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谢司起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谢司起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5 更新时间:2024/1/19 8:07:53

谢司起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后的1786年至1787年,美国农民军资产阶级军队在马萨诸塞州爆发的战斗。

独立战争中一些大资产阶级利用战争困难大发横财,战后农民生活陷入困境。1786年发生了由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谢司是参加过独立战争的老兵,战后解甲归田,生活穷困。1786年秋他与路克·伊一起在康科德集合一批武装农民,准备攻打波士顿。起义者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债务和惩罚穷人的法庭。政府很快派军队前去镇压,起义队伍被打败,撤出马萨诸塞。不久起义者重旗鼓,发展到15,000人。统治阶级急忙召开会议研究对策。1787年1月政府为争取时间,决定与起义者谈判,致使起义军松懈。当政府援军开到时,政府立即停止谈判并下令进攻,包围了起义队伍。谢司突围逃出,但起义军已大伤元气,无法继续战斗,最后以失败告终。

丹尼尔·谢司(Daniel

Shays,1747年-1825年),或译丹尼尔·谢伊斯,美国起义者、军事家。马萨诸塞州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军官,战功卓著。战后任一些政府职务,但马萨诸塞州的经济危机开始后,他和一些其他农民被迫背负债务,又被政府错误的政策压迫。1786年,他领导农民策动了谢司起义,1787年攻占军火库,起义被镇压,他逃到佛蒙特州,后被逮捕判处死刑。他请求州长约翰·汉考克特赦他,州长同意后他去纽约,1825年在纽约逝世。在他的生活中,他绝不容许他人描绘他的肖像,因此他的真实相貌仍然不明。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积极参加战争的农民不仅没有改善生活,反而更处于困境,各种税收纷纷而来,马萨诸塞州的税收竟多达农民收入的1/3。欠债欠税的农民被迫起义。

由于起义军缺乏斗争经验,相信敌人的和谈骗局,1787年1月25日,起义军被镇压,谢司和其他13名战友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

后来新英格兰及其他地区人民纷纷起义和抗议,改判为终身监禁。

而谢司则得到州长汉考克的特赦,移居纽约,同时在之后的日子里每月获得200美元的独立战争退休年金。他一直活到了1825年,享年78岁。

谢司起义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比较大,美国建国后一直是松散的各州自治,有13年没有国家领导人。谢司起义促使华盛顿复出,担任美国首任总统,并修改宪法,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没有谢司起义,今日的美国可能更像松散的欧盟。

标签: 谢司起义美国

更多文章

  • 谢司起义失败:领导者穷困潦倒还被终身监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谢司起义

    谢司起义是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场战争,不过这场起义却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到底谢司起义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谢司起义的读物关于谢司起义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根据资料显示,美国独立战争后,积极参加战争的农民的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战后带来的是各种农民苦不堪言的税收,这些税收已经占据了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 扎克雷起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扎克雷起义,法国

    1358年五月,法国北部的农民正在田间辛勤地插秧、除草,没想到王太子在这农忙的节骨眼上发出了紧急的命令,要农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去围攻巴黎,并要求巴黎附近的各县加紧修筑工事,筹集军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法国国王约翰二世在与英国军队的一次交战中惨败被俘,英国乘机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王太子为了赎回国王

  • 扎克雷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扎克雷起义,法国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反贵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4世纪,由于

  • 百年战争后扎克雷起义:法国推翻封建制的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国,扎克雷起义,封建制,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 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法国农村的阶级矛盾在14世纪已经达到极端尖锐的地步。货币地租盛行,封建主的贪欲日益扩大,无休止地提高租

  • 揭秘:晋阳起兵时李渊是否真的被“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唐朝,晋阳起兵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广大“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最终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大隋朝摇摇欲坠。此时,太原的李氏集团开始起兵,迅速攻克长安,翦灭群雄,建立唐王朝。李氏集团行动的起点就是晋阳起兵,关于“晋阳起兵”《新/旧唐书》记载得十分清楚。我们来看看

  • 唐末农民战争历史意义是什么?唐末农民战争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末农民战争,唐朝

    唐朝末年,社会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政治的腐朽和连年的战争,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皇帝、官吏、藩镇,僧侣,地主、富商霸占了绝大多数土地,藩镇割据和战争越演越烈,使统一的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尽管如此,唐朝政权还是向农民催征砠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基础上,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公元八七

  • 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是唐亡的根源吗?唐末农民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末农民战争,唐朝

    唐懿宗即位不久,大中十二年(859年)十二月,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揭开了唐未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在唐朝军队的镇压下,起义于咸通元年(860年)七月失败。咸通九年(868年)又爆发了庞勋领导的桂州戍卒兵变,他们北归,直攻入徐州,大批农民加入,使兵变转变为农民起义,并控制了淮北、淮南广大地区,起

  • 唐末农民大起义谁领导的?大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唐末农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唐末农民战争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中和四年(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先后长达25年之久。唐宣宗李忱时期,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的矛盾日渐突出;战争不断,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兼并集中,赋税逐年繁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农民大量逃亡,被

  •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一生最大的败仗,彻底让他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仁贵,唐朝,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为了扭转在西域、河西一带的不利局面而主动向吐蕃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前,唐高宗特意从朝鲜半岛上抽调了一代名将薛仁贵(薛仁贵曾担任安东都护府都护)担任此次西征的主帅。自建国以来,唐朝已经攻灭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西域诸国,击败吐谷浑汗国。长期处于胜利状态下的唐军十

  • 十万唐军大非川之战全军覆没!不是输给40万吐蕃军队,那他们输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非川之战,唐朝

    公元7世纪30年代,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而大唐的国势却在这十余年中日益衰竭,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对周边各藩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