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刀会起义女首领周秀英的结局是什么?死时年仅19岁

小刀会起义女首领周秀英的结局是什么?死时年仅19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2/1 6:13:36

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关于周秀英之死有多个版本,有种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之战中被杀死,尸体被剥光了示众;有说法指周秀英在突围中战马被洋枪队打死,其坠马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有说法指周秀英逃走时躲在一床铺底下,被清军拖出斩首(或凌迟);更有说法指周秀英潜往宁波削发为尼。

小刀会的女将并不止周秀英一人,她只是其中名气较大的一个,所以在突围的过程中有数名女将战死也是很正的事。

周秀英首级的悬赏价格非常高,据称有500两白银,因此清军每杀死一名女将都希望她是周秀英,这一点从丽川的牺牲过程可以得到旁证:当时刘丽川被杀的消息不断传来,不断有人将“刘丽川”的首级送至清军大营领功。

据约翰·斯嘉兹《在华十二年》的记载,当时刘丽川一天之内被“斩首”了五次,故此有多个周牺牲的版本并不奇怪,而清军在入城后又滥杀无辜冒功,甚至连死人都掘出来充数,估计那位“终于被发现躲藏在一床铺底下,立时被拖出来斩决。”的小刀会女将弄不好只是一位倒霉的良家妇女而已。

周秀英的人物简介

周秀英,亦作周秀成,江苏省青浦白鹤塘湾(今上海青浦)人,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著名女首领,善使大刀,起义失败后战死(一说兵败被擒,被清军凌迟处死)。

周秀英自幼练武,精于刀法;清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知县龙光还限期追征已豁免的钱粮,激起民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地保)带领下,青浦农民群起武装抗粮;同年9月,连续击退清军的进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鹤江一仗,打得清军落花流水;乡民歌颂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次年春,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与嘉定南翔农民秘密组织罗汉党联合,并得到上海小刀会刘丽川的帮助,举行嘉定起义,于八月初三(9月5日)占领嘉定。

农民起义军先后攻下嘉定、上海、南汇、川沙、宝山、青浦6座县城,并改用太平天国年号;清廷调动苏、松两地驻军进行反扑,连攻青浦,农历八月二十日(9月22日)城陷,周立春力竭被俘,英勇就义。

周秀英与罗汉党耀率部分义军撤至上海,继续同清军作战,被推为女将军;青浦、宝山等县城失守后,清军围攻上海,周秀英小刀会将士坚守上海县城18个月,屡立战功。

咸丰四年一次战斗中,周秀英率200余义军由上海城内冲出,大败清军,当时观战之人称其“辟易千人”,外国记者在做报道时也称“她们真的和古希腊亚马孙女将一样地勇猛和果敢”;清军勾结英、法侵略者在上海城四周建筑围墙,围困义军;义军处于断粮困境,于咸丰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从上海城西门突围,周秀英率部且战且撤,在虹桥附近牺牲(一说周秀英奋勇冲阵,在敌军追到时又“立马横刀,力战追兵,不幸马踬被执”,周秀英被生擒活捉后在上海被凌迟处死,死时年仅19岁)。

标签: 小刀会起义清朝

更多文章

  • “书同文”可以理解,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车同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书同文”,车同轨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始着手改革旧制,开始秦帝国的新气象。其中除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之外,最重要的三条改革内容就是“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就是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规范。统一文字和道德规范都很好理解。都是为了维护统一在政治文化上的举措。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统一车轨的轨距呢?一直以来

  • “车同轨”“书同文”究竟谁更重要?秦始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秦始皇,车同轨

    实在抱歉,又要标题党了。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是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秦始皇用“车同轨”让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制,此举保证了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最有效地运转,从而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马车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对于什么人坐什么车有着严

  • 秦朝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统一,车同轨

    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最早出现“车同轨”记

  • 揭秘历史上秦始皇东巡的三个真实目的(秦始皇巡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始皇巡游

    每个人做事都会带有自己的目的性,比如吃饭是为了生存,旅游是为了散心、增长知识,工作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失去了目的,在做一件事请的时候人往往会丧失激情,迷失方向,甚至于半途而废。一般人尚且如此,秦始皇作为一统天下的皇帝,他所下的毎一个决定、颁布的每一个政令都带有更深层次的意味。在完成一统大业之后,秦始

  • 秦始皇东巡了几次 分别是哪些地方(秦始皇巡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秦始皇巡游

    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第一次将国家进行了统一,有效的实施全国管理,解决了度量衡的统一,可谓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一番盛世。那么在秦始皇登基为皇帝之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东巡都去了哪些地方?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意义在哪里?秦始

  • 秦始皇东巡过几次?东巡是为了求不老神药吗(秦始皇巡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东巡,秦朝,秦始皇巡游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第一次将国家进行了统一,有效的实施全国管理,解决了度量衡的统一,可谓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一番盛世。那么在秦始皇登基为皇帝之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东巡都去了哪些地方?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意义在哪里?历史上曾经将秦始皇

  • 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的过程持续了多久?罗马尼亚起义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爆发了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德国在东南欧的防御体系。罗马尼亚在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民主的联合政府。"八·二三"起义标志着罗马尼亚人民革命的开始,为以后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开辟了道路。后来1944

  • 为什么会爆发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爆发了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德国在东南欧的防御体系。罗马尼亚在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民主的联合政府。"八·二三"起义标志着罗马尼亚人民革命的开始,为以后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开辟了道路。后来1944

  • 1989年的罗马尼亚剧变——齐奥塞斯库夫妇之死(罗马尼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起义

    12月22日一个新的政党——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成立。它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后由一些罗马尼亚头面人物组成的,也是当时在罗马尼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行动的策划和组织者。救国阵线的主要领导人伊利埃斯库,他原来是罗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因与齐奥塞斯库意见不一,1971年被齐奥塞斯库解职。齐奥塞斯库死后他当选为罗马尼亚总

  • 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罗兹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德国,德军统帅,罗兹战役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1849年12月6日一1945年10月8日),德国统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1869年入伍,曾参加普法战争。后任步兵第十七军军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东线第九集团军司令,因对戈尔利采的突破大败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