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俄土战争背后的隐秘:土耳其难忘的“大国之梦”?(卡古尔河战役)

俄土战争背后的隐秘:土耳其难忘的“大国之梦”?(卡古尔河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3/12/5 0:22:36

土耳其上月击落俄罗斯战机后,引发两国自“战”以来最严重危机。俄方随后对土方迅速出台一系列经济制裁,包括禁止进口某些土耳其食品、叫停前往土耳其的旅游套餐等。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中,严厉指责土耳其包庇和支持恐怖主义分子。

土俄关系去何从?土俄双方交锋是否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诸位读者,笔者绝不是一个幸灾乐祸者,并且一直担忧中东形势一再复杂化。现在看来这个担忧并不过分。12月7日,土耳其媒体刊登照片显示,俄罗斯海军一艘战舰俄罗斯大型登陆舰“凯撒库尼科夫”号12月5日驶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甲板上有士兵肩扛火箭发射器。土耳其就有关照片俄罗斯方面表示愤怒,外长梅夫拉特.

卡夫索戈鲁称这一事件是“挑衅”。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该海峡将该城一分为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桥就架在海峡之上,该海峡又是俄罗斯黑海舰队通往世界的唯一海口。两岸悬崖陡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1923年签署的协议,土耳其有义务在和平时期允许所有船只通过该海峡。换言之,俄土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海峡一被土耳其封锁,俄罗斯舰队就成为瓮中之鳖了。

俄罗斯和土耳其竟然翻脸了!

耳其领空,土耳其将其击落,令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尽管土国总统埃尔多安向俄罗斯驾驶员在跳伞后被土军射杀表示抱歉,但拒绝作出道歉。这引起普金及俄国全民震怒。

普金一怒之下,当即揭发土耳其之走极端,是为了保护总统埃尔多安的儿子偷偷运输从“伊斯兰国”(IS)极端组织手中购买的石油走私车队。

这一揭发杀伤力极强,震动整个西方世界。德国和美国媒体也随后揭发IS极端组织和土耳其的石油黑箱作业。

埃尔多安当即否认,并愿以总统乌纱帽来担保,一旦普金拿出真凭实据,立即辞职。两国元首互相对立到这种地步,怎不让人担心。

土耳其是北约集团成员国,这样的反目,岂不增加北约和俄国的矛盾。有意思的是,虽然北约秘书长口头上表示站在土耳其一边,但是北约各国首脑都不愿介入和表态。因为一旦黑买卖石油属实,会给自己造成被动。

醉翁之意不在酒

埃尔多安老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又派坦克兵团直接开进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地区,说是为了加入反IS极端组织的战斗做演习,遭到伊拉克政府的严重抗议。伊朗副外长阿米尔6日也为此提出严重警告并表示,这一行动未经伊拉克政府批准,不仅无助于打击恐怖主义,反而会造成动荡和威胁到整个地区的安全。

德国电视一台12月6日声称,土耳其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目前已经进入冰河期,现在又把土耳其坦克开至伊拉克北部,并拒绝撤出,是“醉温之意不在酒”,是否有意借中东当前的复杂形势,展现出其蠢蠢欲试,再次实现“中东大国”梦。

俄罗斯媒体“联邦新闻社”

说得更露骨了。他们引述俄中东问题研究所所长萨塔诺夫斯基的话称:“实际上,埃尔多安让土耳其加入打击利比亚的西方阵营,并且派兵进入伊拉克及叙利亚,借用恐怖分子或者各种机会的动乱,彻底推翻这些国家的政权,具有恢复奥斯曼帝国的野心。”

德国新闻网6日称,土派兵进入北伊拉克,说是打击IS联盟,实际上是防备伊拉克的库尔德宿敌,使自己走向更被动的境地。此外,伊拉克政府可能已不再信任北约盟军,更加偏向以俄罗斯为主的反恐联盟。

《纽约时报》5日引述约旦政治分析人士索维尔的话称,土耳其出兵伊拉克,可能会在这一地区掀起一场新的战争和动荡。

笔者不愿偏向哪一方

笔者是个局外人,虽然学过世界史,但对俄罗斯、土耳其的历史渊源和矛盾知之甚少,而且也不愿意随便偏向哪一方。

笔者最近比较同情俄罗斯的遭遇,觉得欧洲各国因为东西乌克兰内乱和克里米亚重返俄罗斯,给俄罗斯一再施加经济封锁的压力,是否有点过份?背后显然有美国挑动的阴影。现在土耳其忽然也加入进来,使俄罗斯雪上加霜,这岂不是趁火打劫?所以,普金更恨之入骨。

不过,令笔者不解的是,俄罗斯明知自己当前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经济捉襟见肘,极为困难。按理说,在土耳其总统已经公开表示愿缓和土俄紧张局势,理应顺水推舟。这符合中国的《孙子兵法》。

可是普金不顾一切,与土耳其反目为仇对着干。这恰恰符合了西方人普遍的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脾性,跟你豁出去了。但里面是否还有其他难言之隐?历史上的仇隙又翻出来了?

