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赵高是个奸臣,但不一定是个太监!(赵高专政)

历史上的赵高是个奸臣,但不一定是个太监!(赵高专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4/1/16 13:27:38

赵高一提到,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个“指鹿为马”,“沙丘政变”的宦官,给人留下了一个歹毒,凶残的形象,不可否认的是,赵高的出现加速了秦王朝的崩塌,但是赵高到底是不是一个太监呢?很多史学家对此产生了质疑,他们纷纷考证,赵高是一个文武全才,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呢?

第一,赵高在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担任了“中车府令”,这个官职在当时是管理皇上车舆和玺印的,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兼司机,由此可见,赵高的骑术在大秦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且赵高的书法仅次于丞相李斯,更加精通于律法。他正是靠这些技艺和他的圆滑行事风格,让他从一布衣走向了权倾朝野的道路。秦始皇更是派他作为秦二世的老师,秦始皇选的老师肯定是帝国数一数二的人物,这也是证明赵高是文武全才的佐证。

那么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赵高是太监呢?第一史书中记载赵高是宦臣,第二赵高生于隐宫。

但是根据最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中“宦”的意思是在宫廷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就是相当于亲近侍卫和太监是两码事,当时的“阉人”定义很清楚就是他家熟悉的太监。此外赵高兄弟生于隐宫,似乎也在说赵高是一个太监,隐宫一词大家可能不熟悉,东汉以后一位为史记作注解的人士,借题发挥故意将隐宫的宫解释为宫刑,一直流传到唐代,赵高是太监渐渐的在人们心中慢慢固化了。但是还是在张家山汉墓中,隐宫的意思就是城古代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和宫刑没有关系。

即使赵高不是太监,但是也掩盖不了他在始皇帝死后的,专政迫害扶苏蒙恬,李斯等等帝国的人才。最没有争议的是赵高是一代奸臣。

历史上的赵高一直被认为是个太监,事实上赵高并不是一个宦官。《史记

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这是赵高被误解为宦官的重要原因。然而,研究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就会知道,"宦”其实就是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的人,相当于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宦籍,其实就是登记出入宫门的小册子。秦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的用语,都没有太监的含义。当时,被去势后的男人被称为"奄([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奄(阉)。,定义非常清楚。赵高是皇帝的亲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势的宦阉。

赵高,本为赵国贵族,后入秦为宦官(并非太监),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王政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中病倒。秦始皇感觉自己大限将到,他想立长子扶苏,于是招来赵高,但赵高想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二世胡亥为帝,他假意允诺了嬴政,暗中扣了遗诏。最后与丞相李斯密谋,拟定了假召书,立了胡亥为帝,又设计令扶苏自裁!赵高开始了真正的翻云覆雨,只手遮天!先拿蒙氏兄弟开刀,又密谋杀掉了胡亥的十二个兄弟,将十名公主碾死于杜邮。又杀掉了不少直言进谏的大臣。随着权利的不断扩大,赵高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又看上了丞相之位,设计杀害了李斯!李斯死后,赵高几乎成了太上皇,就有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指鹿为马的典故。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大秦的江山已摇摇欲坠。赵高还想着的当皇帝呢,随即密谋杀害了秦二世。自己准备登基是,看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于是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扶苏长子子婴。子婴知道赵高害死了自己的父亲,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于是便与自己的贴身太监韩淡密谋斩出赵高的计划。原来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位。等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太监韩淡手疾眼快,一刀将他砍死。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

标签: 赵高赵高专政

更多文章

  • 赵高专政对秦朝造成巨大损害,随时可能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高专政

    赵高专政的三年,是好事不做而坏事做尽的三年:非但“葬”始皇骊山和“覆土”骊山时,暴殄天物,极尽奢汰;而且利用窃取的权力,大量聚敛财富,化公为私,致使赵高“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另外,赵高为了完全控制二世胡亥,恣二世胡亥之所为,“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不惜血本地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骊山未毕

  • 沙丘之变: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处死扶苏拥立胡亥(赵高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亥,扶苏,李斯,赵高,秦始皇,赵高专政

    秦始皇很厌恶谈论“死”,因此群臣中没有人敢于提关于死的事。待到他病势更加沉重时,才命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诏书已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处,没有交给使者送出。秋季,七月,丙寅(二十日),始皇在沙丘宫平台驾崩。丞相李斯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唯恐各

  • 赵高是谁 历史上的赵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赵高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高,赵高专政

    赵高最开始只是秦国的一个小小的宦官,他的任务是服侍始皇帝。关于他进入秦宫的说法历来纷杂。赵高是赵国的宗室远亲,也算半个贵族,但是在赵国灭亡之后,众多兄弟都被施以宫刑,其母受刑戮。这才进入的秦宫,也有一种说法是赵高不是宦官,传为宦官实属后世误传。赵高,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赵高是秦国的权臣,在秦始

  • 赵高:从底层爬上权利顶端导致秦国加速灭亡(赵高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高,赵高专政

    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囚犯的地方。赵高兄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神话》赵高剧照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就让他任中车府令,管皇帝的车马,并且还让赵高教胡亥断案。赵高本就是个察

  • 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 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赵高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高指鹿为马,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赵高专政

    秦二世胡亥时期,特别是李斯逝世后,赵高成了秦国的丞相之后,他野心勃勃,不甘于屈居人下,成天想着篡夺帝位,但是赵高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朝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向着赵高的。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来判断哪些人是反对他的。一日朝堂之上,赵高牵来了一头鹿,说是得了一匹千里马,要进献给陛下。胡亥虽然年幼,但不

  • 西汉开国诸臣,绝大多数起自布衣(布衣将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布衣将相

    西汉开国诸臣,绝大多数起自布衣。“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总结汉初政治结构,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

  • 汉朝的布衣将相,他们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布衣将相,刘邦,周勃,韩信,张良,樊哙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平民逆袭成为皇帝的人,更是中国历史上最豁达大度的皇帝之一。从这点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因此,刘邦也被称为平民天子,其手下大臣被后人称为布衣将相。刘邦自从斩白蛇起义,经历了三年亡秦、五年灭楚,终于取得了天下。八年成就帝业,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其实,

  • 自古以来布衣将相们遗留的历史启示:做人要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历史,启示,布衣将相

    导读:“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完成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说。时隔2000多年后,秦帝国的崛起依

  •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为什么会输 李自成输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明朝,吴三桂,李自成,山海关,刘宗敏,田宏,山海关之战

    近日有网友提问:能够打败明朝军队,顺利攻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大顺军,为什么在山海关之战中,会面对吴三桂和清军大败,从此走向彻底败亡?如果李自成能够打败吴三桂和清军,是不是会重新改写历史?要回答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要从三个方面谈起:1、迅速腐化,吃喝玩乐,失去战斗力郭沫若曾把李自成败亡归结为:进京后队伍迅

  • 为什么山海关之战一场战役就将李自成打残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吴三桂,李自成,明朝,陈圆圆,山海关之战

    一阳春4月,万物复苏。山海关内外却上演了一场关系到历史进程的激烈战斗。时间:1644年。地点:山海关内一片石。战斗的一方是李自成军队,另一方是吴三桂军队。当李自成快要将吴三桂击败之际,突然从关外杀进来一支如狼似虎的清朝八旗军。于是,在这场持续了4日之久的激战中,李自成最终败北,死者数万,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