在英国一方,有2500人协助英国人作战,这时出现了印第安人天才的将领-特姆库塞。他是肖尼族酋长,杰出的讲演家与军事家,天才的组织者。在他的领导下,印第安人空前的团结,军事实力十分强大。1811年秋天,他的兄弟私自作主在蒂普卡鲁之战中使哈里森蒙受重大损失,但同时也损失了当时印第安部落几乎所有的精华。他与英军一起攻陷底特律,俘2500名美军。1813年他率军与英军合作击退美军对底特律的反攻,全歼美军一个旅。1813年10月5日,哈里森率军在泰唔士河边的莫拉维安镇将其击毙。他的死使西北地区英印联盟瓦解,削弱了印第安人的力量。

第二次独立战争时,南方的克里克人还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第二次独立战争后,美国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印第安人自然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一条又一条的法律被制订出来以使白人侵夺印第安人土地合法化,而这些法律的制订却没有争求过印第安人的一点意见,民主在这里受到了最大的践踏。美国总统门罗宣称:无论怎样的方式,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不能将他们(印第安人)包括在我们的体系内。美国于1824年成立了"印第安事务局",迫使印第安人廉价卖出土地,迁移到更贫瘠的土地上去,并驱使移民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

采取的就是种族灭绝政策。

印第安人对美国的灭绝政策进行了猛烈反抗,1825-1827年克里克人与美国对抗了两年。切洛基人打了整整11年。1812年,印第安酋长黑鹰率三百多名战士与一千多名家眷为保卫家乡与美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他的游击战术使美军蒙受了很大损失,最后黑鹰兵败被俘,他义正严辞地说:"我爱我的乡村,我的玉米地,我的人民,我就为这些而战。"俄勒岗地区的卡尤塞人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卡尤塞战争",而规模最大的当数"塞米诺尔战争"。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的结果与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又被人们称为弗罗里达战争,是美国和住在美洲的塞米诺尔人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之中的一场,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美国与印第安发生的战争中最昂贵的一场,那么既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起因又是什么呢?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图片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由于美国占领了大

  • 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简介:美国首位平民出身的总统(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

    安德鲁·杰克逊(1767-1845)Andrew Jackson生卒年月: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总统任期:1829年3月4日——1833年3月4日1833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所属政党:民主党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1767年3月15日─1845年

  • 卡古尔河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卡古尔河战役,俄国

    俄土战争发生到1769年,俄罗斯在德涅斯特罗夫斯科--布良斯克主战场上集中了两个军团:基辅地区的第1军团和第聂伯河、克列缅楚格下游的第2军团。俄罗斯军事会议在1769年制定的军事行动计划时,把基本注意力置于土耳其方面可能采取的积极行动与己方的对抗办法之上。这一年其作战行动的实际进程总的可以归结为霍京

  • 俄土战争背后的隐秘:土耳其难忘的“大国之梦”?(卡古尔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土耳其,西亚,西亚病夫,,卡古尔河战役

    土耳其上月击落俄罗斯战机后,引发两国自“冷战”以来最严重危机。俄方随后对土方迅速出台一系列经济制裁,包括禁止进口某些土耳其食品、叫停前往土耳其的旅游套餐等。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文中,严厉指责土耳其包庇和支持恐怖主义分子。土俄关系何去何从?土俄双方交锋是否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诸位读者,笔者绝

  • 解密:俄土之间发生的十次战争主要争夺什么?(卡古尔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俄土战争,俄罗斯,土耳其,,卡古尔河战役

    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守欧亚大陆,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今天,海峡上除了来往络绎不绝的货轮和载着住在两岸的市民来往通勤的渡轮外,尾随着渡轮等待游客抛洒面包屑的海鸥和绵延在海峡两岸的餐馆、咖啡店早已将曾经的战火和硝烟抹得一干二净。但正如博斯普鲁斯海峡平静的表面下常常暗流涌动一样

  • 1989年发生在捷克的非暴力民主化运动:天鹅绒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此后的20年里,捷共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推进资产国有化,成功地完成了头两个5年计划。同时,捷共政府比苏联政府更强硬地控制本国人民,要求在重要场合必须挂苏维埃旗帜,严格控制人民的各种选举。看似一片祥和的社会,实际上风云暗涌、危机四伏,恐惧感和不信任渗透

  • 天鹅绒革命什么时候发生的?天鹅绒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

    "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民主化革命。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是与暴力革命相对比而来的,指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治制度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亲美化的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广义的"天鹅

  • 布拉格之春这场改革持续了多久?布拉格之春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布拉格之春,捷克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语: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军事行动代号:多瑙河行动,英文:Operation

  • 布拉格之春什么时候爆发的?布拉格之春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语: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军事行动代号:多瑙河行动,英文:Operation

  • 赛约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赛约河之战,成吉思汗

    西征起因成吉思汗占领金朝大部分城池后(参见《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其地便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王国(即今里海、咸海一带。参见《三字经讲记第三讲》)接壤。元太祖十年(1215年),花刺子模国(国王)算端·摩诃末,派遣使节到中都(今北京),晋见成吉思汗,探听蒙古国虚实消息。成吉思汗热诚地欢迎了使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