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扎克雷起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扎克雷起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4/2/3 19:36:38

1358年五月,法国北部的农民正在田间辛勤地插秧、除草,没想到太子在这农忙的节骨眼上发出了紧急的命令,要农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去围攻巴黎,并要求巴黎附近的各县加紧修筑工事,筹集军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法国国王约翰二世在与英国军队的一次交战中惨败被俘,英国乘机法国索取巨额赎金。王太子为了赎回国王,征集战费,大搞独裁,引起了巴黎市民的暴动,市民们将太子逐出了巴黎,为了镇压市民的暴动,太子就发出了这个命令。

谁知命令在农村一传开,农民们的愤怒像火山般爆发了。一个名叫吉约姆·卡尔的农民率先站出来,向农民发出号召:“农民兄弟们!是谁把我们法国弄得一团糟?是万恶的英国人!他们烧我们的村子,杀我们的人民,要我们赔款;而王太子那帮贵族也不是好货!他们是狗,英国人是狼,现在狗和狼要吃我们这些羊了!我们要把他们统统杀死,不留一个,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兄弟们,拿起武器来吧!”人群中立即爆发出雷霆般的怒吼:“消灭一切贵族,坚决不留一个!”参加起义的人数很快发展到十几万。卡尔将他们组织成几支部队,指挥他们四处攻打贵族、领主的堡垒和宅第,杀死大大小小的贵族成员,捣毁他们的住处,焚毁他们的田契、帐簿。许多贵族、领主望风而逃,犹如丧家之犬。起义军一边战斗,一边扩大队伍,沿途吸收了大批的城市贫民。

领导巴黎市民起义的商会会长艾田·马赛闻知农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喜过望,赶忙请求农民军作外援。这样,城乡的起义力量汇合起来了,声势更壮大了。从惊惶失措中慢慢清醒过来的封建贵族、领主,这时也迅速联合起来。其中有一个名叫“恶人”的大贵族查理,他曾经想和太子争王位,便首先带头起来镇压起义军,他纠集了一支军队向起义军恶狠狠地扑了过来。与此同时,英国的封建领主在他们法国亲戚的请求下,也派兵前来与起义军作战。

一次,起义军探知300多名贵族妇女逃到了摩城,其中还有王太子的妻子。9千多起义军向那里进发,当他们兵临城下时,城里的贫民打开城门迎接他们,贵族妇女躲在城里一座河流环绕的坚固堡垒里,看见农民们手持铁钗、棍棒跑来攻打堡垒,她们惊恐万状地尖叫着:“扎克雷来啦!‘扎克雷’来啦!”

6月10日,卡尔在博韦附近的麦罗,集中了起义军的主力,准备与“恶人”查理的军队决一死战。不料艾田·马赛在这紧急关头竟背叛了起义军,他害怕农民的行动会损害他的利益,所以在运粮道路被打开,大批粮食运进城以后,就断然下令与起义军一刀两断。但是,农民们毫不畏惧,他们共有7千人,排列成整齐的阵形,持着比较精良的武器,随时准备与查理血战到底。

老奸巨猾的查理当时只有一千多人,他看到起义军秩序井然,威武雄壮,不敢硬拚,于是便玩了一个诡计,邀请卡尔进行谈判。卡尔轻信了他的花言巧语,亲自到查理军中谈判。不想恶人查理竟背信弃义地将他扣留起来,严刑拷打,并将烧红的铁环作为王冠在他的头上,卡尔就这样被折磨至死。查理趁着起义军失掉领袖之机,率军一哄而上,打散了起义军,将各地起义军同妇女小孩杀死两万余人。

当太子查理命令切断通往巴黎的一切道路时,封建主便在城市周围的城堡中进行战争准备。修筑城堡防御工事的各种工作全落在农民身上。1358年5月25日,农民自发地消灭了一队掠夺当地农民的查理的士兵,事后农民决定拿起武器反抗封建主。起义在巴黎以北的博韦省圣勒代瑟朗镇开始,很快波及到巴黎附近、毕伽第和香槟等地,进而席卷了法国北部绝大部分地区,起义人数多达10万人。参加起义的除农民外,还有手工业者、小商人、贫苦教士以及个别小领地的贵族骑士。尽管起义事先未经考虑成熟和订出计划就开展起来,但人数众多的起义军仍然捣毁了城堡,杀死了被俘的贵族,焚烧了记载徭役的契约。起义者没有成的纲领,他们的口号和信念是:“消灭一切贵族,一个不留!”

博韦地区的起义规模最大,拥有人数约6000人,起义领袖是富有军事经验的吉约姆·卡勒,他是博韦区麦洛村人。他的一位副手曾是宗教骑士团谙熟军事的骑士。他们将起义军每10个人编成一个小队,10个小队合编为一个中队。各中队长直接由吉约姆·卡勒指挥。富有智能、远见,为起义农民尽忠到底的吉约姆·卡勒十分清楚地懂得,分散和装备不良的农民非需要市民作为强有力的同盟者,所以极力设法与领导巴黎市民起义的艾顿·马塞取得联系。他派遣代表团到巴黎去请求援助,并且马上向康边进发。但是,富裕的市民没有让起义的农民通过,在桑利斯和亚眠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扎克雷”的意思是“乡下佬”,这是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这次起义也由此而得名。正当贵妇人们惊叫呼救之时,一位英国领主带着一大批卫士赶到了,他们都配备着精良的武器,看见农民们正喊声震天地攻打城堡,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了袭击。农民们一来没有提备,二来队伍又排列得过于集中,再加上武器不好。起义军中出现了巨大的骚动。他们蜂拥着向后撤退,互相践踏。而躲在防御物后面的法国贵族、骑士又乘势冲击,举刀狠砍农民军。农民军在慌乱中节节败退,一路遭到血腥屠杀。后来,贵族、骑士们砍杀累了,就把农民军一群一群赶到河里淹死。这一天,“扎克雷”被杀害的人达7千多。贵族、卫士们回城后又放火烧城,把城里的贫民全部杀光。

