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藤峡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大藤峡起义)

大藤峡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大藤峡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25 更新时间:2024/1/17 12:45:36

大藤峡农民起义是明一代广西地区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它的范围包括平乐的府江、桂北的永富古田、宜山的怀远等大藤峡地区,是广大农民反抗明朝政府、反地主的斗争。

自古以来广西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体为壮族,人数较多的有瑶族汉族,大藤峡地区则以瑶族为主。明朝建立后,沿袭了历代朝的制度,在当地设立了土司来统治人民,整个广西地区共设立了三十三个土州和四个土司县,土司制度的施行,加深了对当地普通民众的剥削,许多农民开垦的耕地被官府豪绅抢占,农民起来反抗的事件不断。大藤峡地区本来是没有土司制度,但是随着镇压民众反抗的需要而迅速建立起来,在土司的统治下,当地的瑶族人民不仅需要缴纳沉重的赋税和服劳役,而且生杀大权操于土司之手,随意戮杀的情况极为见。各地官府不仅纵容这种行为,而且公开霸占田地,横征暴敛,官吏贪污之风盛行。

此外,明朝建立之初,便在当地颁行了“军卫法”,军事设施星罗棋布,而庞大的军事开支则有当地的瑶、壮、汉各族人民负担。因此从洪武年间开始,一直到天年间,大藤峡地区共爆发了十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的活动范围不仅在广西省,而且多次打到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对明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藤峡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震动了明朝廷,朝廷下令采用武力征剿的手段,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派韩雍率兵十六万对大藤峡农民军的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最终攻破了四个山寨,起义军被迫撤退。此外,朝廷利用广西不产盐的现状对大藤峡地区进行食盐禁运,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也从侧面起到了瓦解大藤峡起义的作用。

大藤峡起义历时二百多年,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其影响却是十分重大的,它动摇了明朝政府的统治,削弱了其在广西的统治基础,最终迫使明政府作出了让步,减少在当地的赋税和徭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因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文章

  • 明朝全能大儒王守仁出生(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守仁,大藤峡起义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即公元1472年10月31日)太夫人郑氏娠十四月生文成公于余姚,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即公元1529年1月9日)辰时卒于南安,享年五十七岁。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陆王

  • 什么是乙未事变?背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乙未事变(朝鲜语:을미사변)又称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

  • 乙未事变——明成皇后闵兹映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如果要问19 世纪末叶,谁是东亚最有权势的女人,那么答案毋庸置疑是中国“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而在与中国山水相连的朝鲜半岛,同样有一位热衷干预政治的“女强人”,她就是被今天的韩国影视剧包装为“贤良淑德”、“开化先锋”的明成皇后闵兹映。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闵兹映便与自己的公公——

  • 朝鲜哪位美皇后被日军活活烧死?闵妃弑害事件(乙未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鲜,朝鲜皇后,乙未事变

    日军对朝鲜皇后的暴行——1895年10月8日,闵妃在“乙未事变”中被日本人暗杀于景福宫玉壶楼,她的死一直备受争议。日本军人强行深入皇后所在的房间里,在皇后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几脚,然后刺了她好几刀,再玩弄她的阴部,并在她还末断气前,将她的身体浸在油中,点火烧她至死。明成皇后是朝鲜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本名

  • 锡伯族信仰 锡伯族信奉藏传佛教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锡伯族文学艺术,藏传佛教

    锡伯族的藏传佛教信仰喇嘛教(确切地说是藏传佛教)传入锡伯族地区始于元代。元朝统治者由于喇嘛教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因而,在西藏大力扶持它的同时,又通过各种形式,把它很快传入蒙古族统治地区,使大部分蒙古族以及其他所属少数民族相继都皈依了此教。在此期间,喇嘛教虽然受到了来自这些民族原有萨满教的强烈反

  • 普米族宗教 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普米族,普米族历史,普米族宗教,藏传佛教

    除信仰原始宗教外,普米族还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本区俗称为喇嘛教。喇嘛教属于佛教教派,元朝始传人宁蒗普米族中。早期传入的喇嘛教称“萨迦”喇嘛教(当地汉称白喇嘛教,通称花教),该教在宁蒗县修建有两所较大的寺庙,一在永宁者波村,称“他鲁生给空’寺庙(亦称白教喇嘛寺),现仅存遗址。一在新营盘村,称“龙古

  •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族,蒙古族,藏传佛教,藏族文化艺术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藏传佛教是传入西藏佛教的一个分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喇嘛教。这个宗教是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在元朝统一后,慢慢渗透到蒙古族人民的思想与生活中。使蒙古族的文化打上藏传佛教的标志。藏传佛教初传蒙古族地区的特点第一,政治色彩浓厚。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依靠的是蒙古族统治

  • 小希拉克略的登基:开启了拜占庭帝国的伊拉克略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在东欧一带基本还能算个主管领导,所以阿瓦尔人先找当时的查士丁尼一世,要求给片自留地立脚。罗马人嘛,最不能少的就是雇佣兵,不管培养了多少雇佣军后来让自己吃大亏,只要看到妆容奇特、形象彪悍的,他们就觉得可以控制他们,让他们为罗马帝国卖命。阿瓦尔人光头,留个大辫子,身上还有些干草或者

  • 拜占庭帝国的第四个王朝:伊拉克略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伊拉克略王朝(610~717),东罗马帝国的第四个王朝。统治时期,帝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包围和袭击。在亚洲,波斯帝国继续打击着拜占廷。611年,波斯占领了卡帕多细亚,接着占领了拜占廷东部最富庶的叙利亚行省,以及帝国第三大城市安提阿,并且入侵了埃及和巴勒斯坦,将最神圣的基督教文物“真十字架”残片掳掠而

  • 伊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希拉克略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希拉克略王朝,希拉克略,伊拉克略王朝

    弗拉维斯·希拉克略(拉丁语:Flavius Heraclius;古希腊语:Ηράκλειος,575年-641年2月11日),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610-641年在位)。出生于一个亚美尼亚家庭。传统上,希拉克略被认为是军事制度--塞马制度的缔造者,现代学者则认为皇帝君士坦