温古而知今

为此,笔者开始翻阅了一些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的历史资料。没想到,在这近千年的历史潮流中,仅仅中亚和俄罗斯的关系史会如此复杂。

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中亚各国的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地域冲突、经济利益冲突以及政治演变会那么激烈,战争从未断过。仅仅俄国沙皇的统治时代,俄国统治者的扩张野心、民族侵略、经济霸权就罄竹难书,种下了极深的仇恨种子。

即使在上世纪的苏维埃时代,“斯大林主义”的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少数民族欺压、歧视,强迫他们迁移到西伯利亚、全国通说俄文,不知造成多少民族仇恨。

地处西亚的土耳其、伊朗,在地理上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毗邻,历史联系非紧密。

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的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属突厥语系,与土耳其语近似,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邻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历史上土耳其、伊朗、俄罗斯为争夺外高加索地区曾经多次发生过多次战争。最终的胜利者是俄罗斯。

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进军”

16世纪,外高加索地区成为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与波斯(伊朗)争夺的对象。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进军”使沙皇俄国也成为一个“竞争者”。

由于俄罗斯一度遭到土耳其的进攻,波斯与俄国终于订立了城下之盟。总之,三方围绕外高加索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

1828年至1829年,沙俄虽然夺得了外高加索,吞并了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阿塞拜疆和外高加索地区,试图把大俄罗斯主义强加在他们身上,但当地土著居民依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就人种、风俗来说,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民族更接近波斯人和突厥人。

土耳其挖墙脚?

历史是不饶人的,一百多年过去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的虚弱,苏联加盟共和国有更多自主权,中亚细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土耳其的关系又开始密切了。

尤其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土耳其大张旗鼓地和这些国家立即建立外交关系,大力投资,帮助他们建国,俄罗斯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视和研究,竟然还有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怪罪土耳其插上了一脚。

至于普金是如何想的,他自己从来没有暴露过,但对土耳其的重新崛起存有戒心是很自然的。

何况土耳其这个国家也不是省油的灯,历史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突厥人所建立。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

自东罗马帝国被消灭后,奥斯曼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奥斯曼帝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奥斯曼君主视自己为天下之主。

自15世纪始至19世纪止,是唯一的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由于19世纪初,欧洲国家发生工业革命,土耳其趋于末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心中是不服气的。

土耳其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笔者不久以前访问过土耳其,对那里的经济崛起印象极深。

最近十年来土耳其的家用电子产品与电器为欧洲最大制造商。

纺织及服饰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铁路、公路)业都是欧洲国家的佼佼者。建筑业则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天然资源土耳其居世界第10,现产约有60种矿产。

土耳其航空公司现在已开通通向全世界的国际航线。

当前的总统沾沾自喜,趾高气扬,把功劳和自己的能力联在一起,不可一世。是不是埃尔多安总统真像一些媒体所猜想的,想恢复土耳其过去的霸权地位?笔者表示怀疑,但不甘人后是肯定的。普金又作何想?

最近土俄的骤然交恶,令世界许多政要一下难以理解到底是为什么?双方都在想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难以相信,土耳其和俄国真会因此发生大战。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文章

  • 解密:俄土之间发生的十次战争主要争夺什么?(卡古尔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俄土战争,俄罗斯,土耳其,,卡古尔河战役

    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守欧亚大陆,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今天,海峡上除了来往络绎不绝的货轮和载着住在两岸的市民来往通勤的渡轮外,尾随着渡轮等待游客抛洒面包屑的海鸥和绵延在海峡两岸的餐馆、咖啡店早已将曾经的战火和硝烟抹得一干二净。但正如博斯普鲁斯海峡平静的表面下常常暗流涌动一样

  • 1989年发生在捷克的非暴力民主化运动:天鹅绒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此后的20年里,捷共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推进资产国有化,成功地完成了头两个5年计划。同时,捷共政府比苏联政府更强硬地控制本国人民,要求在重要场合必须挂苏维埃旗帜,严格控制人民的各种选举。看似一片祥和的社会,实际上风云暗涌、危机四伏,恐惧感和不信任渗透

  • 天鹅绒革命什么时候发生的?天鹅绒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

    "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民主化革命。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是与暴力革命相对比而来的,指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治制度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亲美化的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广义的"天鹅

  • 布拉格之春这场改革持续了多久?布拉格之春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布拉格之春,捷克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语: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军事行动代号:多瑙河行动,英文:Operation

  • 布拉格之春什么时候爆发的?布拉格之春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语: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军事行动代号:多瑙河行动,英文:Operation

  • 赛约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赛约河之战,成吉思汗

    西征起因成吉思汗占领金朝大部分城池后(参见《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其地便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王国(即今里海、咸海一带。参见《三字经讲记第三讲》)接壤。元太祖十年(1215年),花刺子模国(国王)算端·摩诃末,派遣使节到中都(今北京),晋见成吉思汗,探听蒙古国虚实消息。成吉思汗热诚地欢迎了使团成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战败的德国如何面对三国的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美国,英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英国、法国来说,虽然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各自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英国不止损失了海外殖民地,还眼睁睁的看着美国崛起。对于英国而言,内心无疑是郁闷的。法国也同样不好过。战争的爆发地点是在法国本土,法国不止损失了财物,大量的平民也在战争中牺牲。这使得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都没有太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是为何实力大增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参战各国坐下来清点得失的时候,大部分国家都沮丧的发现,自己损失参战。美国似乎是个例外。他们在一战结束后,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仍然比不上英国、法国,但依然可以肯定,美国在一战中捞到了不少油水。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何实力大增?第

  • 关于出河店之战的评价如何?对女真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出河店之战,金国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十一月,阿骨打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阿骨打乘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及缴

  • 出河店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出河店之战,金国

    公元1114年(辽天庆四年)久被辽国欺侮早有反辽之心的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伐辽先行进攻辽控制女真人的最前哨———宁江州一举获胜打开了伐辽的通道。辽天祚帝从各路调集兵力7000人,号称10万余众引兵屯出河店(今肇源县茂兴勒勒营子古址)打算从松花江北岸进攻女真军一举消灭阿骨打。阿骨打得知辽兵集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