十分明显,掌握了城市管理权的富裕市民为了击破邻近的封建主城堡和对太子查理施加压力等,是不反对利用农民运动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但是这些市民们不敢与起义农民结成同盟,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和财产受到损失,害怕革命运动发展,因而极力阻碍运动。他们宁肯在统治阶级让步以后,与其结成同盟,而不愿意和革命的人民结成联盟。只有市民中的贫穷阶层同情农民,在博韦和其它小城市支持起义者。但是由于贫穷的市民在城市中处于依附的地位,城市的政策不由他们来决定,没有能力向起义军提供太大的帮助。

艾顿·马塞完全采取了城市富裕市民阶层对起义农民的态度。一方面,他和农民起义队伍取得了联系,请求他们破坏封建主在塞纳河和瓦斯河之间修筑的阻碍粮食进入巴黎的工事,并派遣了一支约300名的巴黎人队伍去援助农民。另一方面,他却在吉约姆·卡勒急需兵力的时候,调回自己的队伍,而使农民暴露在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前。

由于贵族在起义初期突然被吓得不知所措,只顾四散奔逃,所以农民起义能够那样迅速地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来所有反动势力都联合起来。原想利用法王约翰被俘之机攫取法兰西王位的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与法国处于交战状态的英国封建主,都来帮助法国统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太子查理的骑士军和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的军队奉命出动。6月8日,吉约姆·卡勒农民起义军主力在麦洛村附近与“恶人”查理的骑士军精兵约1000人遭遇。吉约姆·卡勒正确地判断,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战斗,农民是无法得胜的,于是动员农民向巴黎进发。但是,农民没有听从他们领袖的劝告,声称他们决不后退一步。因此,吉约姆·卡勒将农民起义军部署在能控制周围地区的山地上,用马车筑起一道围障,将弓弩手配置在第一线,并将一支600人的骑兵队留作预备队。在起义军高昂的斗志及强大的阵容面前,骑士军几天内不敢向农民起义军发动进攻,转而施用诡计。“恶人”查理假意邀请吉约姆·卡勒进行谈判,订立停战协议。吉约姆·卡勒没有以人质保证自己的安全,轻信赴会,被背信弃义的“恶人”查理扣留。封建主的军队乘农民起义军中无主,发动猛攻。失去领袖的农民起义军抵挡不住铁甲骑士的突然打击而溃败。

统治者到处对农民进行血腥镇压,到6月24日为止,残杀农民达2万多人。两个月后,直到贵族们唯恐没有人给他们收割庄稼,对农民所进行的血腥镇压才算停止。吉约姆·卡勒遭受酷刑后壮烈牺牲。扎克雷起义终于失败了,此后,巴黎市民的起义也以失败而告终。

标签: 扎克雷起义法国

更多文章

  • 扎克雷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扎克雷起义,法国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反贵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4世纪,由于

  • 百年战争后扎克雷起义:法国推翻封建制的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国,扎克雷起义,封建制,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 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法国农村的阶级矛盾在14世纪已经达到极端尖锐的地步。货币地租盛行,封建主的贪欲日益扩大,无休止地提高租

  • 揭秘:晋阳起兵时李渊是否真的被“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唐朝,晋阳起兵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广大“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最终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大隋朝摇摇欲坠。此时,太原的李氏集团开始起兵,迅速攻克长安,翦灭群雄,建立唐王朝。李氏集团行动的起点就是晋阳起兵,关于“晋阳起兵”《新/旧唐书》记载得十分清楚。我们来看看

  • 唐末农民战争历史意义是什么?唐末农民战争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末农民战争,唐朝

    唐朝末年,社会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政治的腐朽和连年的战争,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皇帝、官吏、藩镇,僧侣,地主、富商霸占了绝大多数土地,藩镇割据和战争越演越烈,使统一的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尽管如此,唐朝政权还是向农民催征砠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基础上,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公元八七

  • 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是唐亡的根源吗?唐末农民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末农民战争,唐朝

    唐懿宗即位不久,大中十二年(859年)十二月,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揭开了唐未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在唐朝军队的镇压下,起义于咸通元年(860年)七月失败。咸通九年(868年)又爆发了庞勋领导的桂州戍卒兵变,他们北归,直攻入徐州,大批农民加入,使兵变转变为农民起义,并控制了淮北、淮南广大地区,起

  • 唐末农民大起义谁领导的?大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唐末农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唐末农民战争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中和四年(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先后长达25年之久。唐宣宗李忱时期,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的矛盾日渐突出;战争不断,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兼并集中,赋税逐年繁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农民大量逃亡,被

  •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一生最大的败仗,彻底让他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仁贵,唐朝,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为了扭转在西域、河西一带的不利局面而主动向吐蕃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前,唐高宗特意从朝鲜半岛上抽调了一代名将薛仁贵(薛仁贵曾担任安东都护府都护)担任此次西征的主帅。自建国以来,唐朝已经攻灭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西域诸国,击败吐谷浑汗国。长期处于胜利状态下的唐军十

  • 十万唐军大非川之战全军覆没!不是输给40万吐蕃军队,那他们输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非川之战,唐朝

    公元7世纪30年代,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而大唐的国势却在这十余年中日益衰竭,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对周边各藩属

  • 镇南关大捷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打响的 镇南关大捷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光绪,广西,法国,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历史背景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

  • 揭秘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留青史的名将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镇南关大捷的油画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意图在让越南脱离中国的保护,从而使之沦为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